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從美國區域銀行危機看全球經濟轉折
在2025年10月的金融市場中,一系列區域銀行事件如蟑螂般湧現,暴露了信貸體系的深層裂痕。Zions Bancorporation(以下簡稱Zions)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以下簡稱Western Alliance)的最新披露並非孤立,而是與First Brands和Tricolor的類似問題交織,共同指向抵押品(collateral)信任的崩塌。這不僅僅是欺詐的標籤所能掩蓋,而是嵌入宏觀經濟轉折和貨幣緊縮背景中的系統性風險。本文基於近期事件,對抵押品問題的成因、影響及其與全球經濟動態的聯繫進行剖析。
一. 抵押品問題的顯現:從Zions和Western Alliance說起
10月16日,Zions和Western Alliance相繼公布涉及Cantor投資基金的信貸問題,引發市場震動。Zions幾年前向Cantor II和Cantor IV基金提供循環信貸額度,用於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這些貸款本應以第一優先權抵押品擔保,但調查顯示,許多票據已被轉移至其他實體,且部分已止贖或即將止贖。這導致Zions的信貸暴露無保障,潛在損失達5000萬美元,並提起訴訟追討逾6000萬美元。 Western Alliance面臨相似困境,其抵押安排中資產被挪用,導致原本安全的信貸轉爲無擔保。該行也提起訴訟,指控Cantor Group V LLC欺詐,但強調其抵押品覆蓋義務,並維持2025年財務指引。
這些事件根源於低利率時代的市場狂熱。過去幾年,銀行急於“做成交易”,忽略盡職調查,將文件束之高閣,寄望联准会主席傑羅姆·鲍尔(Jay Powell)宣稱的“完美經濟”。但經濟壓力增大時,困境基金爲求生存,開始雙重質押或濫用抵押品。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並非孤例,而是影子銀行和私募信貸領域的普遍灰色地帶。
類似問題早在9月顯現。Tricolor Holdings因次級汽車貸款雙重質押破產,倉庫貸款人指控欺詐,約40%活躍貸款車輛識別碼無效,引發司法調查。 First Brands Group於9月29日申請第11章破產,債權人聲稱應收帳款和庫存被多次融資,缺失23億美元,負債超100億美元,影響多家國際銀行。 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於10月14日警告,這些是“蟑螂”,一出現往往預示更多問題。
媒體稱其爲“欺詐”,但本質是抵押品濫用。在歐元美元體系中,抵押品是流動性循環的核心。一旦信任瓦解,整個體系運轉受阻,導致信貸緊縮。Zions等事件引發銀行股暴跌,雖次日反彈,但膝跳反應反映投資者對更廣風險的焦慮。
二. 宏觀經濟背景:從“忘記增長”到“記住衰退”
抵押品危機嵌入全球宏觀轉折。2023年銀行危機(SVB倒閉、Credit Suisse事件)雖被主流淡化,但市場記憶猶新。債券市場預警:德國曲線、美債反映長期後果。
當前經濟正向Beveridge曲線平坦部分過渡。10月14日,鲍尔演講中指出,就業市場疲軟,低招聘、低解僱趨勢持續,失業風險上升。 Beveridge曲線描繪失業率與職位空缺率關係:平坦時信號衰退。7月非農報告負面,8月以來數據疲軟,企業從“忘記招聘”轉向“記住解僱”。這影響消費者債務償還,違約率上升;中小企業若裁員,債務服務能力衰退,類似於First Brands困境。
全球視角,中國亦現平坦Beveridge曲線,增長放緩。地緣風險(如關稅)雖延期,但未消。影子銀行擴張忽略風險,如今經濟放緩觸發“信貸愚蠢”後果:更多企業瀕臨破產,抵押品問題頻發。
三. 貨幣緊縮信號:联准会回購設施的警報
抵押品疑雲與貨幣緊縮交織。联准会常設回購設施(SRF)10月15日借款65億美元,爲非季度末首次顯著使用,信號流動性緊縮。 主流歸咎量化緊縮(QT),但如2019年回購危機,非儲備水平,而是風險厭惡導致經銷商不願流通儲備、現金和抵押品。
更多信號:
這些與抵押品問題一致:緊縮下,銀行二次審查抵押品,導致更多曝光。
四. 市場反應與系統性風險
10月17日,市場劇震:黃金飆升至紀錄高位,單日漲逾120美元/盎司(後回落),反映避險需求。 兩年期美債收益率降至3.41%,十年期跌破4%至3.99%,牛市陡峭化印證緊縮後果。 銀行股暴跌,顯示焦慮。
歐元美元體系依賴抵押品信任。崩塌將凍結流動性,類似於2008(雖非重演)。影子銀行放大風險:缺乏監管,信貸規模巨大。當前,經濟向衰退傾斜,緊縮加劇,更多企業濫用抵押品,形成連鎖。
比特幣漲被誤讀爲美元崩盤,其實與納斯達克聯動,無關美元緊縮。
五. 展望與啓示:調出噪音,審視隱藏真相
抵押品問題鏡像宏觀拐點。從Zions到全球債券,一切指向從樂觀泡沫到風險覺醒。联准会雖“贏得”2023戰(BTFP),但市場警醒。Beveridge平坦化預示失業上升、違約增多、抵押品濫用加劇。
投資者警惕:主流敘事掩蓋真相。真實問題是歐元美元結構性缺陷:經銷商厭惡、美元短缺、影子信貸愚蠢。忽略這些,將重蹈覆轍。
建議深入貨幣信號:利率互換、回購失敗、儲備流動。這些“隱藏真相”顯而易見,卻被噪音遮蔽。Eurodollar University等資源助解讀市場,而非權威言論。
總之,Zions等事件警鍾,提醒體系脆弱。在經濟“記住衰退”之際,抵押品崩塌或引發廣危機。及早審視,調出噪音,方能應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