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DO 百問百答 精華版(共識機制篇)  

共識機制

問21:SCDO 使用了什麼樣的共識機制?

答:SCDO 採用了一種改進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稱為 ZPoW(Zero Proof-of-Work)。本質上,ZPoW 屬於 PoW 範疇,但針對傳統 PoW 存在的問題(如算力壟斷和能源浪費)進行了優化設計。SCDO 網絡中所有節點通過哈希計算參與出塊競爭,成功者獲得新區塊的記賬權和區塊獎勵。原則上這仍是“算力說了算”,但 SCDO 對 PoW 算法細節做了創新,使礦工間競爭更加公平、高效,且更環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SCDO 主網並未採用 PoS(權益證明)或 DPoS(委託權益證明)等機制,而是堅持 PoW 路線,並通過 ZPoW 大幅增強了 PoW 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問22:ZPoW 共識算法有哪些特點?

答:ZPoW 作為一種創新型的 PoW 算法,主要特點包括:

  • 強調科學計算:ZPoW 引入了一些需要連續計算且難以並行化的問題(如複雜矩陣計算)作為挖礦謎題。這使得 GPU 無法像處理簡單哈希那樣線性提升挖礦效率,從而降低了專業算力機相對於普通電腦的優勢。
  • 多目標混合算法:ZPoW 設計了一個混合多算法的算力參與者框架,算力參與者可選擇不同計算任務。網絡會根據各算法參與算力參與者的多少動態調整其難度。如果某一算法因為過多算力參與者採用導致出塊過多,網絡就提高其難度、降低其產出概率,鼓勵礦工轉向其他算法,均衡各算法的出塊機會。
  • CPU 友好:通過上述機制,ZPoW 顯著縮小了 GPU/ASIC 專用設備相對於 CPU 的優勢,意味著使用普通電腦CPU也有機會參與競爭。這降低了挖礦門檻,使網絡更加包容。
  • 更高的安全裕度:由於在 ZPoW 下攻擊者必須在多個計算目標上同時佔據主導地位才能持續出塊,實際發動 51% 攻擊的難度比傳統 PoW 高出數倍。總體而言,ZPoW 繼承了 PoW 的高安全性和抗審查特性,並通過技術手段提升了公平性和安全裕度,是 SCDO 網絡穩定運行的基石。

問23:ZPoW 與比特幣等傳統 PoW 有何不同? 答:相較於比特幣使用的 SHA-256 工作量證明,ZPoW 在算法形式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體現在以下幾點:

  1. 算法複雜度:比特幣 PoW 追求簡單的哈希碰撞,易被 ASIC 算力機器加速;而 ZPoW 採用更復雜的計算(如隨機矩陣行列式計算等),難以開發專用 ASIC 礦機。
  2. 硬件友好性:傳統 PoW 高度依賴高性能硬件,普通用戶用CPU幾乎無法獲得競爭力;ZPoW 則儘量減少並行化帶來的優勢,使普通硬件也能參與算力參與者。
  3. 多算法混合:比特幣僅採用單一算法,算力集中風險高;ZPoW 同時引入多種計算任務並動態平衡各自出塊率,避免單一算法被壟斷利用。
  4. 出塊機制差異:ZPoW 通過更快的出塊頻率和並行分片,提高整體吞吐量;同時,由於多算法並行,算力參與者可以根據自身硬件選擇最優算法,整個網絡的算力利用更充分。

綜上,ZPoW 保留了比特幣 PoW 模型的安全可靠性,又通過多重改進增強了公平和效率。

問24:SCDO 為何選擇 PoW 而非 PoS 等其他共識機制? 答:儘管近年 PoS 在許多新鏈中流行,SCDO 仍堅持 PoW 路線,主要有以下考慮:

  • 安全可靠:PoW 在比特幣等網絡上經過十餘年驗證,被認為是迄今最安全可靠的公鏈共識機制,能有效抵禦女巫攻擊和篡改歷史記錄。SCDO 團隊崇尚中本聰的公平理念,希望延續“工作量證明=投入實際資源”的安全模型。
  • 去中心化:從去中心化角度看,PoW 模式下節點無需信任身份,全球礦工只憑算力競爭,更容易達到開放共識;而 PoS 則容易因權益集中而削弱去中心化,可能出現“幣多為王”的狀況。
  • 改良提升:SCDO 通過 ZPoW 已優化了 PoW 在資源消耗和效率方面的不足,使其缺點大大降低。因此團隊有理由相信,堅持 PoW 並結合技術創新,能夠在安全和去中心化上提供更堅實的保障,同時逐步彌補 PoW 的性能短板。綜合而言,SCDO 認為改良後的 PoW 是實現項目願景的最佳選擇。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Keyzovip
· 04-05 19:02
認真觀察🔍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