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虛擬資產:香港金融的新玩法,真有那麼美好?
香港計劃推出第二份虛擬資產政策宣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署理局長陳浩濂正在大力宣傳這件事。說什麼要結合香港傳統金融優勢與虛擬資產技術創新,聽起來多麼高大上啊!
但我不禁想問:這些所謂的「政策宣言」到底能帶來什麼實質性改變?一個接一個的宣言,究竟是真正促進發展,還是在一次次給投資者打雞血?
我親身經歷過這些政策的轉變。表面上看,政府想通過虛擬資產提高實體經濟的「安全性和靈活性」,鼓勵本地和國際企業參與虛擬資產創新。但背後的監管風險誰來承擔?那些投入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才是真正的賭徒。
看看那些評論就知道了——有人質疑「政策還一而再再而三,宣言還一次兩次三次?」也有人天真地相信「不斷發展與優化才是正確道路」。更有人直言「中國禁的,都比他們推的多」,帶著濃厚的諷刺色彩。
這種爭論反映了市場對虛擬資產政策的兩極看法。我倒是認為,香港這種小心翼翼又大張旗鼓的態度,其實是在走鋼絲——既想搶佔創新高地,又不敢真正放開手腳。
畢竟,當虛擬資產行情波動,誰來為投資者的損失負責?這些漂亮的政策宣言裡可從來沒提到風險承擔這一塊。
香港確實需要尋找新的金融增長點,但把希望寄託在這種高風險的虛擬資產上,有多少是出於真心的產業考量,又有多少是被當下熱度所迫?
不管怎麼說,這些政策宣言來得太頻繁了,讓人不禁懷疑其實際效用。真正的金融創新不應該是一紙又一紙的宣言,而是能真正落地的監管框架和市場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