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meme幣熱潮背後的冷思考:為什麼市場永遠有「新機會」?
最近在琢磨meme幣這波狂熱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流量確實牛逼,但別指望它有多聰明。
順著這條線索往下挖,越想越通透。就像當年走進那個桃花源,「初極狹,才通人」,突然就「豁然開朗」了——這不就是在回答「歷史會不會終結」這個老問題嗎?
還記得福山那個著名論斷吧?每輪周期都有人唱衰:幣太多了,機會沒了,這個行業完蛋了。
「美國之後民主到頭了」「BTC之後別想再有加密貨幣了」「ETH出來公鏈就到頂了」「XX meme幣之後不會再有下一個了」…
全錯。
BTC不是終點,它是起點。這才是真相。
怎麼理解「BTC獨一無二」和「市場永遠有機會」這兩句看似矛盾的話能同時成立?這可真考驗腦子。
供給爆炸,為什麼機會反而更多了?
2017年那波發幣潮,說白了就是幣少錢多,供求失衡搞出來的瘋狂。後來呢?ERC-20一鍵發幣、銘文玩法、發射平台人人都能零門檻造幣…代幣供應量跟井噴似的,一天能冒出上萬個新幣。
按常理說,市場早該飽和到吐了吧?
但神奇的是,就在大家覺得「沒啥好玩的了」的時候,總有聰明人整出新花樣,製造新的造富神話。
因為稀缺的從來不是幣本身。
稀缺的是賺錢的機會,是暴富的可能性。
所以幣發得再快再多,也滿足不了散戶和熱錢追逐那個稀缺性——賺大錢的稀缺性——的貪婪。
熱錢追的根本不是幣。追的是那個「這次不一樣」的幻覺,是「我能抓住的」那個暴富機會。
只要熱錢還在追,市場就會一直創造新機會。而賺錢這事兒的稀缺性幾乎是永恆的,所以熱錢的追逐也就沒有盡頭。
驢子和石磨的遊戲
這個遊戲就像蒙眼拉磨的驢。
驢子腦門前掛著根永遠夠不著的草料,於是它就不停轉圈,不停狂奔,累死也停不下來。
你永遠不能說「這就是最後一個石磨了」「石磨的歷史要終結了」。
懂這個遊戲本質、有能力做局的人,永遠能設計出新石磨,把驢子拉過去繼續轉。
只要驢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做石磨(做局)的機會就一直在。
石磨因驢子而生,不是驢子因石磨而生。
就像因為有韭菜可以割,所以才有莊家;不是因為有了莊家,才有韭菜可割。
為啥新遊戲層出不窮?因為蒙眼的驢一直在拼命跑啊。
每個新局都會被包裝成「全新的賺錢機會」「這次真的不一樣」,然後鋪天蓋地宣傳。
殘酷的真相
現實很扎心:熱錢追逐的賺錢和暴富,最後往往都是虧光和爆倉收場。
「驢生也有涯,而局也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殆已!」
最後真正賺到大錢的,永遠只有三種人:
而那些追著夢跑的?大多數都在轉圈圈的路上,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