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Tether 的主流支付之路 從數字資產“打賞”開始
Tether 似乎從未只滿足於做一家“穩定幣公司”。近日,它與視頻平台 Rumble 宣布將在今年 12 月爲 5100 萬月活用戶推出數字資產打賞功能——用戶可以通過 Rumble Wallet 向內容創作者打賞。乍看之下這只是一個產品功能,但實際上,這標志着 Tether 在“主流支付”方向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長久以來,數字資產的影響力主要存在於交易所與場外結算層面,而非終端用戶的日常消費。如今,通過 Rumble 這樣一個擁有強創作者經濟屬性的平台,Tether 獲得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入口”,可以讓數千萬普通用戶直接接觸、使用數字資產。
Rumble 的用戶羣體以北美地區爲主,這些人並非典型的加密玩家,但他們對“獨立言論”和“抗審查”內容抱有濃厚興趣,這也爲加密支付創造了天然的共鳴。對於 Rumble 來說,這一機制能激勵創作者,讓平台跳脫廣告與訂閱的傳統收入結構;而對 Tether 而言,這意味着它不再依賴交易需求驅動的流動性,而開始將自己的穩定幣嵌入互聯網經濟的基本行爲之中。
Paolo Ardoino 在採訪中曾指出,Tether 希望通過 Rumble 的平台,將穩定幣和比特幣的使用帶入美國主流用戶之中,最終讓其面向美國市場的合規穩定幣 USAT 成爲 1 億美國人的數字支付工具。事實上,早在2024 年,Tether 便以 7.75 億美元投資了 Rumble,部分資金用於公司回購股票,部分用於內容與雲業務擴張。這意味着 Tether 並不是簡單地在外部購買一個支付渠道,而是在塑造一個生態支點——通過資本、技術與內容共同推動穩定幣的“可用化”。
與早期內容平台的嘗試不同,這一次的創新並不是構建一套全新的內部積分體系,而是讓已有的主流數字資產直接參與內容經濟。過去像 Steemit 這樣的項目曾提出“內容即挖礦”的概念,但由於其激勵資產與現實支付體系脫節,用戶難以將收入用於實際消費。而 Rumble 與 Tether 的合作模式則更接近現實經濟邏輯:讓創作者能直接收取具有廣泛流通性的數字資產,真正實現“創作即收益、收益即可用”。
與此同時,傳統科技公司也在探索相似路徑。例如 Meta 曾被曝正在研究將穩定幣支付功能嵌入 Facebook 與 WhatsApp 生態中,希望通過自有錢包支持用戶之間的轉帳與創作者支付。盡管這些嘗試仍處早期階段,但方向一致——讓數字資產脫離交易所場景,進入人與人之間真實的價值傳遞。這正是 Tether 與 Rumble 合作的關鍵意義所在:讓穩定幣支付擁有社會功能,而不再只是金融工具。
不同的是,Tether 在技術和生態層面的整合更爲徹底。它並沒有等待外部監管或支付體系的推動,而是主動“自造場景”。通過 Rumble 錢包,它既掌控了支付通道,也掌握了用戶關係;通過 Rumble 內容生態,它讓 USDT 從一種結算資產轉變爲“創作者經濟支付媒介”;而通過 USAT,它又爲這一模式提供了潛在的合規載體。對 Tether 而言,這不僅是業務擴張,更是一種地位重塑——它要從“美元的影子”成長爲“數字支付的橋梁”。
這一戰略之所以重要,還因爲Tether 長期以來被視爲全球數字資產市場的“幕後銀行”,卻始終缺少面向用戶的“前端產品”。如今,Rumble 錢包的推出將改變這一局面。如果未來用戶每天都能通過Rumble 錢包完成小額打賞、內容付費或創作者結算,那麼 Tether 的地位將從基礎設施轉變爲應用層的支付品牌。——類似 PayPal 之於電商生態的角色。
無論 Meta 的支付實驗能否落地,還是 Binance 、 OKX 等交易所嘗試以社交或內容模塊吸引用戶使用 Web3 錢包,有一點已成共識:數字資產的未來,不在於交易,而在於支付。Tether 的優勢在於其穩健的資金儲備與資產結構。根據Tether 今年 9 月的透明度報告,其準備金中超過 85% 爲短期美債與現金等價物,總資產超過 1170 億美元。這一體量足以支撐大規模的支付與結算擴展,也意味着它擁有遠超其他競爭者的流動性與抗壓能力。
對於 Tether 而言,這場遊戲的勝負不再是爭奪穩定幣的市佔率,而是誰能率先掌握“加密支付的入口”。而在內容與支付融合的新時代,Tether 正試圖成爲那道入口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