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 #0G发帖赢USD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0G 及相關活動(理財 / CandyDrop / 合約交易賽)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200 USD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25日 18:00 – 10月2日 24:00 (UTC+8)
📌 相關活動:
理財活動:輕鬆賺取穩定收益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90
CandyDrop:參與瓜分 0G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86
合約交易賽:交易贏大獎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21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0G 或相關活動 有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 #0G发帖赢USDT#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 200 USDT):
20 名優秀內容創作者,每人 10 USDT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聯準會高官抨擊川普:「過度降息是災難」,警告政治干預將釋放通膨野獸
在美國聯準會剛剛宣布 2025 年首次降息後,一場關於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激烈爭論正在華盛頓爆發。芝加哥聯儲主席 Austan Goolsbee 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罕見地公開反擊川普政府的降息壓力,強調當前失業率上升並非經濟衰退信號,而是溫和降溫,同時警告過度寬鬆政策可能釋放「通膨野獸」。這場白宮與聯準會之間的公開衝突,揭示了美國貨幣政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干預風險。
####聯準會降息決策:政治壓力下的艱難抉擇
上週,聯準會將基準利率下調 25 個基點至 4%–4.25% 區間,這是 2025 年首度降息,震撼了全球資本市場。表面上,這一決定是為了「支持放緩的就業」,但背後卻隱藏著白宮與央行之間日益激烈的權力鬥爭。
「這次降息決策的背景極為複雜,」貨幣政策專家 Sarah Johnson 解釋道,「一方面是經濟數據確實顯示就業市場降溫,另一方面則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聯準會正試圖在經濟現實與政治干預之間尋找平衡點。」
根據勞動局最新數據,8 月非農就業僅增 2.2 萬人,失業率升至 4.3%,創四年新高。去年每月平均新增職位 16.8 萬,如今僅剩 2.7 萬,顯示勞動需求大幅降溫。然而,這些數據是否足以證明經濟正走向衰退,成為爭論焦點。
####Goolsbee 的警告:不要過度解讀就業數據
芝加哥聯儲主席 Goolsbee 在專訪中明確表示,他不支持「過度超前降息」的立場。他援引芝加哥聯儲自家統計指出,就業僅屬溫和降溫,失業率與勞動力周轉仍顯韌性,並非經濟衰退的確切信號。
「將當前就業數據解讀為經濟衰退是一種誤導,」Goolsbee 強調,「我們看到的是勞動市場的正常調整,而非系統性崩潰。」
更引人注目的是,Goolsbee 直接將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與通膨風險聯繫起來,警告這些政策帶有停滯性通膨傾向,是他抗拒更激進降息的主因。他的核心論點可以總結為一句話:「貨幣政策獨立性對阻止通膨回歸至關重要。」
「Goolsbee 的言論代表了聯準會內部對政治干預的強烈不滿,」政治經濟學家 Robert Chen 表示,「這是聯準會官員罕見地公開挑戰總統政策的案例,顯示內部緊張程度已達臨界點。」
####白宮與聯準會:前所未有的權力衝突
川普政府對聯準會的壓力遠不止於言辭。川普不但公開痛批鮑爾「白痴」,還曾暗示要撤換聯準會理事 Lisa Cook,並宣稱將在理事會握有「多數席位」。這種前所未有的公開干預,已經開始動搖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信心。
「川普對聯準會的干預已經超越了歷任總統,」前聯準會經濟學家 Michael Wong 解釋道,「雖然總統與央行之間的緊張關係並不罕見,但如此公開地威脅人事變動和直接干預政策決定,確實打破了長期以來的政治界限。」
Goolsbee 雖然在專訪中試圖淡化人事緊張,但他對外部干預保持高度警惕的態度十分明顯。他特別提到川普對 H-1B 等高技術移民提高申請費的政策,警告這可能損害美國的創新能力與生產力,最終反噬經濟的潛在增長。
####通膨風險:野獸仍未被完全馴服
儘管聯準會已經開始降息周期,但通膨風險仍然存在。美國通膨指標已連續四年半高於 2% 目標,這一事實仍然壓在決策者頭頂。
「通膨野獸並未被完全馴服,」Goolsbee 在專訪中警告,「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讓它重新掙脫籠子。」
鮑爾在最近的記者會中表示,川普政府新關稅推高物價屬「一次性衝擊」,暗示目前通膨壓力可控,因而容許溫和降息。然而,這一評估是否過於樂觀,仍然存在爭議。
「關稅政策的通膨效應很可能被低估了,」國際貿易專家 Jennifer Lee 表示,「尤其是當這些政策與寬鬆的貨幣環境結合時,可能產生更持久的通膨壓力。」
####市場預期與聯準會內部分歧
掉期合約顯示,投資人普遍預期今年再降息兩次、每次 25 基點。聯準會最新經濟預測中,略多數官員傾向同樣節奏,但立場並不一致。
理事 Michelle Bowman 站在鴿派一端,認為勞動市場可能進入「危險階段」,需要更多寬鬆;Goolsbee 與部分偏鷹官員則提倡耐心觀望。這種內部分歧在面對外部政治壓力時,使聯準會的決策過程變得更加複雜。
「聯準會內部的意見分歧本身並不罕見,」貨幣政策分析師 David Wang 解釋道,「但當這種分歧與外部政治壓力交織時,就會對政策的可預測性和有效性產生更大挑戰。」
####獨立性危機:貨幣政策的信任基石
聯準會的獨立性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基石。然而,當前的政治環境正在對這一基石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市場對其獨立性的信任,」前聯準會官員 Lisa Zhang 表示,「一旦這種信任被侵蝕,央行控制通膨和穩定經濟的能力就會大幅削弱。」
Goolsbee 在專訪中強調:「貨幣政策獨立性對阻止通膨回歸至關重要。」這句話不僅是對當前形勢的評論,更是對未來可能風險的嚴肅警告。
####全球影響:美元資產定價邏輯面臨重構
聯準會與白宮之間的這場權力鬥爭,其影響遠超美國國界。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發行者,美聯儲的政策獨立性對整個國際金融體系都至關重要。
「如果市場開始認為美國貨幣政策受到政治干預,美元資產的風險溢價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國際金融專家 Mark Johnson 警告,「這可能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股市估值下降,並對全球金融穩定性產生連鎖反應。」
未來數月,任何一份就業報告或通膨數據都可能改寫市場預期。然而,真正值得觀察的,不止是利率走向,而是聯準會能否在政治漩渦中守住決策獨立性。對全球市場而言,這條防線若被突破,美元資產定價邏輯與風險溢價都將重新洗牌。
####結論:貨幣政策的十字路口
美國貨幣政策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經濟數據顯示的就業市場降溫,另一方面是政治壓力下的降息呼聲,而通膨風險仍然揮之不去。在這種複雜環境下,聯準會官員如 Goolsbee 公開挑戰政治干預,捍衛央行獨立性的努力,將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我們正在見證一場關於央行獨立性的歷史性考驗,」政治經濟學家 Robert Chen 總結道,「其結果將決定美國貨幣政策在未來數十年的運作方式,以及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元體系的信任程度。」
對投資者而言,密切關注這場權力鬥爭的發展,理解其對資產定價的潛在影響,將成為未來數月投資決策的關鍵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