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為什麼無人機科技股飆升:深入探討2025年最熱門的成長產業

robot
摘要生成中

無人機不再只是軍事用途。從採礦場到石油平台,農田到電影拍攝場地,無人航空器已悄然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令人驚訝的是:市場才剛剛起步。

數據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

全球無人機市場預計將以 14.3% 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成長至 2030 年,但商業領域的增長速度更快——到 2032 年達到 20.8% 的 CAGR。想想看。當傳統科技產業趨於平穩時,無人機公司正以指數速度擴張。

真正的推動力是什麼?是人工智慧(AI)的整合。由自主導航算法驅動的現代無人機現在能即時規劃飛行路徑、分析地形數據,並在無需人類持續操作的情況下運行。再加上 5G 連接,這將帶來一場與雲端運算崛起相媲美的基礎設施轉型。

三家企業實際執行中

Draganfly (DPRO) 正在打造智慧核心,而不僅僅是硬體。他們的 Apex 無人機結合了 NVIDIA 驅動的 AI 計算能力與雙載荷能力。近期的勝利包括在美國陸軍的 SMEX25 測試中取得 100% 成功率。他們也與 AI 專家合作,主導排雷市場——這是一個擁有大量政府合約的垂直市場。

Ondas Holdings (ONDS) 是策略收購者。他們不僅在建設,更在整合。近期收購了以色列 Sentry CS (反無人機技術) 和 4M Defense (AI 驅動的排雷機器人)。他們的 Optimus 自主系統和 Iron Drone 反無人機平台在歐洲、中東和美國政府機構中逐漸獲得關注。全年收入指引超過 2500 萬美元,來自核心自主系統。

Unusual Machines $20M UMAC( 早早捕捉到國內生產的順風。2025 年 6 月推出的《美國無人機法案》計劃在 2028 年前淘汰中國零件。UMAC 贏得了來自第 101 空降師的 3,500 台電機合約,並與 Red Cat Holdings 完成零件交易。他們的新奧蘭多工廠剛剛投產,展現出在地緣政治重塑科技製造格局中的完整供應鏈布局。

地緣政治的變數

這不僅是市場成長,更是政策驅動的回流。《國防授權法案》(NDAA)和 Blue UAS 框架積極激勵國內無人機生產商。擁有美國製造足跡和符合 NDAA 規範的技術的公司,將在結構上佔有優勢,並在未來數年內持續放大。

重要結論

無人機技術正從小眾軍事應用轉向主流工業基礎設施。上述三家公司不是在炒作——它們正在執行合約、確保合作夥伴關係、擴大產能。對於追求成長的投資者來說,這個領域結合了堅實的基本面、政策利好和仍處於早期的市場潛力,是難得的投資良機。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