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zhu
vip
幣齡 1.9 年
最高等級 2
用戶暫無簡介
1、QT暫停很好理解,回購利率在上升,同時逆回購無法對沖縮表。二者疊加就會暫停。暫停到放水還隔了十萬八千裏。
2、降息和市場的關係,一方面是降的幅度,另一個是降的節奏。9-10月的降跟就業壓力有關;但在政府關門後,數據不明朗的情況,自然有動力暫停看一看。
3、即便中間暫停,降息步伐還是不會停。再融資壓力依然很大。以及,關稅對cpi衝擊被高估了,但就業的緩降趨勢並沒有改變。
4、12月降息概率被打壓,換言之基於流動性變好的短期寬松交易預期受到了壓制;但是市場會找到新的樂觀證據,尤其是在投資帶來的基建上升。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誰掌握購買力;對風險的定價;敘事的共識強度。共同決定了黃金的走勢。
情況是:購買力東移西擴;風險上,定價的政治化因子越來越充分,換句話說,風險無法被定價時,黃金就是最好的選擇。共識密度被一波波漲再次強化。
對黃金的理解就是要充分理解信用貨幣體系以及到底哪個羣體掌握了世界的財富。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1、貝萊德的財報出來後,摩根的觀點是,資產代幣化業務增長能讓股價至少再漲70%。
2、鲍尔凌晨講了縮表暫停的預期,主要還是擔心回購危機發生,出現流動性的尾部風險,但這不意味着即刻大放水。
兩個結合起來看,你就要進一步思考,資金到底會去哪裏?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一個月沒更新了,太忙了,爭取每天更新一下。簡單聊幾句:
1、經濟面對的情況是:外部突發性風險正在消減樂觀預期,包括關稅、貿易衝突。會拉高/增強避險。
2、貨幣:利率互換給出的數據,證明了貨幣上的寬松路徑沒有改變;但博弈過程是復雜的。
3、財政:如之前的觀點,未來幾年都是財政主導的時期
所以,無論是美股也好,加密也罷,預算在哪裏,哪裏就漲;而不是貨幣邏輯下的普漲。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Sora實在是太牛逼了,玩了一下午。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開年寫的宏觀展望,目前爲止,沒有打臉。
順帶談談一些理解:
1、宏觀分析很多時候看起來是在解讀趨勢,實際上本質都是在清理微觀數據。
2、趨勢,往往隱藏在那些被忽視的、微小的結構性變動中,一旦積累到某個臨界點,才爆發爲宏觀現象,趨勢的規律往往是不變的。
3、總量數據更多是滯後的結果,而不是驅動趨勢的源頭。如果只從結果出發去反推邏輯,你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這就是宏觀很容易無效的原因。
4、宏觀到最後是研究社會、羣體的心理以及行爲。這些都是非理性的東西。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牛逼了,AI核實這種事實,太強了。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非農崩了,跟我意料的幾乎一摸一樣,從去年到現在。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財政部TGA重建延後到9月,7月利好,但9月壓力徒增。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紅姐真的辣眼睛,但有一說一,性壓抑、同性戀、性倒置這在廣大的鄉村裏,普遍存在。
所有的壓抑本質都是生命力的枯萎和凋零,性只是表達甚至是原始激活的一種方式。
被禁止越多的地方,性壓抑就廣泛存在,客觀說,性倒置,性替代這些可能更加普遍。
一切荒誕的背後,只不過是生命力被扭曲的結果。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行情難做,不是因爲行情真的難,而是因爲你總想做,所以才難。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今年上半年,反向交易的賠率幾乎是最高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整個世界,階段性都會處在嘴炮、表演賽大於實質的情況。根本原因在於,沒有人願意付出真刀實槍的代價。
說到底還是成本和後果遠大於收益。
因此大家的情況都是:打不起,更輸不起。很多問題說實話根本就是無解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鮑曼,只是,想進步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伊朗差不多是威脅了。任何有決心的行動,絕不會是先放出風聲,然後再去做。
通常如果先放話的,基本都是衝着談判桌,威脅訛詐,博取談判籌碼。更重要的是,霍爾木茲海峽關了,影響最大的可不是美國,CN、歐洲第一個跳起來。
伊朗也開始川普化了。
TRUMP-0.0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泡泡瑪特的一飛衝天和老鋪黃金的暴漲。非常奇妙的揭示了當前的社會。
年輕人把情緒裝進盲盒,這是小確幸帶來的情緒溢價
中老年人把焦慮放入黃金,這是時代不確定性帶來的避險溢價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交易最根本的祕訣在於:誠實的面對一切。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兩張圖,可以說明近期市場資金的看法。
1、10y走高,日元升值。
2、掉期利率走高,利差下跌
兩個事實直接指向了:
1)資金不願或者正在離開美債
2)是對財政衝擊的再定價,直白說的,不是你的利率不夠吸引人,而是你能不能還得起。
3)資金回避高風險,而不是高利率沒有吸引力
簡單理解,10y美債收益率約等於美國吸引外資的成本,在持續且最大的對外淨負債背景下。這意味着:
以前,你發100美元的債,2%的成本就可以吸引到外資,現在你需要5%,甚至更高。這是對財政赤字惡化本身的信用風險再定價。
這個時候,貝森特應該怎麼做?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好吧,那就聊聊性。
1、本質沒差別。
2、只是尋找的認同是不一樣的。缺什麼,就想要什麼。換句話說,都是在找自己,都是心理補償。
3、性的快感角度,生理上只要有機械的摩擦就好,其他的快感來自性欲的對象本身,多巴胺和內啡肽並不完全來自機械摩擦。
器官意義上,頂多算是一個觸發點,大腦的機制喚醒並不完全是靠器官的對接。很多時候,性不是器官的接觸,是意義之間的交配。
4、性從來不是目的,而是實現路徑。表達的是一種渴望,不然那麼多Play爲什麼存在。一切都是情緒,都是存在的證明,都是對孤獨感的消解。
所以你看到,佛教裏,講究斷欲,本質不是否定,而是在表達你要放棄這個執念。
5、某種程度上,人就是用他人來完成自我安慰的動物。不是很高明,但就是很復雜。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