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都盼着美國將息,爲什麼不將息?



爲什麼全世界都在盯着美國何時降息?中美最近的金融大戰,就是美國加息先拉爆中國,還是美國先被拉爆,美國加息在美國存錢,利潤回報高,所以全世界熱錢都往美國跑,錢都跑去美國了。除了美國,全世界都缺錢了。[街舞]

於是中國樓市、股市雙上外貿不振,而美國要支付高額利益債務報表雪上加霜。現狀是,中國資金外流,經濟承壓,美國還債壓力山大。如果美國先把中國經濟拉爆了,就能蠶食中國的資產,乃至自己再次強大大。如果中國扛住了,美國先頂不住還債壓力,降息資金流出,中國經濟就復活了。

中美貿易的本質是中國向美國出口通縮,美國向中國出口通脹。過去三十年,中國產出越來越多的工業品,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消費力,一直在積累通縮風險。美國印刷出來越多的鈔票,但是卻沒有足夠對應的商品,一直在積累通漲風險。但這對臥龍鳳雛通過雙邊貿易相互出口,通脹和通縮雙雙在過去二三十年保持在輕微通脹的良心環境。

然後貿易戰來了,美國失去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工業產能,自身的貨幣消化不了。中國失去了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自身的產能消化不了。於是大家看到了太平洋兩岸高血糖和低血壓隔空對罵,一邊拼命加息,控制自己通脹,一邊拼命將息,避免陷入通縮。

其實,從2015年以來,老美的戰略就是解決咱們對老美霸權的戰略威脅,然後就是收割以咱們爲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財富。

可能有人會說,前兩天耶倫博士剛來了,是不是矛盾就該緩解了,真的這樣想,那就太天真了。因爲老美的收割目的還完全沒有達到,他國內的債務矛盾也沒有徹底的得到緩解。

所以說這次爭鬥是不可能結束的。老美現在有高達差不多三十三萬億的債務。在他這個背高債務的同時,竟然還維護着一個奇葩的高利率,現在等於他的錢每年什麼都幹不了,賺的錢全部是不夠還利息。這種情況之下,老美必然就得壓縮各方面的開支。

俄烏衝突當中,老美沒錢,巴以衝突當中,老美也不敢全面介入,爲什麼?因爲他兜裏沒錢了。像這樣的高利率可以說再維持個幾年啊,老美的路可能就不多了。

第一個就是財政徹底踏空,第二個就是債臺高築徹底躺平。所以說不管美元的信用怎麼崩塌,不管哪個結局,可能都會給他帶來深遠的影響。

中國不敢加息,美國不敢降息。反過來說,中國降息降不動,美國加息加不動,人民幣資產和美元資產,在此處形成了一決高下的局面。

贏家通吃,勝者王侯敗者賊,於是誰也不敢先認慫。本來美元加息是美國開啓對世界財富的金融掠奪,收割的目標不固定,誰都可以。

可以是歐洲、俄羅斯、穆斯林、日、韓、拉美、東南亞,只要夠吃飽就行,當然能收割中國是最優解,但在美元加息後,中國出於維持外貿、房地產等方面的考慮,頂着美元加息,反向進行了降息操作,且人民幣在世界範圍內擴張勢力範圍,大量國家被納入人民幣體系,這樣操作的結果導致美元世界的經濟體被殘酷收割。

處在人民幣經濟圈的國家,在人民幣的支撐下,經濟相對穩定,兩個體系再次形成了正面交鋒。在美元加息過程中,人民幣和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國的貨幣互換協議發揮了防禦作用。二零二三年,阿根廷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f償還到期的二十七億美元債務,其中十億美元爲拉美開發銀行提供的資金。另外的十七億美元是用中國與阿根廷貨幣互換協議下的等值人民幣支付。2022年,斯里蘭卡外匯耗盡,國家破產,重點不是人民幣和斯里蘭卡盧比區區一百億人民幣的互換額度,而是中國資金抄底斯里蘭卡,抵消了美國勢力的滲透。

2022年俄羅斯和烏克蘭開戰,美國把俄羅斯踢出國際貨幣清算系統,也是人民幣有效支撐了盧布。手持人民幣的俄羅斯可以購買國家運行的一切所需,證明了人民幣具備毫不遜色於美元的世界級購買力。當人民幣逐漸具備國際貨幣屬性的情況下,人民幣和美元在世界經濟版圖上展開了不見硝煙的拉鋸,而這一點也成爲世界的焦點。所有人都看着了,一旦美元降息,世界會認爲美元霸權不行了。一旦人民幣加息,世界會認爲人民幣在投降,這種政治上的針鋒相對,導致了中美兩方都不敢後退。

現在耶倫的到訪只是爲了給他們爭取時間,與咱們國家的金融戰是老美髮動的最核心的戰。而俄烏衝突只是老美爲這場戰爭在蓄集力量,只是老美收割我們的輔助戰場。如果你仔細研究俄烏戰爭和老美的加息時間節點,你就會發現他們非常的一致和與我們的金融戰只是兩條戰線而已。

我們這邊既要面對老美加息帶來的資金流動的壓力,又要給毛子提供戰略支撐。而老美之所以在歐洲挑事,只是爲了讓歐洲的資金快速流到美國。同時爲了防止資金流向咱們,老美又開始加息,主要目的是爲了讓歐洲的資金跟咱們的資金共同流出,全部流向美國。

只要歐洲沒有錢了,也就沒有辦法再購買咱們的商品。並且爲了不讓毛子被老美搞垮,我們要揹負着國際的罵名,在戰略上支持俄羅斯,這也引來了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敵視和報復。
我們是一個靠出口賺錢的國家,大家說生意還能好做嗎?但是我們在這場金融大戰中,也並不是說完全的被動,我們也進行了強大的反擊。

老美加息我們就將息,而眼看被老美抽乾的那些發展中國家需要美元,我們就給他們美元。因爲我們有強大的美元儲備,但是給這些國家的錢以後,還債是要用人民幣的。

我們藉此機會正好與那些被老美欺負慘了的兄弟們結成了很好的合作關係。比如說像沙特、伊朗、俄羅斯、印度、巴西這些國家,我們都展開了本地結算。爲了擴大這種結算範圍,我們還推動了沙特和伊朗的和解,使得石油美元性進一步的崩塌。

眼看美元在中東不行了,又引發了巴以衝突,所以說巴以衝突是國際社會對老美金融的又一次反擊。你知道老美爲什麼選擇現在跟我們談判了?不是說因爲他承認失敗了,而是他現在非常的艱難。先緩口氣,爲後面的進一步攻擊提供有利的條件。畢竟他們國內現在還在競選,需要穩固一下地位。

現在老美也是極度難堪,如果繼續加息,那麼巴以衝突有可能升級爲全面戰爭。因爲國際社會上的很多國家已經不在老美指揮下行動,老美逐漸衰弱,特別是製造業的崩塌,各國都是看得到的。而我們藉着這次美元迴流,大量支持了很多原來美元的老弟,後面當美元降息,想要再回到原來的地盤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他們可能會突然發現,這些國家很多都不太需要美元了,因爲他們都已經進行了貨幣轉換,已經開始用本幣結算,或者是以貨易貨了。更奇妙的是,還有很多缺裝備的國家可以去森林裏撿空投。我們跟老美的衝突纔是矛盾的主線,其他的都是棋子。

現在老美的利息高高在上,是繼續加還是降息,選擇非常艱難,持續的加息還讓老美出現了第二個神奇的現象。在美國現在整個利率是倒掛的,這個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銀行的貸款的利率比銀行存款的利率還要低,就相當於大傢什麼都不用幹了。
你現在去銀行貸個一百萬出來,貸完了之後再把這一百萬存進去,你還能賺一部分錢,那哪裏還是銀行啊,分明就是慈善機構嘛。

所以大傢什麼都不用幹了,躺着就能賺銀行的錢。所以說但凡有點常識的人啊,肯定都知道他這個利率倒掛肯定是不能夠持續長久的。

那大家可能就會問了,那老美也不傻呀,他爲什麼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幹這事?其實他自己除了要收割全球的這個重要資產這個目標之外,還有一個打算就是引爆咱們的房地產市場。
像咱們國內的很多大的房企,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是借了很多的債務的。比如說像恆大爲什麼會爆雷?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美那邊的債務到期,老美催着資金鍊就直接斷了。而老美在催債的同時,還在持續的加息,意味着這些房企還房貸的時候,壓力就會更大。

如果他承受不住,那就暴雷了。另外還有咱們的股市,也是老美攻擊的一個重點,往往就是先做空,然後再抄底,收割你的低價資產。
還好咱們國內上面有高人,很快就推出了這個平準基金。

一旦這個上面開始介入,中美必然就會在金融層面打一場硬仗。只要我們金融市場能給穩定住了,唱衰我們的那些言論自然也就平行。

至於美國現在初創企業和製造業企業,非常難融不到錢,錢都被拿去炒股和存銀行了。你們只看到了美國那幾個超級大企業,股價漲得飛起,但卻沒人看到納斯達克大部分企業的股價這幾年都給砸的骨髓都出來了。

老美確實是會寧可殺自己一萬,也要傷中國三千。天天將產業鏈轉移一個存款利息百分之五點五的地方是不可能有製造業產業鏈的。

他直接把社會資金鎖死了。這幾年美國製造業,用電量卻不斷地下降,道理就在這裏,重振製造業,問題是製造業要發展,就是要大量的低息資金和貸款了。除了極少數幾個暴力行業,大部分製造業利潤很微薄的貸款利息,所以這場金融大戰,你們說誰勝誰負?
你們想着將息帶來幣圈的大牛市,會來嗎?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骑着毛驴闯天下vip
· 2024-06-14 15:10
辛苦了大佬[強][強][強][強][強][強]
查看原文回復0
查看更多
辣椒面vip
· 2024-06-14 14:33
今天格局了一天了,盈利變虧損,這行情沒法格局😂
查看原文回復0
查看更多
倔强的老韭菜vip
· 2024-06-14 14:31
寫的非常詳細,辛苦了,按這麼說降息遙遙無期啊,牛死了都
查看原文回復0
图图兔兔vip
· 2024-06-14 14:13
認真看了,辛苦了
查看原文回復0
中国首富零零发vip
· 2024-06-14 13:04
今天直播申請失敗了 因爲圖片不合規
查看原文回復0
中国首富零零发vip
· 2024-06-14 12:51
整理了一下 版面還是這樣
查看原文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