唐华斑竹
vip
幣齡 12.4 年
最高等級 10
用戶暫無簡介
我就佩服川普,當總統的同時一點不落下賺錢的業務。YouTube竟然同意賠償川普2450萬美元,原因是在2021年YouTube禁止川普發言。至此,川普的和解金已接近1億美元,因爲BCH、CBS、Meta等公司已經支付了賠償金 。$SOL
{future}(SOLUSDT)
SOL-1.6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一位超級新貴誕生。
Edwin Chen,這位華裔面孔正在成爲AI新霸主。據《福布斯》報道,他所創辦的Surge AI正在進行10億美元首輪融資,對應估值升至約240億美元(約合1712億元人民幣)。
AI造富驚人。如今Edwin Chen憑藉持有公司75%的股份,身家達到180億美元(約1281億元),首次入選今年《福布斯》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估值1700億元 他登頂最年輕富豪
Surge AI,過往大多出現在AI投資人的聊天裏,但現在炙手可熱,身後掌門人隨之走到聚光燈下。
這一次創業始於五年前。
2020年,彼時32歲的Edwin Chen從大廠離職,創辦Surge AI。公司主要業務是“賣鏟子”——爲人工智能提供數據標注服務。成立以來沒有融過資,卻悄悄實現了營收超過10億美元。
相比之下,他的競爭對手更爲人熟知——Scale AI。今年6月,Meta斥資約150億美元入股,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娃哈哈這邊,宗馥莉不是說要換牌子嘛,原來的“娃哈哈”不叫了,搞個新的叫“娃小宗”,結果上海那邊立馬冒出來一個“滬小娃”,帶頭的是宗偉,都是家裏人,這廠子以前多,都是宗家親戚,宗慶後那會兒做事,就是把生產線分給親戚們管,一條線一個頭,各管各的,典型的家族模式,廠子就是個親戚圈,誰也不說破。
宗馥莉一上來,局面就變了,今年七月份,先把上海那個品牌的授權給收了,就是宗偉那塊地,宗馥莉的意思是得統一,權力要收回來,廠子直接給停了,九月份又發個通知,說2026年開始統一用“娃小宗”,那個老的“娃哈哈”就不用了,理由是啥歷史遺留問題,商標有風險,反正就是一句話,得換,新牌子她自己來抓。
這動作是真快,收品牌,關掉18家親戚的分廠,連小經銷商都給清退了,生產這塊直接外包給代工廠,她自己來把控,經營權全都拿了回來。
上海那邊,宗偉原來幹得挺好,那個廠子是老牌子,二十多年了,一年能產一千萬桶水,技術也是最好的,品牌授權一收走,訂單就轉給了宗馥莉自己的公司,讓長興的代工廠去生產,可原來的客戶不認啊,銷量一下掉了四成,渠道都斷了,大家不買帳了。
宗偉哪能幹,索性自己搞了個“滬小娃”出來,宣傳口號是“同宗同源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紙老虎,真正的大國哪裏需要打3年半”,川普的話對俄羅斯的侮辱性很大
9月23日這一天,川普突然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他首先在聯大演講時諷刺地稱:每個人都認爲俄羅斯會在3天內贏得這場衝突,但事實並非如此,而這本該是一場短暫的小衝突,隨後川普又在社交媒體上進一步發文稱:俄羅斯人打了3年半,而真正的強國不到一周就能結束這場衝突,這讓俄羅斯看起來是一只“紙老虎”,姑且不論川普說這些話所展示了什麼政治信號,對俄羅斯而言,這分明是侮辱性很大。
事實上不僅僅是川普這樣想,俄烏衝突剛開打時,外界一致認爲,俄烏軍事差距太大,俄方應該會在幾天內就能結束這場衝突,當時美國甚至還勸澤連斯基趕緊離開基輔,前往利沃夫,而普丁本人也抱有很高的自信,後來披露的資料顯示,當時普丁已打算在拿下基輔後,便在基輔的獨立廣場搞一場閱兵活動,以象徵俄烏重新成爲一家人,但後來的情況出乎全球預料,烏軍不僅守住了基輔,還收復了不少失地,在烏東地區與俄軍打得你來我往,最終直接打成了一場僵局,時至今日,俄軍在紅軍城外打了1年多也未能完全圍城,至於說完全拿下頓巴斯,恐怕俄軍還需要再打很長時間。$T
{future}(TUSDT)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據封面新聞報道,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費。
此前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近日,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4億餘元,執行法院爲北京金融法院。
愛企查App顯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9月,法定代表人爲王健林,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國內一般貿易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大連合興投資有限公司、王健林共同持股。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現存多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53億元,此外,該公司所持多家公司股權已被凍結。
來源:封面新聞、第一財經 $JUP
{future}(JUPUSDT)
JUP-0.9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Lombard 到底在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咱們都知道,比特幣是加密貨幣世界的定海神針,市值巨大,共識最強。但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絕大部分的比特幣都處於“沉睡”狀態,要麼躺在冷錢包裏作爲價值存儲,要麼停留在交易所帳戶。它們本身並不直接產生收益,資本效率相對低下。這就好比擁有全世界最堅固的金礦,但開採和利用它的工具卻非常原始。
Lombard 的目標就是改變這一切。它想做的,是構建一個全棧的鏈上比特幣資本市場,成爲釋放比特幣全部金融潛力的基礎設施。簡單來
BARD2.83%
BTC-0.1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future}(ASTERUSDT)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我是如何在5年內從500美金掙到5億美金的? $GM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太土了,500萬裝修,全部砸掉還得10萬 $DOT
DOT-1.1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毛利最低是多少?最高90%最低89%嗎? $S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看看羅永浩究竟有多敢說。 $A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剛看到一個朋友說的自己因爲在閒魚賣個手機被凍卡,還被列入一級涉案之後如何努力抗爭終於解凍的過程,轉過來給大家參考。
四月我在閒魚掛了臺閒置手機,結果遇到個買家軟磨硬泡非要走線下,說這樣能省點手續費。我沒多想就心軟答應了。好家夥,錢剛一到帳,我的卡秒變“一級涉案帳戶”!直接被異地公安凍結……😱 人生第一次成“涉詐嫌疑人”,真的腿都軟了!!
但咱能認嗎?不可能!我一分沒退,咬牙硬剛快兩個月,居然真的解!開!了!整個過程比等雙十一快遞還煎熬,必須來給遇到同樣事的姐妹打打氣!💪
卡被凍的第一時間,我直接衝去開戶行!跟櫃員反復溝通,終於拿到《凍結通知書》復印件⚠️——這一步超關鍵,一定要搞清楚是哪裏凍的、文號多少,它是後續所有操作的起點!
接着我就打“區號+12345”,要求轉“涉詐資金申訴專線”!別直接打普通查號臺,這個專線效率明顯高很多。我前後打了四輪電話,最終才問到案件編號,才算真正進入“戰鬥狀態”!
證據方面我一點沒偷懶:聊天記錄(尤其是對方堅持走線下的那部分)、發貨全程錄屏、驗機報告……能準備的都準備了。我還自己寫了份《合法交易聲明》,把事情經過、資金來源寫得明明白白,特意跑律所花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西貝要是上市失敗,可能得賠幾十個億。
不是賈國龍個人扛,是整個公司要被掏空。
你以爲他只是想上市風光一把?背後是一紙對賭協議,壓得人喘不過氣。紅杉、高瓴這些大機構投了錢,不是來當善人的,是要回報的。
預制菜打不打得通?消費者不買帳。花大價錢推的“賈國龍功夫菜”,有人覺得貴得離譜,還破壞了“現炒現喫”的老味道。關了幾家店,說明心裏也沒底。
想轉戰港股,是怕太嚴?確實,餐飲上市太難了——盈利要穩、安全要硬、門店要多。可港股也不是天堂,投資人更看重真本事。
老鄉雞衝上來了,海底撈往下沉,西貝夾在中間,特色不鮮明,價格又上不去,資本還能等多久?
很多人說“支持國貨”,可真到買單時,誰會爲一個名字多掏五十塊?
品牌不能只靠情懷活着,得靠模式,靠利潤,靠時間熬出來的口碑。
西貝現在不是在跑上市,是在跑命。
賭贏了,是餐飲教父;賭輸了,可能連老本行都保不住。$OP
{future}(OPUSDT)
OP-0.4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王自如這回可真是徹底放飛自我了!
就在最近的一場直播裏,他幹了一件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用蘋果官網賣四百多塊錢的那根掛繩,把最新款的iPhone 17 Pro直接掛在了腰間!而且還是特意選的亮橙色!
誰都記得他和羅永浩那場著名的直播辯論,被問得啞口無言、人設崩塌。從那之後,他在科技圈的口碑就一路下滑,幾乎沒了立足之地。現在眼看羅永浩靠直播還得差不多了,王自如估計也想復制這條路,哪怕是黑紅也要搏一把。 $PHA
{future}(PHAUSDT)
PHA-1.6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說不上哪裏不對勁的場景?
你幫朋友或同事做了很多事,對方最初會感激,慢慢的卻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可是一旦你哪次沒幫上,對方反而不高興,甚至還會覺得你變了。
坦白講,我自己也踩過這個坑——很長一段時間老想着做“老好人”,可最後卻發現感激減少了,期待倒是越來越高。
其實,這背後並不是人性冷漠,而是心理學裏的一個冷門但重要的規律:“貝勃定律”。
如果你懂得這個原理,很多人際困擾,未必需要硬扛。
01 生活中的“貝勃定律”——你付出太多,對方爲什麼會麻木?
我想先解釋下貝勃定律的本質。
簡單說,每個人對一種刺激最初會有強烈反應,但如果刺激重復得太多,大腦就會“習慣”,反應越來越弱,甚至遲鈍。
打個比方,就像有人第一次送你小禮物會開心,第二次還能觸動,次數一多就覺得平常了。
心理學上把這叫“刺激適應性”機制,也是我們大腦天然的節能模式。
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對一切持續的好事都同等敏感,那生活早就忙不過來了。
來自神經科學的解釋則更有意思:行爲獎勵最初會帶來大量多巴胺(就是讓你興奮、愉快的那種腦內化學物質),但很快你的“大腦獎賞系統”學會了預測這種好事,實際收到時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