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币生态普涨 樓下那哥們兒上周請我喝咖啡,聊起他最近的操作,我聽完直接愣住了。
七周時間,帳戶從3000U爬到75000U。不是合約梭哈,也沒碰什麼土狗項目。
他掏出手機給我看交易記錄,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最大回撤從來沒超過12%。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他每次止損都執行得幹脆利落,從不幻想"扛一扛就回本"。
"以前我也瘋過,"他點了根煙,"抓過無數次下跌途中的反彈,每次都覺得自己能抄到底。結果呢?帳戶從五位數虧到四位數,最後只剩三千塊本金。"
轉折發生在他開始記交易日志的那天。他把每筆單子的進場邏輯、止損位置、盈虧比都寫下來,兩周後發現——自己80%的虧損來自"看着像機會"的衝動單。
後來他只盯兩個指標:趨勢確認和資金管理。多頭行情只做多,震蕩就觀望,單筆倉位不超過總資金的15%。聽起來很傻對吧?但就是這套"笨辦法",讓他穩定輸出正收益。
他還拉了個小羣,幾個哥們兒跟着一起做。有人用500U磨到18000U,用了45天;有人專門做空單節奏,800U滾成34000U;最狠的是個做了十幾年股票的老哥,拿10000U試水,14筆交易收工時帳戶顯示186000U。
"加密貨幣市場最殘酷的地方在於,它會用一百種方式讓你相信自己是天才,"他摁滅煙頭,"然後用一次爆倉告訴你真相。"
我問他現在還做合約嗎。他說做,但倉位永遠留三成餘地,止盈點到了立刻平倉,哪怕後面還漲。因爲見過太多人拿着浮盈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