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世王
vip
幣齡 3.7年
最高等級 0
用戶暫無簡介
Defi App 嘴擼最後衝刺!
嘴擼只剩最後幾天,讓我們來看看數據:
從 DefiLlama 的數據可以看到,Defi App 在過去幾個月的體量變化很明顯:
※ 4 月 / 5 月:現貨交易量暴衝,單月破 40 億美金,巔峯甚至接近 50 億
※ 6 月之後:永續交易(藍色柱子)逐漸發力,月均維持在 8–10 億區間,和現貨量拉平
※ 8 月 / 9 月:兩個板塊齊頭並進,總量穩穩在 20 億美金以上、說明用戶沒有離開,而是留下來持續交互
▰▰▰▰▰▰
數據背後的意義?
※ XP 解鎖在加速
成交量穩定意味着協議收入穩定,DIP-004 / 005 的回購邏輯也在持續執行。解鎖 $HOME 的節奏,正隨着 XP 的積累而越來越快!
※ 代幣供需的硬度
Bonus $HOME 的排放 ≈ DAO 每週 150% 回購,市場上的拋壓幾乎被完全對沖。這也是爲什麼過去兩周,$HOME 在二級市場幾乎沒深度回調!
※ 最後衝刺階段
Season 2 空投和 Bonus $HOME 解鎖都已經進入尾聲,剩下幾天就是最後的衝刺窗口。沒質押的,可以趕緊補上 3× XP 倍數;還沒動手的,至少做幾筆交易、把資格刷穩!
▰▰▰▰▰▰
總結
嘴擼不可能一直有,但這一次數據說明 Defi App 的飛輪還在加速!
成交量 → 收入 → 回購 → 飛輪
剩下的幾天,不管是衝榜還是鎖 XP、這都是最後的尾
HOME-4.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Irys 團隊怎麼樣?
剛剛看完 Irys Breckenridge 領導層戶外團建的分享,讓我對他們團隊更有信心了!爲什麼?
※ 不是因爲那些融資,增長的關鍵詞、而是因爲他們真的在拆解問題
※ 文化這塊,他們能正視公司擴張帶來的風險,重新梳理了五個支柱(使命感、極致負責和快速迭代),而不是讓公司稀裏糊塗長大
※ 工程團隊這塊,討論的不只是招人、而是怎麼保留質量、怎麼讓結構支撐產品,而不是被組織拖慢
※ BD 層面,甚至連已經成功的部分都拿出來紅隊挑戰、避免自我陶醉
※ 組織診斷環節,優點缺點都攤開說、延誤、內容不足、招聘難度這些硬問題,他們直接寫出來,不遮掩
對比很多項目來說,Irys 團隊是真性情!真刀真槍,該誇的誇、該挑刺的挑、甚至能拿 Hyperliquid 的節奏做反思,而不是盲目復制。
這種透明度和自省力,才是我覺得他們能走遠的原因。有時候,比融資金額更能說明問題的就是一個團隊能不能在內部先把話說透透!
#KaitoYap @KaitoAI @irys_xyz #Yap @josh_benaron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OmniVault 的威力!
我一開始只投了 $10,000 進 OmniVault,現在帳戶顯示已經賺了 $346.27,收益率大概 3.4%、歷時一個月。
對比來看:
※ 最大回撤只有 0.13%,風險控制得相當穩
※ 銀行年化 3~5% 已經算高,而我這是短時間就拿到 3.4%!
※ DeFi 穩定幣池普遍 2%–10% 年化,OmniVault 這種真實做市和清算帶來的收益,已經屬於高收益裏的穩健派!
收益高不高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的不穩定市場只會推高 APY,帶來更多盈利!感覺接下來會爆賺,現在的市場都處於高點了、先找條後路對沖!
最後只能笑着說一句:爆倉即賺錢!聽起來好像不太好😂
👉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rjun @ranyi1115 # Yap $ORDER
ORDER-4.4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ptos 接下來的發展怎麼樣?
Avery Ching 最近被任命進了美國 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旗下的數字資產市場小組。
這事代表了什麼?
CFTC 是美國管衍生品和大宗商品的監管機構,在加密這塊經常和 SEC 對比着出現。Avery 進入這個小組,相當於能在美國監管討論加密市場怎麼管制時,直接在桌上發聲。
對 Aptos 的好處?
※ 提升可信度:能被請進監管委員會,本身就是一種認可,說明 Aptos 在行業裏有話語權
※ 更合規的牌面:未來不管是穩定幣、RWA 還是金融機構合作,都會多一層安全感
※ 生態利好:機構和團隊更願意選擇一個在監管層有代表性的公鏈,尤其是在美國市場!
這不是短期利好消息,而是對 Aptos 長期路線的加分。能影響規則的人,往往也能爲自家生態爭取到更好的發展環境、Aptos 在蓄勢待發!
#KaitoYap @KaitoAI @Aptos @aptoscnofficial $APT # Aptos #Yap
APT1.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Irys 解鎖 90% 數據,打開新天地!
不說不知道,原來 90% 的數據 AI 根本用不到、還鎖在各種機構和實驗室裏!
難怪現在的模型訓練起來總覺得不完整。
Irys 就盯上了這一塊:把這些沉睡的數據搬上鏈,能查、能賣和還能追溯。聽說他們已經在和一些大 AI 公司在談交易了!
如果真能把這部分打開,AI 的燃料池子會大一截。AI 的未來也很可能真的要靠鏈上跑起來了!
#KaitoYap @KaitoAI @irys_xyz #Yap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Defi App 近期數據看一看!
從圖裏能看到,八月初 Defi App 的現貨交易量還在一日千萬美金級別、但到九月中旬、已經常態化在五千萬以上,單日甚至逼近八千萬。這說明兩個信號:新用戶在持續進場,留存還不錯;市場波動裏,用戶沒有跑回 CEX、而是選擇在 App 內繼續做 Swap!
別忘了,這個量直接對應協議收入。每一筆 Swap 產生的費用裏,80% 都寫進合約,拿去買回 $HOME。所以交易量的上升,不只是數據好看,而是實打實地在推高每週的回購額度。而且還有 DIP-005:每解鎖 1 枚 Bonus HOME,DAO 要額外買回 1.5 枚。排放 = 買回 ×1.5,這就是爲什麼 $HOME 被我稱爲通縮盤!
過去兩周你應該也看到了,$HOME 在二級市場幾乎沒有深回調,甚至有小幅抬升。原因其實很直直接:一邊是交易量和收入在漲,一邊是 DAO 每週在鏈上公開買回、形成了真實買盤和制度化回購的雙重兜底。這和很多發幣後靠空投炒作的項目不一樣,$HOME 的底氣是協議活動撐出來的!
如果這趨勢保持,量能到 Q4 站上日均 1 億美金、其實就已經逼近二線 CEX 的體量。那時回購會更猛,疊加 Season 2 的 XP 消耗和 10 億 $HOME 的大空投節奏,整個飛輪會越來越快。
對了, Defi App Kaito Yap 即將結束!把握最後幾天,全力衝刺!
#Kaito
HOME-4.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ptos 和微軟的合作?
微軟和 Aptos 的合作,不拐彎抹角、其實就是一件事!降低 Web3 的門檻!
現在 Web3 最大的難題是錢包太復雜,合約看不明白和跨鏈太折騰。Aptos 用速度和穩定性做底層,微軟把 AI 拿出來做翻譯器、兩邊拼在一起、新手也能直接玩!
幾個落點:
※ 基礎設施:驗證節點可以跑在 Azure 上,穩定性和運維成本都會下降
※ Aptos Assistant:問它怎麼在 Aptos 上轉 USDT、怎麼寫個 Move 合約,它能直接給答案。新人上手和開發者調試都更順!
※ 開發工具:Move 的支持被集成進 Azure 生態,意味着更多人能少踩坑、快點上線
※ 金融服務探索:未來可能帶來支付,CBDC 和代幣化這些用例。微軟在傳統金融的資源和 Aptos 的鏈上結算,這個組合就有意思了!
對 Aptos 來說,重點不是微軟站臺這四個字,而是這個合作能不能真的把用戶和開發者拉進來。接下來要看:
※ 有多少人會用 Aptos Assistant
※ Move 的開發曲線是不是因爲 AI 工具變短了
※ 會不會有第一個微軟系的金融用例落在 Aptos 上
總結,AI 把復雜的門檻拆掉,Aptos 把底層做穩。兩邊合起來,Web3 才可能真的走向大衆、而這一切即將在 Aptos 發生!
#KaitoYap @KaitoAI @Aptos @aptoscnof
APT1.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Irys & Chirper 共同推進學術研究!
這一切得從 1971 年開始說起,斯坦福大學搞了個臭名昭著的監獄實驗。學生被分成獄警和囚犯,沒幾天就開始失控:獄警變得殘酷,囚犯精神崩潰。實驗只堅持了 6 天就叫停!
這個實驗觸碰了一個很深的問題:環境和制度會不會比人性更強大?可惜,這樣的實驗再也不可能被倫理委員會批準。
▰▰▰▰▰
新的替代方案?
康奈爾的社會學教授 Michael Macy 想了個新辦法:
不用真人,換成 AI agent 來當獄警和囚犯。有的 agent 以爲自己在和人互動,有的知道全是 AI、有的帶人格畫像和有的只是普通腳本。
然後觀察病態行爲會不會照樣出現?
如果會,那就說明結構和權力關係本身足以腐化,即使人換成了 AI。
▰▰▰▰▰
爲什麼需要 Irys?
這種實驗會生成龐大的數據,每句話、每個情緒曲線和每個實驗條件。問題就來了!
傳統大學服務器?容易掛。雲服務?權限、條款一改就沒了。
所以 Chirper 把研究數據存到了 Irys 上:
※ 永久存檔,不怕丟失
※ 不被任何單一機構掌控
※ 可驗證,別人能復現實驗
這對學術研究來說是一個質變,數據終於能在幾十年後依然可用、可查和可信任!
▰▰▰▰▰
更大的意義?
更有意思的是,Chirper 還打算開放平台,讓任何人都能跑自己的實驗。高中生,獨立研究者,甚至愛好者,都能創造 AI agent 做社會學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Defi App 鏈上 Robinhood?
過去幾年,很多 DeFi 產品看起來很強、但對普通人來說依舊復雜:跨橋,Gas、切換鏈、錢包,一堆術語和坑。
Defi App 的做法是,把 CEX 的易用性如一鍵買賣、清晰界面、移動端體驗都搬到鏈上,但資金全程自托管!這就是所謂的鏈上 Robinhood:
操作像 CEX 一樣絲滑,結算完全透明和用戶資金自己掌握,不需要信任中心化托管!
▰▰▰▰▰▰▰
下一步,7 億用戶的遷移窗口!
市場裏大約有 7 億 CEX 用戶,他們熟悉的就是 App 模式。問題在於,大多數人還沒敢跨過去中心化的門檻。如果 Defi App 在移動端打通了體驗,哪怕只有 1% 的用戶轉移,就是 700 萬新用戶。
※ 假設平均用戶月交易額 1,000 美元,那就是 70 億美金/月的潛在增量
※ 如果遷移率到 3%,就是 2,100 萬人,足以形成一波真正的零售上鏈潮
※ 5%?3500 萬用戶,那已經不是單個應用的故事,而是 CEX/DEX 格局的重塑!
這個窗口不一定常開,誰能最快把像 CEX 一樣簡單的體驗跑通、誰就有可能接住這波人!
▰▰▰▰▰▰▰
DeFi 走到第二階段
回頭看,Defi App 走的路線有階段感:
※ Stage 1:解決復雜性,抽象鏈、Gas、跨鏈、讓小白第一次能順暢完成交易
※ Stage 2:擴張移動端,把 Web 端已經驗證
HOME-4.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River BuildKey TGE 真瘋狂!
申購剛結束,數據顯示已超額了 99,329%+!一口氣鎖了 100,301 BNB,差不多就是 1 億美金?
而且交易剛開,價格瞬間拉了 8 倍、還在繼續摸頂!朋友們都買不了 key,看來很多工作室入場了!又一波工作室要麻了?
這種熱度,我感覺不像是普通 TGE、更像是現貨提前開盤。昨天 River4Fun 積分也剛重置,一切節奏都在往 TGE 穩穩推進!
現在就看後面 BuildKey 兌換 RIVER 會不會直接接力,把行情送上去!說實話,拋開之前的背景不說、這一波機會,大肉味道越來越濃了!
#River @River4fun @RiverdotInc # 4FUN $satUSD
BNB2.1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Irys 和 KiteAI 新嘗試!
還記得 App Store 嗎?它讓手機一下子變成了超級平台:開發者能賺錢,用戶能用工具和娛樂、最後一個完整的生態被催生!
AI agent 也正走到類似的時刻!
▰▰▰▰▰▰
Kite 和 Irys 怎麼配合?
Kite AI 提供 L1 底層,解決身分、治理、支付問題,讓 agent 能跨平台運轉。Irys 則作爲數據層,提供永久存儲、可編程邏輯和可驗證的記錄。
▰▰▰▰▰▰
爲什麼這是缺口?
現在的 agent 經濟有幾個大問題:
※工作流不能共享,重復造輪子
※ 多個 agent 協作沒有統一帳本
※ 智能成果沒有收益模型,成了消耗品
※ 聲譽無法證明(今天做得好,明天沒人信)
※ 傳統數據服務做不到,第一代 datachain 也頂不住
▰▰▰▰▰▰
Irys 的地位?
Irys 的 programmable data 給了 agent 新能力:
※ 聲譽系統:歷史記錄自動更新,鏈上可驗證
※ 工作流市場:復用別人做過的流程,還能收費
※ 跨 agent 協作:共享記憶和自動結算
※ 創作者變現:每次交互都能分潤,不再被平台抽成
▰▰▰▰▰▰
舉個飛輪的例子:
※ 開發者 A 用 Kite + Irys 發布一個交易策略
※ B 找到並改進 → 兩個版本都留存
※ C 把前兩者組合,做出更強的版本
半年後、新人進來、就能直接挑幾十個成
KITEAI0.0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