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某互聯網大會上,有位大佬給打工人畫了張未來的餅——AI時代每週只用幹一天活,甚至一小時就夠,機器人會把咱們從苦逼工作裏解救出來。聽起來美滋滋?但評論區已經吵翻天了。
先看看眼下正在發生什麼。全球最能招人的亞馬遜不僅停了招聘,還直接裁掉3萬人。物流巨頭UPS緊跟着甩出4.8萬人的裁員計劃,零售商Target也要砍掉1800個崗位。這波操作背後的邏輯很直白:省下的錢全砸進AI研發,用機器人和算法替代人類崗位。曾經只在科幻片裏出現的畫面,現在正一幀幀變成現實。
大佬倒是很樂觀,說技術進步不會搶飯碗,還會催生一堆新需求、新服務、新崗位。他甚至建議那些技術壟斷的暴利企業交90%的稅,國家拿這筆錢去養活失業的人。理想很豐滿,但網友們顯然不買帳。核心問題根本不是"一周幹幾天活"這麼簡單,而是AI帶來的生產力躍升,會把原有的生產關係撕得粉碎。
**第一道坎:壟斷的鐵幕正在降下**
AI時代的遊戲規則變了。以前拼土地、拼勞動力、拼資本,現在要拼能源、算力和數據。掌握這些資源的科技公司會成爲新寡頭,普通人和小公司在它們面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經濟結構會被重塑不說,這甚至會演變成社會治理層面的危機。如果不提前設限,科技壟斷的時代可能比想象中來得更兇猛。
**第二道坎:分工體系正在坍塌**
倉儲物流的工人首先遭殃,低端白領崗位緊隨其後。更可怕的是,有人說連中層管理都開始危險了——AI能讓工作流程變得扁平化,中間環節直接被砍掉。那些跟不上技術迭代的普通人該怎麼辦?直接宣布失業?勞資關係會被重新定義,零工經濟可能成爲主流。解決方案說起來簡單:完善法律法規,向科技企業加稅,用這筆錢補貼失業人羣的基本生活,順便給他們培訓新技能去適應新崗位。但執行起來,誰都知道有多難。
**第三道坎:分配機制已經失靈**
有個比喻挺扎心的:AI時代我們都是數字農民,在數字土地上辛苦勞作,但收成全歸平台。更殘酷的是,那些能用AI賦能自己的創業者和創意工作者會賺得盆滿鉢滿,財富差距只會越拉越大。除了向平台徵稅,有人提出一個更激進的想法——數據分紅。畢竟在AI時代,我們的每個動作、每條軌跡都變成了訓練數據,但我們既沒法給這些數據確權,也不知道怎麼定價。那幹脆直接分紅得了。
說到這兒,感覺這餅畫得比大佬那版還要大。
不過真到那一步,可能還得想想另一個問題:機器人願意一直養着人類嗎?也許該找時間重溫一遍《黑客帝國》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