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各位還有印象嗎?以太坊早年間有個擴容方案叫Plasma,當時提出了一個相當激進的思路——交易不必全都擠在主鏈上。結果因為技術條件不成熟,逐漸淡出了大眾視野。沒想到現在這套方案又重新進入了行業焦點,甚至成了模組化擴展架構裡的關鍵組件。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曾經的「棄將」為何又火了。
先說當年Plasma的設計邏輯。那會兒以太坊網路擁堵嚴重,Gas費高得嚇人,Plasma團隊就想:既然主鏈處理能力有限,為什麼不把大部分交易搬到鏈下處理?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日常交易在側鏈快速完成,只把「交易有效性證明」定期提交給主網。主網就像個仲裁機構,平時不管事兒,出問題了才介入處理。
這套方案在當時確實讓人眼前一亮。相當於給堵車的主幹道旁邊修了一條快速通道,既提升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但問題也很明顯——複雜的智能合約跑不起來,後來DeFi爆發,大家都轉向了兼容EVM的Rollup方案,Plasma就慢慢被邊緣化了,變成了「上一代技術」的代名詞。
不過這幾年情況變了。以太坊的定位逐漸從「世界計算機」轉向「結算層」,行業開始意識到:並非所有應用都需要主網級別的安全保障。Plasma那套「鏈下執行+主網仲裁」的架構,恰好契合了現在模組化區塊鏈的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