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币王
最近有家叫Metaplanet的公司玩了個狠活兒——直接拿自己囤的比特幣去做抵押,撬動了1億美元的資金。這筆錢可不是拿來躺平的,而是要繼續加倉BTC、做收益業務,順便還要回購自家股票。整個操作的核心邏輯很清晰:用手裏的幣生錢,然後拿這些錢買更多幣。
先說說這1億美元怎麼來的。公司通過一個信貸安排,把比特幣資產當抵押品借出來的錢。資金用途分三塊:一大塊繼續買幣擴充庫存,這是他們的老本行;另一塊投入到所謂的"收益生成業務"裏,說白了就是賣比特幣現金擔保的看跌期權賺權利金;還有一部分可能砸到股票回購上,提升每股對應的比特幣價值。
這家公司的轉型路徑其實挺有意思的。2024年4月之前,他們還是個做酒店生意的傳統企業,結果突然掉頭all in比特幣,直接把BTC當成戰略儲備資產。現在公司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持續囤幣做財庫,另一條是通過期權策略做現金流。這種"借幣生幣"的玩法,本質上是在賭比特幣的長期價值,同時又想辦法讓資產在持有期間也能產生收益。
不過這種操作也不是沒風險。抵押借貸意味着如果幣價暴跌,可能面臨追加保證金甚至清算的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融資方式確實比直接賣幣套現要聰明——既能拿到流動性,又不用放棄籌碼。對於那些看好比特幣長期走勢的機構來說,這算是一種低成本加槓杆的思路。
先說說這1億美元怎麼來的。公司通過一個信貸安排,把比特幣資產當抵押品借出來的錢。資金用途分三塊:一大塊繼續買幣擴充庫存,這是他們的老本行;另一塊投入到所謂的"收益生成業務"裏,說白了就是賣比特幣現金擔保的看跌期權賺權利金;還有一部分可能砸到股票回購上,提升每股對應的比特幣價值。
這家公司的轉型路徑其實挺有意思的。2024年4月之前,他們還是個做酒店生意的傳統企業,結果突然掉頭all in比特幣,直接把BTC當成戰略儲備資產。現在公司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持續囤幣做財庫,另一條是通過期權策略做現金流。這種"借幣生幣"的玩法,本質上是在賭比特幣的長期價值,同時又想辦法讓資產在持有期間也能產生收益。
不過這種操作也不是沒風險。抵押借貸意味着如果幣價暴跌,可能面臨追加保證金甚至清算的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融資方式確實比直接賣幣套現要聰明——既能拿到流動性,又不用放棄籌碼。對於那些看好比特幣長期走勢的機構來說,這算是一種低成本加槓杆的思路。
BTC-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