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過剩債務纏身,老撾轉向比特幣挖礦?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者:SCMP

編譯:Ivan 吳說區塊鏈

債務纏身、電力過剩之際,“東南亞的電池”正把目光投向高耗能的加密貨幣挖礦以求盈利。

老撾立志成爲“東南亞的電池”。多年大規模修建水電大壩雖讓全國電力過剩,卻也帶來了迅速攀升的債務負擔。

如今,爲將過剩電力轉化爲經濟收益,政府開始引入耗能巨大的加密貨幣挖礦業務 — — 此舉既引發國際關注,也在國內引起爭議。

在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數字資產挖礦產業,參與者通過解決復雜的區塊鏈算法難題獲得比特幣等代幣作爲獎勵,其以高能耗著稱。

不過,老撾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建設了數十個水電項目,如今電力供應已經超過市場能吸收的水平。

政府貿易數據顯示,去年電力佔老撾出口總額的 26%。這個內陸國家長期位列東南亞地區最貧困之列,正將廉價水電面向爲實現氣候目標而渴求能源的亞洲鄰國進行銷售。

不過,這輪水電建設熱潮代價高昂。環保人士警告,大壩破壞了河流生態健康,損害了依賴高含沙水體的下遊農業與漁業,並迫使成千上萬人 — — 甚至可能達數萬人 — — 搬遷。

批評者認爲,這項政策在經濟回報存疑的情況下,犧牲了當地生計與生態系統。

與此同時,老撾的債務不斷累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大壩融資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貸款與海外企業,但由於老撾缺乏將過剩電力外送的輸電基礎設施,這一投資回報緩慢。

老撾官員目前在尋找新的方式將閒置電力變現。老撾國營的《萬象時報》在一次高層會議後報道,決策者正在研究“長期經濟機會”,其中包括“通過數字資產挖礦……使國家將過剩電力轉化爲經濟價值”。

在監管部門對波動性數字資產風險保持審慎的同時,老撾已開始爲本地加密貨幣交易平台與挖礦業務發放許可證。

這一舉措出臺之際,普通民衆正面臨居高不下的通脹,老撾本幣基普(Lao kip)對美元在過去五年裏貶值約一半。

更讓局勢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近期對來自老撾的出口商品徵收 40% 關稅,這是華盛頓貿易夥伴中第二高水平。

截至 7 月 12 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對數十個經濟體宣布新的關稅稅率,並將關稅截止期限延長至 2025 年 8 月 1 日。

許多環保倡議者認爲,轉向加密貨幣挖礦是能源政策存在缺陷的表現 — — 該政策使老撾背上債務,且無法消化其過剩電力。

“允許把電力用於加密貨幣挖礦,顯然不是由國內條件驅動的,”湄公河能源與生態網路(Mekong Energy and Ecology Network)負責人維通·彭蓬薩差隆(Witoon Permpongsacharoen)說,“這一做法源於老撾債務沉重,且無力償還。”

矛盾的是,老撾在雨季發電過剩,但在枯水期水電出力下降時,卻不得不從鄰國購電。

國際河流組織(International Rivers)的皮安蓬·迪特斯(Pianporn Deetes)稱:“老撾的大部分水電能源供應具有季節性;到旱季,老撾會從泰國回購電力。”

迪特斯表示,對於爲了建設庫區與大壩而被搬遷的社區,原本承諾的改善生活大多未兌現;許多人並未迎來繁榮,反而面臨更大困境。

她說,老撾有“把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從人民手中拿走、令他們處境更糟而非更好”的風險。

盡管如此,在全球貿易風向變化之際,政府涉足加密貨幣挖礦的舉動,已引起本地區尋求新增長源的廣泛關注。

老撾目標在 2030 年成爲成熟的數字經濟體,並有望在明年從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被除名。

盡管中國 — — 老撾強大的北方鄰國 — — 在 2021 年出於對金融穩定的擔憂而禁止了加密貨幣挖礦與交易,老撾卻因電價低廉而成爲中國礦工的吸引地,這其中甚至不乏非法活動。

老撾政府的最新舉措旨在把相關活動納入官方監管,通過發放牌照徵收行業稅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爲,用過剩電力變現具備經濟邏輯,但挑戰仍然存在。

IMF 在去年 11 月警告稱,老撾“公共債務水平顯著,對其中期經濟前景構成挑戰”;在現行政策下,“通脹與債務重估可能加劇,意味着對增長在更長時期內形成顯著拖累”。

BTC-2.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