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和數字化浪潮的席卷,美國正經歷着一場靜默的基礎設施革命。最新調查顯示,全美大型數據中心的數量在近15年間激增近300%,目前已達1240座,平均每週有兩座新的數據中心拔地而起。



這一驚人增長背後,隱藏着科技巨頭們對數據處理能力的渴求。然而,這些被視爲AI發展引擎的設施長期以來因涉及商業機密而鮮爲人知。直到近期,一羣調查記者通過分析備用發電機申請記錄,才首次勾勒出美國數據中心的全貌。

調查揭示,這些現代化的數字堡壘主要集中在弗吉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等地。它們不僅是互聯網運轉的樞紐,也是存儲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海量數據的關鍵設施。然而,伴隨着數據中心數量的激增,其所需的巨大能源和水資源消耗也引發了嚴峻的環境挑戰。

一座大型數據中心的年耗電量可達2太瓦時以上,相當於20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更令人擔憂的是,超過40%的數據中心位於水資源匱乏地區,卻仍在使用寶貴的飲用水進行冷卻。這種資源密集型的運營模式正給當地環境和基礎設施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面對這一挑戰,一些地區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推遲清潔能源計劃以滿足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然而,這種權衡也引發了關於可持續發展和數字經濟增長之間平衡的深層次討論。

隨着數據中心繼續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如何在推動技術創新與保護環境資源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爲政策制定者、科技公司和環保人士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這場圍繞數據中心的隱形革命,不僅關乎科技發展,更涉及我們如何塑造一個可持續的數字未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