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重組是什麼以及它的重要性

區塊鏈重組,即網路丟棄最近的區塊以關注多方鏈,暴露了工作量證明(PoW)系統的弱點,這在門羅幣2025年8月的苦難以及其他區塊鏈的早期中斷中得到了凸顯。

解碼鏈重組

鏈重組,或稱爲reorg,發生在一條區塊鏈被放棄,轉而支持一個具有更大累積工作量證明的競爭版本(PoW),實際上是重寫了帳本的一部分。重組會將孤塊中的交易回滾,將它們重新放入內存池,以便可能稍後被納入或省略。

這爲雙重支付創造了機會,攻擊者可以在被丟棄的鏈上花費硬幣,但在重組後仍保留它們。在2025年8月,門羅幣經歷了與Qubic挖礦池相關的多次重組,該挖礦池佔據了主導的算力份額。Qubic公開將這項努力描述爲實驗,利用其工作量證明設置挖掘門羅幣區塊並領取獎勵。

圖片來源:Vini Barbosa。X 帳戶 Vini Barbosa 報告稱,門羅幣在 60 分鍾內從區塊 3485726 → 3485734 到 3485708 → 3485716 進行了兩次 9 區塊深度的重組。 這種力量最初使得六個區塊的鏈重組成爲可能,顯示了帳本可以被重寫。隨後發生了幾個更多的重組,包括最近報告的發生了兩次的九個區塊的鏈重組。Monero的重組源於Qubic的優越算力,允許在揭示之前私下挖掘多方鏈,這迫使節點切換。風險包括雙重支付、交易審查,以及被刪除區塊帶來的頭疼。

像Kraken這樣的交易所暫停了存款,後來要求720次確認——遠遠超過通常的10次——以防止損失。這場動蕩引發了關於改進Monero共識的辯論,提案從與比特幣合並挖礦,到地理分布的硬件以削弱大型礦池,再到Dash的Chainlocks,其中主節點鎖定區塊以阻止鏈重組。

在2021年8月,比特幣SV面臨了類似的考驗,當時一名未知礦工控制了其超過一半的哈希率,進行了據報道的巨大100區塊鏈重組。此次事件將區塊鏈分裂成三個版本,動搖了其可靠性。原因追溯到隱形礦工構建隱藏鏈,導致了熟悉的風險:雙重支付、不穩定性和動搖的信心。

鏈重組突顯了工作量證明的概率最終性:隨着額外確認的增加,交易變得更安全,但51%的優勢可以覆蓋它們。這兩個事件揭示了鏈重組作爲自然修正工具被扭曲爲攻擊方法,推動了對更強去中心化和混合保護的呼聲。

門羅幣和BSV的經歷揭示了鏈重組的雙面性——在健康運營中是普通現象,但在被武器化時則會造成破壞——這指出了廣泛分布的算力對於維護區塊鏈完整性的重要性。

比特幣 ( BTC) 因其巨大的哈希率主導地位,相較於其他工作量證明區塊鏈,更難以被攻擊。該網路以每秒數百個 Exahashes (EH/s) 的速度運行,依靠全球分布的礦場運作專用的 ASIC 硬件。

要重組比特幣的區塊鏈,攻擊者需要祕密聚集大多數的哈希率,這一壯舉需要數十億美元的礦機、工業規模的基礎設施和大量的電力。所需的投資水平使得這樣的嘗試在經濟上不合理。

門羅幣 ( XMR) 和比特幣 SV ( BSV) 的攻擊成本遠低於比特幣,因爲它們的工作量證明系統只在比特幣算力的一小部分上運行,挖礦的入門成本也大幅降低。

WHY3.2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