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區塊鏈週丨穩定幣進入新篇章:從「無聊基礎設施」到全球金融創新的引擎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韓國區塊鏈週有一場以穩定幣為主題的對談「為何穩定幣高速發展?」,講者包含數據面板 Artemis 共同創辦人 Anthony Yim、Circle 亞太區策略與政策副總裁 David Katz 等。隨著監管法案落地、支付基礎設施成熟,穩定幣正快速從「加密貨幣的輔助工具」轉變為全球金融創新的核心驅動力。

工程師視角:傳統支付基礎設施「爛透了」

Anthony Yim 表示:「自己早期曾是 Venmo (金融服務提供商) 的工程師,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處理傳統支付系統中的奇怪例外情境,幾乎無法開發新功能。」而穩定幣的出現,等於提供了更簡單、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未來的金融創新不再被限制於確保『錢能從 A 點到 B 點』這種基本問題。

穩定幣市場規模:從 3,000 億美元走向 2 兆美元

目前全球穩定幣總供應量不到 3,000 億美元,但業界普遍預測未來數年將突破 2 兆美元。「許多金融科技公司才剛開始嘗試使用穩定幣,但熱度已經非常高。這說明我們仍處在早期階段,未來空間巨大。」

講者們認為,目前 95% 至 99% 的穩定幣應用仍侷限於加密貨幣交易市場,但隨著美國《Genius Act》等監管法案推進,更多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嘗試使用穩定幣,以加快結算速度、跨境支付與資本轉移。

《Genius Act》這類監管進展的價值,在於讓產業之外的參與者開始認識到:穩定幣真的很有用。結算不再是 T+2 或 T+1,而是 T+30 秒甚至更快。可以自動化流程,可以跨境轉移資金,不必依靠傳統跨國結算機制。

監管越多,創新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與加密產業最初「逃避監管」的精神相反,與會來賓認為監管落地反而推動更多創新。這種「監管帶來創新」的矛盾現象,正推動穩定幣進入新篇章。

過去幾年的重點是讓加密產品「能夠運作」。而現在要進入下一章節,探索「能做什麼」。這其中有些細節仍然棘手,比如美國銀行業遊說反對的「燃料共享 (fuel sharing)」問題。但最重要的改變是市場情緒,以前大家覺得穩定幣很無聊,只是錢包裡的數位美元,但現在建設者與應用層開始意識到,它其實是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自由、開放、可編程。

非美元穩定幣與互操作性成為未來焦點

雖然當前市場幾乎完全由美元穩定幣主導,但 Yim 預測未來將出現更多「非美元穩定幣」。他直言:「我住在新加坡,收入與支出都是新加坡幣,那麼在鏈上交易時,我自然會想用新加坡幣穩定幣。」

然而,專家也指出,互操作性是穩定幣必須解決的最大挑戰。目前不同穩定幣之間缺乏高效的清算系統,甚至不如傳統銀行。「未來的關鍵在於打造加密世界的『央行清算層』,讓任何品牌、任何企業發行的穩定幣都能自由互通。」

隱私與透明的平衡:加密支付的矛盾

與此同時,穩定幣支付也面臨隱私困境。Yim 舉例:「假如我用穩定幣買咖啡,咖啡師卻能在區塊鏈上看到我的薪水與存款,這顯然不可行。」因此,市場出現如 ARK、Canton 等主打「可選擇性隱私」的新型鏈,允許監管依法查驗,但平時保護使用者資訊。講者們也一致認同,隱私將是金融機構全面採用穩定幣的前提。

「穩定幣大爆發」將至

與會人士最後一致預測,未來將迎來一場「穩定幣大爆發」。Amazon、Walmart 等品牌幾乎可以肯定會推出自家穩定幣,雖然成功與否尚難預料,但數量一定會急劇增長。穩定幣會讓 Visa、MasterCard 更受歡迎,因為支付卡依然是所有鏈上應用中留存度最高的產品。

這篇文章 韓國區塊鏈週丨穩定幣進入新篇章:從「無聊基礎設施」到全球金融創新的引擎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ARK-1.03%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