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煥新體驗分享活動火熱進行中!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分享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收上幣費合情合理?Base 挑起幣安上幣費爭議
作者: Chloe, ChainCatcher
10 月 11 日 Base 創始人 Jesse Pollak 在 X 上連發貼文,批評部分中心化交易所向項目方收取 2% 至 9% 代幣供應量作爲上幣費。
該篇貼文獲超過百萬點閱,Zerebro 創辦人 Jeffy Yu 轉發表示,“我們在建造 Zerebro 時幣安要求 100 萬美元上幣費, Bybit 拿走了一大堆代幣和 25 萬美元,並指控做市商 Wintermute 要求 10% 代幣供應量 (100,000,000 個代幣),事後拋售牟利。”
盡管後續幣安官方出面回復與上幣團隊核對後,沒有 Zerebro 相關資料,可能 Jeffy 是遇到詐騙。但 Jesse 言論也讓中心化交易所上幣費議題在社群中不斷延燒,許多業內人士則爆料部分中心化交易所收取不合理上幣費。
東西方上幣路線分歧, Jesse 爲何發起抗爭?
Web3 獨立研究員 Haotian 對此則表示,上幣費只是幌子,上幣費作爲質量篩選機制,邏輯上站得住腳,CEX 提供流量和退出通道,做市商提供流動性支撐,收上幣費天經地義。
“但 Jesse 真正焦慮的根本不是這 9%,而是那套神祕東方力量構建整套“搭臺子”+“退出機制”組合拳。”
幣安推出的“Alpha觀察區”機制,爲許多小型項目提供了快速上幣的通道,只要項目擁有一定熱度,就可能迅速進入這個觀察區獲得流量。用戶通過刷取 Alpha 積分,作爲回報則獲得一定比例的空投激勵,實際承擔了部分做市商的風險。
而項目方在上線合約交易後,能夠通過做空合約進行對沖,實現快速撤資和退出。整個流程形成了一個高度聯動的快速拉盤和對沖退出的循環,似乎成了許多項目的“最優策略”。
“某種程度上,幣安的壟斷不只是注意力和流動性,而是在改變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讓“快速退出”替代了“長期建設”。這才是 Jesse 真正焦慮的核心。”
用戶急刷積分、項目方急套現,激勵設計“快進快出”
Jesse 過去一再強調“無需許可的代幣推出”以及“持續培養長期持有者”等口號,希望透過去中心化市場機制,讓開發者從第一天就與社群共同經營項目,而非將交易所視爲短期退場出口。
資深二級分析師 @JunShao_666 認爲,Jesse 真正炸毛的是動了他的那塊蛋糕坐不住了,是這套機制在悄然改寫Crypto的“價值磁場”。
根據 DeFiLlama 的歷史數據,在 Binance Alpha 上線的項目中,超過 70% 的 TVL 在三個月內腰斬。激勵設計偏向“快進快出”:用戶刷積分換空投,項目方則對沖套現。
Base 和 Coinbase 的發展路徑是“鏈上冷啓動”,項目先在 DEX 上無許可上市,建立真實且緊密綁定的持有者羣體,然後再上中心化交易所分發。也是這種 Day 1 扎根的理念讓 Base 在 2024-25 週期內 TVL 從零飆升到超 100 億美元。
然而,Binance 的這套速食機制則讓項目方疑惑爲何要在 Base 上慢慢耕耘,直接上幣安然後一個月拉盤套現就好。
Jesse 認爲自家平台耗費大量資源打造了先進的基礎設施,比如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的 flashblocks,以及與 DEX 的深度整合,目的就是爲項目方提供一個公平、開放且高效的鏈上發展環境。
而眼下,這些基礎設施卻面臨被其他以快速退出和高額上幣費模式爲主的中心化交易所“搭便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