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餘紹清
中國經濟遠未走出低谷,但隨著DeepSeek在AI大模型領域出人意料的單兵突進,科技股正在迎來資產重估,中國經濟的復甦也由此見到了曙光。
很顯然,DeepSeek帶來的正反饋還在持續。從2月24日開始,DeepSeek宣佈啟動“開源周”,首個開源的代碼庫為Flash MLA,這將進一步有利於雲廠商和數據中心,以方便他們進一步“壓榨”出現有芯片的算力。
DeepSeek的火爆,不僅引來了上億普通用戶的下載,還推動深圳、瀋陽、東莞、廣州等地政府部門接入,更令原先在AI上謹慎觀望的科技巨頭騰訊選擇押寶DeepSeek。目前,騰訊元寶App在蘋果商店免費下載排行榜,已經超過字節旗下的豆包,僅次於DeepSeek;在華為、小米、vivo等應用商城,騰訊元寶更是居於首位。
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一眾科技巨頭試圖接住DeepSeek開源帶來的技術紅利,繼而通過億級規模的應用場景,實現上述技術紅利擴散,這無疑有助於縮小中美在AI發展上的整體差距。
DeepSeek成立於2023年5月,至今不到兩年。但從2022年末至今的兩年時間裡,中國展現出驚人的政策調整藝術:一方面在“脫鉤論”的國際背景下,確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基調,用持續擴大的免籤政策吸引外國人來華旅遊、經商、投資;另一方面,在民營經濟發展信心不足的背景下,連續推出上百項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在國家發改委旗下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同時嚴厲打擊“遠洋捕撈”現象等等。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對話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
對外保持開放的格局,對內保持發展上的包容性,是中國科技產業界獲得突破的根本性條件。然而,在總結DeepSeek單兵突進成功原因時,有兩種極其糟糕的聲音佔據了主流。第一,DeepSeek的團隊主要來自國內大學畢業生,所以中國關上門也可以實現自主研發突破;第二,DeepSeek的成功來自於地方政府的慧眼識珠,精準扶持。
第一種觀點恰恰把基本邏輯搞反了。自2018年春中美陸續爆發貿易戰、科技戰以降,中國在保持“以牙還牙”策略的同時,表現得比美國更加開放。尤其2022年ChatGPT出現後,中國的知識界、產業界、政策界進行了集體反思,絕大多數人都認可美國在前沿科技正在進一步拉大與中國的差距。在這種危機意識下,中國堪稱忍辱負重,積極推進中美民間交流,包括學術界和商界的交流,堅決遏制脫鉤趨勢。
所以,DeepSeek的成功首先建立在OpenAI的基礎上,這一點是樑文鋒本人所承認的,其次,恰恰因為美國自以為可以通過用“小院高牆”的方式封鎖中國科技,反而導致中國的青年科技研發人員劍走偏鋒,實現了工程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大大降低了對算力的依賴。可以說,二戰以來最為封閉保守的美國,在與中國的AI競爭上為自己的封閉付出了代價,反觀中國,選擇開源的DeepSeek贏得了勝利與尊重。
第二種觀點的命門在於過度相信政府的“有為”能力。假如地方政府清楚地知道DeepSeek的價值,早在2024年5月發佈V2版本後,杭州市政府就應該予以大力弘揚,而不是等到8個月後硅谷工程師和華爾街分析師雙重認證之後。“偉大是不能被計劃的”,回到DeepSeek的誕生背景,其母公司從事的是量化交易——一種並不受監管部門待見的金融操作方式。但杭州的確做對了什麼,那就是對許多看不清的、處在模糊地帶的市場行為選擇放行。
2024年1月,證監會發布融券業務新規,包括: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有分析認為對量化機構衝擊最大
杭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重鎮,2024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達到36家,超過深圳的27家,位居各城市第一。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除了要求服務型政府的出現,還要求有限型政府的出現。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杭州過去對P2P的寬容,雖然帶來了相當慘痛的後果,但也體現對民間金融的一種可貴寬容。
兩年多來,對外堅持推進擴大開放,對內放水養魚不折騰,中國科技產業界獲得了休養乃至追趕的機會,也爆發出意料之外的能量。除了DeepSeek這樣的大模型,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基礎能力上,中國也在加速突破。
根據韓國科學技術規劃評價院(KISTEP)2月23日發佈的三大關鍵領域技術水平深度分析報告,它對39位國內專家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4年,韓國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基礎能力在所有關鍵領域均全面落後於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專家曾於2022年接受同項評估,彼時他們認為韓國在高集成、電阻式存儲器技術、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下一代高性能傳感技術等領域均被視為領先,但在短短兩年後,局面已發生徹底逆轉。
時下,俄烏戰爭已進入第四個年頭,這場戰爭不僅令俄羅斯帶入“戰時凱恩斯主義”,也將整個歐洲拖進了經濟科技止步不前的泥沼。有意思的是,俄烏戰場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使用AI技術的戰爭,AI已滲透至雙方的情報、決策、打擊、輿論戰等全鏈條。正是在此背景下,本輪中國科AI產業的爆破,才顯示出彌足珍貴的價值。
13.2萬 熱度
4.3萬 熱度
2.6萬 熱度
17.2萬 熱度
3192 熱度
開放不折騰:本輪中國AI爆破的祕密
作者:餘紹清
中國經濟遠未走出低谷,但隨著DeepSeek在AI大模型領域出人意料的單兵突進,科技股正在迎來資產重估,中國經濟的復甦也由此見到了曙光。
很顯然,DeepSeek帶來的正反饋還在持續。從2月24日開始,DeepSeek宣佈啟動“開源周”,首個開源的代碼庫為Flash MLA,這將進一步有利於雲廠商和數據中心,以方便他們進一步“壓榨”出現有芯片的算力。
DeepSeek的火爆,不僅引來了上億普通用戶的下載,還推動深圳、瀋陽、東莞、廣州等地政府部門接入,更令原先在AI上謹慎觀望的科技巨頭騰訊選擇押寶DeepSeek。目前,騰訊元寶App在蘋果商店免費下載排行榜,已經超過字節旗下的豆包,僅次於DeepSeek;在華為、小米、vivo等應用商城,騰訊元寶更是居於首位。
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一眾科技巨頭試圖接住DeepSeek開源帶來的技術紅利,繼而通過億級規模的應用場景,實現上述技術紅利擴散,這無疑有助於縮小中美在AI發展上的整體差距。
DeepSeek成立於2023年5月,至今不到兩年。但從2022年末至今的兩年時間裡,中國展現出驚人的政策調整藝術:一方面在“脫鉤論”的國際背景下,確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基調,用持續擴大的免籤政策吸引外國人來華旅遊、經商、投資;另一方面,在民營經濟發展信心不足的背景下,連續推出上百項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在國家發改委旗下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同時嚴厲打擊“遠洋捕撈”現象等等。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對話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
對外保持開放的格局,對內保持發展上的包容性,是中國科技產業界獲得突破的根本性條件。然而,在總結DeepSeek單兵突進成功原因時,有兩種極其糟糕的聲音佔據了主流。第一,DeepSeek的團隊主要來自國內大學畢業生,所以中國關上門也可以實現自主研發突破;第二,DeepSeek的成功來自於地方政府的慧眼識珠,精準扶持。
第一種觀點恰恰把基本邏輯搞反了。自2018年春中美陸續爆發貿易戰、科技戰以降,中國在保持“以牙還牙”策略的同時,表現得比美國更加開放。尤其2022年ChatGPT出現後,中國的知識界、產業界、政策界進行了集體反思,絕大多數人都認可美國在前沿科技正在進一步拉大與中國的差距。在這種危機意識下,中國堪稱忍辱負重,積極推進中美民間交流,包括學術界和商界的交流,堅決遏制脫鉤趨勢。
所以,DeepSeek的成功首先建立在OpenAI的基礎上,這一點是樑文鋒本人所承認的,其次,恰恰因為美國自以為可以通過用“小院高牆”的方式封鎖中國科技,反而導致中國的青年科技研發人員劍走偏鋒,實現了工程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大大降低了對算力的依賴。可以說,二戰以來最為封閉保守的美國,在與中國的AI競爭上為自己的封閉付出了代價,反觀中國,選擇開源的DeepSeek贏得了勝利與尊重。
第二種觀點的命門在於過度相信政府的“有為”能力。假如地方政府清楚地知道DeepSeek的價值,早在2024年5月發佈V2版本後,杭州市政府就應該予以大力弘揚,而不是等到8個月後硅谷工程師和華爾街分析師雙重認證之後。“偉大是不能被計劃的”,回到DeepSeek的誕生背景,其母公司從事的是量化交易——一種並不受監管部門待見的金融操作方式。但杭州的確做對了什麼,那就是對許多看不清的、處在模糊地帶的市場行為選擇放行。
2024年1月,證監會發布融券業務新規,包括: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有分析認為對量化機構衝擊最大
杭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重鎮,2024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達到36家,超過深圳的27家,位居各城市第一。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除了要求服務型政府的出現,還要求有限型政府的出現。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杭州過去對P2P的寬容,雖然帶來了相當慘痛的後果,但也體現對民間金融的一種可貴寬容。
兩年多來,對外堅持推進擴大開放,對內放水養魚不折騰,中國科技產業界獲得了休養乃至追趕的機會,也爆發出意料之外的能量。除了DeepSeek這樣的大模型,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基礎能力上,中國也在加速突破。
根據韓國科學技術規劃評價院(KISTEP)2月23日發佈的三大關鍵領域技術水平深度分析報告,它對39位國內專家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4年,韓國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基礎能力在所有關鍵領域均全面落後於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專家曾於2022年接受同項評估,彼時他們認為韓國在高集成、電阻式存儲器技術、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下一代高性能傳感技術等領域均被視為領先,但在短短兩年後,局面已發生徹底逆轉。
時下,俄烏戰爭已進入第四個年頭,這場戰爭不僅令俄羅斯帶入“戰時凱恩斯主義”,也將整個歐洲拖進了經濟科技止步不前的泥沼。有意思的是,俄烏戰場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使用AI技術的戰爭,AI已滲透至雙方的情報、決策、打擊、輿論戰等全鏈條。正是在此背景下,本輪中國科AI產業的爆破,才顯示出彌足珍貴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