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姐Linsy
vip
幣齡 0.8年
最高等級 0
用戶暫無簡介
CME集團宣布,他們要在10月13號上線跟 @solana 和 @XRP_Alerts 相關的期權合約了!
意思就是,除了之前的期貨,現在機構和專業交易者還能用期權這種工具來管理風險。期權合約有標準的,也有微型的,每週都有到期日,這給交易者更多靈活性。
爲什麼這個動作挺重要的呢?CME已經看到Sol和XRP期貨交易量挺高的,比如Sol期貨從3月份上線到現在,成交量已經超過54萬份,總VOL 223億美元,XRP期貨也漲勢很猛。
CME的人說,期權上線是因爲他們看到這兩個期貨的流動性和需求都在增加。
夕姐覺得這事影響挺大的。
首先,它說明Sol和XRP在傳統金融裏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了。其次,有了期權,機構投資者就能更靈活地控制風險,這可能會吸引更多大機構進場,也可能間接推動未來現貨ETF的落地。
不過呢,這也可能帶來波動性,尤其是期權到期的時候,市場容易震蕩。對咱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最好了解一下這些新產品怎麼玩,評估風險再操作。
SOL-0.41%
XRP0.2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研究了下 #Crypto# 直播賽道,有幾點想法分享:
1/ 賽道分成三條線:
基礎設施: @Livepeer 、 @thetan_world (解決轉碼+分發成本,是真正的剛需)
平台型: @pumpdotfun 、 @SoulBound ( 直播+代幣激勵,短期爆發力強)
數據層: @StreamdataX (想做實時數據貨幣化,故事很新)
2/ 的流量飛輪(直播→meme→交易)確實猛,甚至吸走了部分 Twitch/Kick 創作者。但風險同樣大,監管+波動都是隱患。
3/ 反而像 Livepeer、Theta 這種“慢項目”,隨着 AI 視頻處理和邊緣算力爆發,正在悄悄築護城河。不是最性感的,但是真正能活下去的。
4/ Soulbound TV 很像StreamFi的原型:NFT 門票+預測市場+打賞,已經開始跑盈利模式。如果能保持留存,可能是賽道裏最像 Web2 創業公司的。
5/ StreamDataX 這種 presale 項目,說實話風險拉滿,但概念有點像當年的 Chainlink:填補實時數據空白。如果團隊靠譜,值得當投機票觀察。
總的來說
短期爆點在 ,長期價值看 Livepeer/Theta,中期機會可能是 Soulbound TV。整個直播賽道的變量是:AI+DeFi 會不會把直播從“內容”變成“金融場景”。
LPT2.08%
THETA0.96%
LINK0.3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就在前兩天香港版加密資產資本新規來了,想被銀行接納?必須先通過香港監管的合規門檻
香港貨幣局給銀行發了份草案,名字是 CRP-1:加密資產分類,目的就是把巴塞爾委員會那套關於加密資產的資本標準,做成香港版本,給銀行看得懂、好執行。
也就是說:監管想把哪些加密資產算進銀行的資本要求、哪些不算,弄個明白的分類規則
所以說香港在做兩件事情,一是安撫傳統金融機構,讓它們敢參與並把資金帶進來;二是用監管門檻把“高風險去中心化產品”和“可控合規產品”分開。
對市場信號很清楚:想進銀行體系的,就走合規路線;想留在 DeFi 的,就別指望銀行來當長期接盤俠
對銀行來說,會有兩條路並行:
做托管 + 客戶隔離:這樣可以規避把客戶資產算作銀行自有資產,從而避免高資本佔用;
參與或背書合規穩定幣:如果資產能被認定爲 Group 1(合規、透明、可監管),銀行承擔的監管資本更低,反而願意做做市場做市、做結算。
對加密項目來說,結論是:
想被銀行擁抱就要變得更像傳統金融,提供透明的儲備、可審計的治理、鏈上/鏈下的合規證明。那些堅持極端去中心化、匿名化、不可審計的項目,會被邊緣化(至少是跟銀行的關係裏)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我勒個去,你們看新聞沒?
內馬爾被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巴西富豪贈予了8.46億美元遺產(有的說超10億)🤡
這個身患重病的神祕富豪年僅31歲,在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今年6月去公證處偷偷把自己所有財產都留給了內馬爾
百思不得夕姐去看了下究竟是何原因讓他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決定,人家說:我很喜歡內馬爾,他是個無私的人,他和父親親密的關係讓我聯想到我和自己已故的父親。
於是乎這位神祕富豪把自己名下的房產、公司股份、現金以及其他價值不菲的收藏品(總計10億美金左右)都留給了他
內馬爾自己本身就是億萬富豪,身家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足球運動員(僅次於梅西、C羅)
這筆遺產可以說讓本就不堪重富的他雪上加霜(看來這個富豪還是不太了解我,我爲人也挺不錯的🤡)
氣得我想把自己的螞蟻花唄也繼承給國足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Bullx是完全放棄了嗎,怎麼連sol鏈都不支持了🤣
SOL-0.4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看了下最新數據, $Sol ETF 現在還處在“試水”階段,規模小但有實打實的買盤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類:現貨、期貨和staking etf。這些產品最先在加拿大、部分海外市場推出,美國市場還在審批中
當前 sol etf 的月度資金流入在幾千萬刀的規模,相比 $btc 、 $eth etf 的數百億體量還差很遠,但因爲要買真實 SOL,對價格有短期推動力。
如果 etf 把買入的 sol 質押鎖倉,流通中的代幣減少,短期供給變緊,比如說:如果 sol etf 吸納 10 億美元資金,按照當前價格大約需要買 477 萬枚 sol,約佔流通量的 0.88%。
對比比特幣的流動性,這個比例雖然不算大,但在市場集中買入時,影響會被放大。
目前的 etf 主要在加拿大、部分市場推出,規模有限。
所以,現在的 sol etf 更像是“試水”,長期來看,是否能引發更大行情,取決於美國市場的審批與機構參與度。
SOL-0.41%
BTC0.15%
ETH0.3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看了下最新數據, $Solana ETF 現在還處在“試水”階段,規模小但有實打實的買盤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三類:現貨、期貨和staking etf。這些產品最先在加拿大、部分海外市場推出,美國市場還在審批中
當前 sol etf 的月度資金流入在幾千萬刀的規模,相比 $btc 、 $eth etf 的數百億體量還差很遠,但因爲要買真實 SOL,對價格有短期推動力。
如果 etf 把買入的 sol 質押鎖倉,流通中的代幣減少,短期供給變緊,比如說:如果 sol etf 吸納 10 億美元資金,按照當前價格大約需要買 477 萬枚 sol,約佔流通量的 0.88%。
對比比特幣的流動性,這個比例雖然不算大,但在市場集中買入時,影響會被放大。
目前的 etf 主要在加拿大、部分市場推出,規模有限。
所以,現在的 sol etf 更像是“試水”,長期來看,是否能引發更大行情,取決於美國市場的審批與機構參與度。
SOL-0.41%
BTC0.15%
ETH0.3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如今數據壁壘重重的情況下,我很好奇⬇️
任何EN KOL能看到這個嗎?給我推薦你們買的memecoins,我會挑三個來跟進🤔
SHILL-1.21%
ME-1.56%
LL0.37%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市場一冷清,大家就開始聊感情。說說我曾經喫過虧所以一直貫徹至今的戒條吧:
1. 不幹預他人因果,沒必要別瞎攪和
2. 遠離復雜的人際糾葛,守好自己的能量,付出自己甘願的部分,才會瀟灑且不拖泥帶水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Hyperliquid 上市前 $XPL ( @PlasmaFDN 項目代幣)在“預交易市場”被一羣巨鯨狠狠收割:代幣價格短時間內從約0.6刀暴漲到了1.8刀,然後瞬間閃崩
至少四個巨鯨錢包曬出合計4600萬美元的利潤,其中一個地址僅數分鍾就淨賺了1600萬美元
所以說,預發行市場就是低流動性遊樂場,巨鯨一入場,行情說漲就漲,說崩就崩。別聽“1x 對沖沒風險”的鬼話,小心就沒了。
其次, @HyperliquidX 雖然系統沒掛,但這坑就是系統開:只有一個價格源、沒有交易限制、槓杆不限額(這完全就是給巨鯨免費發動“閃電收割”的工具箱)
再來,平台現在搞了“10 倍 EMA 限制 + 外盤價格引用”,這是救命的,也說明人性:沒辦法,只有設置硬規則才能稍微平衡一下這個喫人市場。
說到底,風險再透明,也抵不過一個大戶砸盤的力道。
HYPE-1.7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好幾個消息都在講同一件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KindlyMD 正式遞交給SEC的一份“空白支票”式融資申請,規模高達50億美元!
他們打算通過這玩意,也就是所謂的 “ATM 股權融資”,按市價隨時賣股票籌資。
⬇️簡而言之:
他們可以隨時拋新股,會用這錢一部分買 $BTC 進倉庫(也就是 BTC 金庫戰略)
其他還可能用來還債、收購、做資本開支、補現金流,反正是“靈活支用”。
⬇️之前他們已經搞過幾招:
私募搞了5.4億美元,
債券融資搞了2億美元可轉債,
已經買入了5744枚比特幣(現總量是5764 枚)
這次再來一個5億美元“備用融資倉”,就等於再開一個融資大通道,隨時可能發力買更多BTC
總之KindlyMD這波操作簡直就是把自己當成比特幣提款機:融資先行,買幣後盾,全看流動性好不好。但別忘了,股東的錢包也在慢慢縮水,這戲是好看,但別被演技騙了。
ATM0.63%
BTC0.1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有時候簡單才是最純粹的快樂,這點我最敬佩的是我爸,雖然他沒有所謂的“高學歷”“高收入”,但他會在自己的能力和認知範圍內,做到極度的自洽和問心無愧
我爸睡眠也是家裏出了名的好,跟我媽聊到這件事,我媽說是心裏不裝事沒煩惱,就連我奶去世那段時間,我爸情緒照樣沒出現太大的起伏
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孝順,反而他是4個子女中對奶奶最上心的,我媽問他:你平時對媽那麼在意上心,到她去世怎麼又沒多大反應
我爸說:只要人在世時對她盡心盡力,不留遺憾,那有什麼可難過的,人都會經歷那一天。死了過後才去傷心後悔,對去世的人來說有啥用呢,都是做給外人看的
說得也是,哈哈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025四大web3非基礎爆款🔥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Thank u crypto
第一次沒靠爸媽,沒靠親戚朋友,沒靠貸款
全靠我自己
在網上找的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截至本週, $BTC 自歷史高點回撤了大約10%,最近美國現貨盤拋壓加重,好多人在鲍尔講話前減倉、鎖盈,期權定價謹慎了許多
主流媒體一致把傑克遜霍爾視作節奏點:若釋放“快降息”信號,可能重燃加密漲勢;反之,若強調抗通脹與更高的“更久”,風險資產承壓
另一個亮點是 $OKB 這邊:回購銷毀機制+供應上限固定2100萬,且完成合約升級,這幾套組合拳下來,讓okb成了8月當之無愧的明星幣。中期發展的話,還是取決於 @XLayerOfficial 與交易場景的真實使用度、費用捕獲是否跟上敘事
大盤這塊,接下來重要指標之一就看鲍尔講話了:
鲍尔若偏鷹,BTC、山寨多半再承壓
若偏鴿,情緒與流動性都利好,風險資產整體回暖的概率就提升了
BTC0.15%
OKB0.1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新加坡最大銀行DBS這次玩了個大招:他們把一批結構性票據直接“上鏈”到 $ETH 上了,而不是傳統的央行或者私鏈操作。
這批產品是跟加密幣掛鉤的參與型票據,幣漲你拿錢,幣跌你有風險保護,算是能“買幣又不怕全虧”的中庸玩法。
但最酷的地方是:以前這類結構化票據門檻高得嚇人,起步投資額是10萬刀,還得定制開發,流動性一點都不好。
現在DBS把它拆成每個價值1000刀的小單位,變得可交易、可拆分、好進出,基本就是“小額也能玩高端產品”的節奏。
更猛的是,DBS這次不僅限於自家客戶,還通過三家本地平台:ADDX、DigiFT和HydraX,放出去讓更廣泛的合格投資者(包括那些非 DB 客)參與。
這也符合新加坡一貫想當資產“上鏈中心”的野心。
雖說模式好,但銀行做 DeFi 還是有挑戰:監管怎麼監管?網路擁堵、gas費怎麼應對?投資者信心建立、智能合約漏洞怎麼防?這些都是真問題,需要斟酌。
不過降低門檻、提升流動性、擴大受衆,結構化票據上 Eth,有潛力成爲“機構級投資人入場DeFi的橋頭堡”
ETH0.32%
DEFI2.0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我的小姨,我願意稱之爲全中國最不內耗也不雞娃的神人(一半功勞歸於臉皮厚),並且松弛感極強
前兩天妹妹高中提前開學,班主任直接私下找她,說我妹太注重打扮,不愛學習,上學期考倒數第一影響同學
我小姨輕飄飄地回一句:你把我女兒轉走了你班上還不是有倒數第一,我女兒在你班上至少還幫忙墊底😂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