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為什麼找到下一個英偉達其實關乎生態系統,而非產品
英偉達剛剛突破了$5 兆美元大關。但事情的轉折點在於——大多數投資者都在看錯重點。
他們看到GPU在AI市場佔有(90%+的份額),認為這就是成功的祕密。錯了。真正的天才在於CUDA,一個軟體平台,讓開發者深陷於英偉達的生態系統中,以至於轉換成本變得天文數字。
可以把它想像成90年代微軟的作業系統策略:一旦你建立了基於Windows的應用程式,放棄Internet Explorer和Office就意味著要重寫所有程式。CUDA也是如此。開發者會針對英偉達的晶片進行專門的程式碼優化。轉向競爭對手?那就得重寫軟體、進行新的優化循環,並重建整個工作流程。
令人驚訝的是:每一代英偉達GPU都讓綁定更緊,而不是更鬆。新功能=新程式碼重寫=更深的依賴。
因此,如果你在尋找下一個英偉達,不要只看模仿的晶片製造商。要找那些建立專有生態系統、讓轉換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的公司。這樣的護城河遠比一個好產品更有價值。
贏家的公司不是擁有最好的技術,而是那些讓你陷得如此深,以至於你不再想離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