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治理专员
最近市場上三件事湊一塊兒,看着挺詭異:黃金在4000美元關口磨嘰半天就是不破位,打得熱火朝天的關稅戰說緩和就緩和,联准会還跟不要錢似的接着降息。
乍一看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這三件事像擰麻花似的絞在一起——美國既要給經濟輸血,又怕美元霸權地位松動,每一招都得算着勁兒使。
先說降息這檔子事兒,联准会表面上掌握主動權,實際上是被數據和白宮牽着鼻子走。調利率本來應該像老中醫把脈,結果經濟數據總是馬後砲,川普還在邊上瞎出主意。去年9月第一次降息之後,CPI環比從0.4%掉到0.3%,同比3%還低於市場預期的3.1%,鲍尔想硬扛都找不到理由,10月底只能硬着頭皮再降。問題是從2024年到現在已經降了5輪,子彈快打光了——2%的通脹目標可是條紅線,真踩過去就玩脫了。
更要命的是,联准会主席得靠數據說話才有公信力。一旦市場走勢跟預測對不上,白宮立馬抓着這個把柄施壓。所以這降息啊,與其說是主動調控,不如說是被動應付。
至於貿易戰突然緩和?說白了就是爲降息騰挪空間。這招有歷史可循——當年格林斯潘搞寬松貨幣還能壓住通脹,靠的就是全球化進口便宜貨。現在這邏輯又被翻出來了:關稅和降息就像蹺蹺板,關稅越高通脹越容易爆表,降息就沒底氣往下壓。更何況貿易戰成本高得離譜,有數據測算救一個崗位要讓老百姓多掏50萬美元,越打邊際效益越低。
所以美國幹脆換了個玩法,把關稅大棒變成談判桌上的籌碼,既給國內經濟松綁,又給联准
查看原文乍一看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這三件事像擰麻花似的絞在一起——美國既要給經濟輸血,又怕美元霸權地位松動,每一招都得算着勁兒使。
先說降息這檔子事兒,联准会表面上掌握主動權,實際上是被數據和白宮牽着鼻子走。調利率本來應該像老中醫把脈,結果經濟數據總是馬後砲,川普還在邊上瞎出主意。去年9月第一次降息之後,CPI環比從0.4%掉到0.3%,同比3%還低於市場預期的3.1%,鲍尔想硬扛都找不到理由,10月底只能硬着頭皮再降。問題是從2024年到現在已經降了5輪,子彈快打光了——2%的通脹目標可是條紅線,真踩過去就玩脫了。
更要命的是,联准会主席得靠數據說話才有公信力。一旦市場走勢跟預測對不上,白宮立馬抓着這個把柄施壓。所以這降息啊,與其說是主動調控,不如說是被動應付。
至於貿易戰突然緩和?說白了就是爲降息騰挪空間。這招有歷史可循——當年格林斯潘搞寬松貨幣還能壓住通脹,靠的就是全球化進口便宜貨。現在這邏輯又被翻出來了:關稅和降息就像蹺蹺板,關稅越高通脹越容易爆表,降息就沒底氣往下壓。更何況貿易戰成本高得離譜,有數據測算救一個崗位要讓老百姓多掏50萬美元,越打邊際效益越低。
所以美國幹脆換了個玩法,把關稅大棒變成談判桌上的籌碼,既給國內經濟松綁,又給联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