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最熟悉的「套娃」捲土重來。
撰文:律動BlockBeats
即使2024 年的以太坊仍面臨其他公鏈的挑戰,以及DA 平台對以太坊主網的威脅。以太坊仍是開發者最多,最具創新的加密平台。如若比特幣的現貨ETF 通過,那麼市場的聰明資金就會用腳投票選出下一個現貨ETF 潛力股,而Restaking 就是以太坊生態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雖然本文的主角之一EigenLayer,也對以太坊主網的L2 DA 採用產生了威脅。但生於以太坊,長於以太坊的協議無疑還是會對以太坊帶來一定的幫助——甚至靠著一個協議直接催生出了新的敘事,Restaking。
同時市場也對這個敘事較為看好。截止發文,根據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有63.4 萬枚以太坊質押在EigenLayer,價值超10 億美元,TVL 超越一眾主流公鏈。
關於EigenLayer,本文引用來自Mint Ventures 的《速覽Restaking 領頭羊:EigenLayer 的業務邏輯和估值推演》進行介紹:
「EigenLayer 作為平台方,一方面向LSD(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資產的持有人募集資產,另一方面,以募集到的LSD 資產作為抵押品,向有AVS 需求的中間件或側鏈、Rollup 們提供便利、低成本的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服務,其自身在LSD 提供者和AVS 需求方中間提供需求匹配服務,並由專門的質押服務商負責具體的質押的安全保障服務。」
就如同Brc20 對比特幣生態和打新平台一樣。某種程度上,在一鍵發鏈時代,DA 也成為了專案方二次創業的「財富代碼」。目前除了以太坊主網之外,最被開發者採用和追捧的要數Celestia。而根據介紹,EigenLayer 飽受期待的DA 服務EigenDA 也由Restaking 支持,為L2 提供低成本、超大規模的數據服務。市場普遍認為EigenDA 與Celestia 之間將產生較大的競爭。
而就如同yearn、Convex 和StakeDAO 等協議開啟Curve War;Lido 和Rocket Protocol 等協議開啟以太坊的LSD 套娃一樣,面對著Restaking 這種套娃行為,同時疊加了超過10 億美元的資產和嶄新的敘事,以太坊社群的拿手好戲就可以出場了──娃娃裡的娃娃。先前EigenLayer 開啟了LST War,各個以太坊流動性質押協議都爭相加入EigenLayer 的Liquid Restaking 池,而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圍繞著EigenLayer 代幣的新一輪戰爭又將繼續。
目前EigenLayer 硬頂已達到設定上限,建議用戶在參與Restaking 協議時仔細檢查帳戶所取得的權益。本文盡可能收集各種Restaking 賽道的項目,鑑於EigenLayer 還處於發展階段,項目品質參差不齊,而且Restake 行為本身並沒有技術壁壘;同時LSDfi 與Restaking 存在賽道重疊,用戶也需要自行對項目進行甄別。
Kelp Dao 的創辦人是Amitej G 和Dheeraj B,他們之前創立了多鏈流動性質押平台Stader Labs。 Kelp DAO 則是基於EigenLayer 以rsETH 建構了的LRT(Liquid Restaked Token)解決方案。
rsETH 的工作原理(也是絕大部分Restaking 計畫的核心運作)為:
同時,rsETH 持有者可以將他們的rsETH 透過AMM 換成其他支援的代幣,或選擇透過rsETH 合約贖回標的資產。最後,最有趣也是最常見的一點,rsETH 持有者可以在DeFi 中進一步利用他們的rsETH 代幣。
如果你覺得Kelp DAO 的邏輯太簡單,而且不性感的話。 Kelp DAO 還有兩個特點,第一名是透過Kelp 質押的用戶可以獲得Kelp 的積分,這意味著Kelp 很可能會發布自己的代幣。第二,Kelp 團隊也將其金庫的以太坊質押到了EigenLayer,並將積分分給社群成員。這樣即使質押同樣數量的以太坊,經由Kelp 的以太坊也會多獲得一小部分EigenLayer 積分和Kelp DAO 本身的積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透過Kelp 向EigenLayer 進行的存款佔所有EigenLayer 存款的10% 以上。
## 脹
Swell 最初為類似Lido 的以太坊質押協議,現逐漸向Restaking 靠攏。透過將代幣分配與Restaking 結合,其衍生LST 代幣swETH 是EigenLayer 上僅次於stETH(Lido)和ETH 的第三大TVL 代幣,質押量超11 萬枚。而Restake 版本的swETH 則被稱為rswETH,專注於向Restaking 賽道發力,其成立的Liquid Restaking 委員會,已經有AltLayer 和InfStones 等項目加入。
Swell 協議目前擁有超14 萬枚以太坊。
ether.fi 也是從LSD 協定轉戰到Restaking 的專案。但不同於Swell,如今的ether.fi 專注於eETH 的發展——eETH 是直接將以太坊質押到EigenLayer 的代幣,而不接受其他LSD 代幣。
根據ether.fi 官方的說法,因為eETH 本身是用EigenLayer 進行restaked 的,這意味著該平台的ETH 質押是沒有硬頂的。質押獲得的eETH 可以獲得,ETH 質押獎勵,ether.fi 積分和EigenLayer 積分。
截止發文,ether.fi 平台已經有超過4.7 萬枚以太坊。
根據官方介紹,Restake Finance 是第一個為EigenLayer 推出模組化流動性質押的協議。
Restake 的rstETH 是一種去中心化的1:1 stETH 錨定rebase 代幣。作為一種收益代幣,rstETH 透過EigenLayer 對持有者的stETH 再抵押。模組化基礎設施允許持有者選擇他們想要從中獲得獎勵的特定模組(AVS)。目前Restake Finance 有2073 枚rstETH。
值得注意的是,Restake Finance 是為數不多已經發布代幣的項目。先前Restake Finance 透過Fjord Foundry 進行了LBP IDO,期間RSTK 代幣最低價格約為0.21 美元,最高價為0.55 美元,截止發文RSTK 價格為1.79 美元。
Restake Finance 的LBP 資料
根據官方的訊息,Renzo 是EigenLayer 的LRT 和策略管理平台。作為EigenLayer 生態系的入口之一,用於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的安全,並提供比ETH 質押更高的收益。
工作原理與上文Kelp DAO 的相仿,不過Renzo 支援更多的LSD 代幣。而且Renzo 也和其他項目一樣,提供原生ETH 獎勵、EigenLayer 積分和ezPoints 獎勵。
在LSD 和Restaking 這種重視安全審計和商務合作的內捲賽道,Renzo 擁有Figment、Gauntlet、Biconomy、Balancer 和Wormhole 等合作夥伴。這也可能是Renzo 近期質押量飆升的一個原因。
除了上文提及的項目之外,Restaking 賽道還有一直被Bankless 聯創看好的,融資550 萬美元的Puffer Finance、主打多鏈Restaking 的exocore、甚至還有服務於Staked 和Restaked 資產的借貸平台Ion Protocol 和Astrid 等等項目,目前其中許多項目仍處於測試階段。
目前絕大部分Restaking 專案的工作原理均為透過質押LSD 或以太坊到EigenLayer,為用戶提供以太坊基礎利率、EigenLayer 點數和專案原生代幣。
Restaking 往大了說是新賽道,新模式,新敘事;往小了說,更像是巨鯨的「理財」新模式,新路徑。一把手數不清的Restaking 協議,或多或少有一種高射砲打蚊子的感覺。只不過社群手中的以太坊總還是要找到個宣洩的出口。
由於EigenLayer 產品仍處於早期階段,AVS 下的restake 究竟是靈丹妙藥還是PoS 的多此一舉尚不得而知,具體的經濟模型仍待市場驗證。目前的市場似乎正在透過對Restaking 賽道生態項目的追捧來釋放對EigenLayer 的熱情。
期待EigenLayer 2024 年的發展。
參考閱讀:
EigenLayer:將以太坊層級的信任引入中介軟體
Restaking 領頭羊:EigenLayer 的業務邏輯與估值推演
13.9萬 熱度
4.9萬 熱度
3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3728 熱度
RSTK 一天翻倍,一覽Restaking 賽道生態項目
撰文:律動BlockBeats
即使2024 年的以太坊仍面臨其他公鏈的挑戰,以及DA 平台對以太坊主網的威脅。以太坊仍是開發者最多,最具創新的加密平台。如若比特幣的現貨ETF 通過,那麼市場的聰明資金就會用腳投票選出下一個現貨ETF 潛力股,而Restaking 就是以太坊生態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雖然本文的主角之一EigenLayer,也對以太坊主網的L2 DA 採用產生了威脅。但生於以太坊,長於以太坊的協議無疑還是會對以太坊帶來一定的幫助——甚至靠著一個協議直接催生出了新的敘事,Restaking。
同時市場也對這個敘事較為看好。截止發文,根據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有63.4 萬枚以太坊質押在EigenLayer,價值超10 億美元,TVL 超越一眾主流公鏈。
關於EigenLayer,本文引用來自Mint Ventures 的《速覽Restaking 領頭羊:EigenLayer 的業務邏輯和估值推演》進行介紹:
「EigenLayer 作為平台方,一方面向LSD(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資產的持有人募集資產,另一方面,以募集到的LSD 資產作為抵押品,向有AVS 需求的中間件或側鏈、Rollup 們提供便利、低成本的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服務,其自身在LSD 提供者和AVS 需求方中間提供需求匹配服務,並由專門的質押服務商負責具體的質押的安全保障服務。」
就如同Brc20 對比特幣生態和打新平台一樣。某種程度上,在一鍵發鏈時代,DA 也成為了專案方二次創業的「財富代碼」。目前除了以太坊主網之外,最被開發者採用和追捧的要數Celestia。而根據介紹,EigenLayer 飽受期待的DA 服務EigenDA 也由Restaking 支持,為L2 提供低成本、超大規模的數據服務。市場普遍認為EigenDA 與Celestia 之間將產生較大的競爭。
而就如同yearn、Convex 和StakeDAO 等協議開啟Curve War;Lido 和Rocket Protocol 等協議開啟以太坊的LSD 套娃一樣,面對著Restaking 這種套娃行為,同時疊加了超過10 億美元的資產和嶄新的敘事,以太坊社群的拿手好戲就可以出場了──娃娃裡的娃娃。先前EigenLayer 開啟了LST War,各個以太坊流動性質押協議都爭相加入EigenLayer 的Liquid Restaking 池,而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圍繞著EigenLayer 代幣的新一輪戰爭又將繼續。
目前EigenLayer 硬頂已達到設定上限,建議用戶在參與Restaking 協議時仔細檢查帳戶所取得的權益。本文盡可能收集各種Restaking 賽道的項目,鑑於EigenLayer 還處於發展階段,項目品質參差不齊,而且Restake 行為本身並沒有技術壁壘;同時LSDfi 與Restaking 存在賽道重疊,用戶也需要自行對項目進行甄別。
Kelp DAO
Kelp Dao 的創辦人是Amitej G 和Dheeraj B,他們之前創立了多鏈流動性質押平台Stader Labs。 Kelp DAO 則是基於EigenLayer 以rsETH 建構了的LRT(Liquid Restaked Token)解決方案。
rsETH 的工作原理(也是絕大部分Restaking 計畫的核心運作)為:
同時,rsETH 持有者可以將他們的rsETH 透過AMM 換成其他支援的代幣,或選擇透過rsETH 合約贖回標的資產。最後,最有趣也是最常見的一點,rsETH 持有者可以在DeFi 中進一步利用他們的rsETH 代幣。
如果你覺得Kelp DAO 的邏輯太簡單,而且不性感的話。 Kelp DAO 還有兩個特點,第一名是透過Kelp 質押的用戶可以獲得Kelp 的積分,這意味著Kelp 很可能會發布自己的代幣。第二,Kelp 團隊也將其金庫的以太坊質押到了EigenLayer,並將積分分給社群成員。這樣即使質押同樣數量的以太坊,經由Kelp 的以太坊也會多獲得一小部分EigenLayer 積分和Kelp DAO 本身的積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透過Kelp 向EigenLayer 進行的存款佔所有EigenLayer 存款的10% 以上。
## 脹
Swell 最初為類似Lido 的以太坊質押協議,現逐漸向Restaking 靠攏。透過將代幣分配與Restaking 結合,其衍生LST 代幣swETH 是EigenLayer 上僅次於stETH(Lido)和ETH 的第三大TVL 代幣,質押量超11 萬枚。而Restake 版本的swETH 則被稱為rswETH,專注於向Restaking 賽道發力,其成立的Liquid Restaking 委員會,已經有AltLayer 和InfStones 等項目加入。
Swell 協議目前擁有超14 萬枚以太坊。
以太坊.fi
ether.fi 也是從LSD 協定轉戰到Restaking 的專案。但不同於Swell,如今的ether.fi 專注於eETH 的發展——eETH 是直接將以太坊質押到EigenLayer 的代幣,而不接受其他LSD 代幣。
根據ether.fi 官方的說法,因為eETH 本身是用EigenLayer 進行restaked 的,這意味著該平台的ETH 質押是沒有硬頂的。質押獲得的eETH 可以獲得,ETH 質押獎勵,ether.fi 積分和EigenLayer 積分。
截止發文,ether.fi 平台已經有超過4.7 萬枚以太坊。
重新質押融資
根據官方介紹,Restake Finance 是第一個為EigenLayer 推出模組化流動性質押的協議。
Restake 的rstETH 是一種去中心化的1:1 stETH 錨定rebase 代幣。作為一種收益代幣,rstETH 透過EigenLayer 對持有者的stETH 再抵押。模組化基礎設施允許持有者選擇他們想要從中獲得獎勵的特定模組(AVS)。目前Restake Finance 有2073 枚rstETH。
值得注意的是,Restake Finance 是為數不多已經發布代幣的項目。先前Restake Finance 透過Fjord Foundry 進行了LBP IDO,期間RSTK 代幣最低價格約為0.21 美元,最高價為0.55 美元,截止發文RSTK 價格為1.79 美元。
Restake Finance 的LBP 資料
倫佐協議
根據官方的訊息,Renzo 是EigenLayer 的LRT 和策略管理平台。作為EigenLayer 生態系的入口之一,用於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的安全,並提供比ETH 質押更高的收益。
工作原理與上文Kelp DAO 的相仿,不過Renzo 支援更多的LSD 代幣。而且Renzo 也和其他項目一樣,提供原生ETH 獎勵、EigenLayer 積分和ezPoints 獎勵。
在LSD 和Restaking 這種重視安全審計和商務合作的內捲賽道,Renzo 擁有Figment、Gauntlet、Biconomy、Balancer 和Wormhole 等合作夥伴。這也可能是Renzo 近期質押量飆升的一個原因。
其他
除了上文提及的項目之外,Restaking 賽道還有一直被Bankless 聯創看好的,融資550 萬美元的Puffer Finance、主打多鏈Restaking 的exocore、甚至還有服務於Staked 和Restaked 資產的借貸平台Ion Protocol 和Astrid 等等項目,目前其中許多項目仍處於測試階段。
總結
目前絕大部分Restaking 專案的工作原理均為透過質押LSD 或以太坊到EigenLayer,為用戶提供以太坊基礎利率、EigenLayer 點數和專案原生代幣。
Restaking 往大了說是新賽道,新模式,新敘事;往小了說,更像是巨鯨的「理財」新模式,新路徑。一把手數不清的Restaking 協議,或多或少有一種高射砲打蚊子的感覺。只不過社群手中的以太坊總還是要找到個宣洩的出口。
由於EigenLayer 產品仍處於早期階段,AVS 下的restake 究竟是靈丹妙藥還是PoS 的多此一舉尚不得而知,具體的經濟模型仍待市場驗證。目前的市場似乎正在透過對Restaking 賽道生態項目的追捧來釋放對EigenLayer 的熱情。
期待EigenLayer 2024 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