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Willow處理器的分子映射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13,000倍

最近在量子計算方面的進展推動了密碼安全的邊界,引發了整個加密行業的警報。谷歌的最新實驗展示了量子優勢的突破,但專家警告說,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巨大能力可能威脅到數字資產和區塊鏈安全的基礎。這一裏程碑突顯了技術進步和加密社區迫切需要爲後量子時代做好準備。

谷歌的量子實驗使用Willow量子處理器實現了第一個可驗證的量子優勢。

該實驗的分子結構映射速度是傳統超級計算機的 13,000 倍。

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危及保護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資產的密碼算法。

專家呼籲加速開發和採用抗量子加密標準。

監管和行業努力正在進行中,以應對強大量子系統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谷歌的研究人員宣布了量子計算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他們成功地以比最先進的經典超級計算機快13000倍的速度繪制了一個分子,聲稱這一成就爲第一個可驗證的量子優勢。這個突破是通過使用谷歌的Willow量子處理器與被稱爲“量子回聲”的創新技術相結合完成的,這種技術利用定向波精確成像物體的細節。

該實驗集中於單個量子比特,這是量子信息的基本單位,應用特定信號以誘導反應。通過逆轉該過程並測量返回的“回聲”,科學家們能夠有效捕捉分子結構的詳細信息。谷歌確認該過程在其他具有類似規格的量子系統上是可驗證和可重復的,這標志着朝着實用量子應用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一開創性的進展具有超越科學好奇心的重要意義。一個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有效地破解目前保護數字資產的加密算法。專家指出,支撐比特幣和許多其他加密貨幣的橢圓曲線數字籤名等加密方法,可能在2030年之前就會變得過時。

一幅插圖展示了量子幹涉如何增強回聲以進行詳細信息映射。來源:自然

目前的量子計算機缺乏破解現代加密的能力——這要歸功於從2,048到4,096位的大密鑰尺寸——硬件的進步可能會改變這一範式。像Naoris網路安全協議的首席科學家David Carvalho這樣的專家警告說,如果社區不採取主動行動,Bitcoin和其他去中心化協議面臨的威脅是迫在眉睫的。現在,行業正在爭相在強大的量子系統成爲現實之前,採用後量子密碼標準。

盡管持續努力,一些人仍對量子計算機何時能夠威脅加密安全持懷疑態度。化名技術分析師Mental Outlaw解釋說,目前的量子系統只能破譯非常小的密鑰,遠未達到今天安全加密所需的大小。

然而,監管機構和行業領導者正在推動措施以減輕未來的風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收到提案,概述了到2035年實現量子安全加密標準的路線圖。加密行業認識到,現在解決量子威脅可能會保護數字資產,並促進區塊鏈、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平台等領域的持續創新。

本文最初發布於《谷歌的柳樹處理器比超級計算機快13000倍地映射分子》,刊登在Crypto Breaking News——您可信賴的加密新聞、比特幣新聞和區塊鏈更新來源上。

BTC0.38%
ETH-0.7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