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2025年第二季度Daqo New Energy的結果轉錄(DQ)
資料來源:The Motley Fool
2025年8月26日 15:30
日期
2025年8月26日星期二上午8點(東部時間)
參與者
總統兼首席執行官 — 祥旭 副總經理 — Anita Xu 財務總監 — 明陽 投資者關係總監 — Jessie Zhao
風險
2025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爲負108%,反映出市場價格持續低於生產成本以及持續的經營虧損。
在2025年上半年,運營活動中使用的淨現金流(GAAP)達到了1.054億美金,表明主要業務持續出現現金流出。
管理層表示:“低於生產成本銷售是不可持續的,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非常有害”,強調了行業和監管方面的巨大壓力。
關鍵點
收入 — 2025年第二季度爲7520萬美元,比2025年第一季度下降39%,比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66%,主要由於銷售量較低。
銷售量 — 18,126 公噸,低於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28,008 公噸,管理層故意將銷售量降低至低於生產量。
生產量 — 2025年第二季度爲29,012公噸,超過預期,但超過銷售量超過10,800公噸,管理層根據低價調整了銷售策略。
毛損失 — 2025年第二季度爲8140萬美元,與2025年第一季度的8150萬美元相比,毛利率(GAAP)惡化至-108%,而前一個季度爲-65.8%。
營業損失 — 2025年第二季度爲1.15億美元,略高於2025年第一季度的1.14億美元;營業利潤率從-92%下降至-153%。
歸屬於股東的淨損失 — 2025年第二季度爲7650萬美元,而2025年第一季度爲7180萬美元;調整後的淨損失爲5790萬美元,排除了非現金股票補償。
現金頭寸和流動性 — 2025年6月30日現金爲5.99億美元,短期投資爲4.188億美元,應收票據爲4900萬美元,定期存款爲9.607億美元,且沒有金融債務。
股票回購授權 — 管理層宣布了一項新的1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該計劃立即生效,持續到2025年底。
成本結構 — 2025年第二季度每千克的現金成本下降了4%,降至5.12美元,每千克的總生產成本下降了4%,降至7.26美元,預計將有進一步的改善。
使用率 — 維持在30%-35%的區間內,未來的利率受需求、監管行動和行業對供應紀律的共識影響。
庫存策略 — 管理層計劃在政治清晰和價格機制建立後,保持健康的庫存水平並減少庫存。
多晶硅價格趨勢 — 現貨和期貨價格在2025年7月大幅反彈,達到了每公斤55元人民幣,而2025年6月爲30元人民幣,這歸因於監管發展的變化和更好的行業紀律。
政府/工業行動 — 中國當局推出了一項關於價格的法案,並召集行業會議以應對產能過剩,強制價格高於生產成本,並通過一個特殊目的載體(SPV)支持行業整合以收購過時的產能。
預測更新 — 預計2025年的生產量在11萬噸到13萬噸之間,管理層表示將持續降低使用率以符合市場需求。
摘要
中國監管機構加大力度,消除價格惡性競爭並強制銷售高於生產成本,導致2025年7月多晶硅價格和期貨合約大幅反彈。大闊新能源參與工業整合的政策討論,包括一個特殊目的載體機制,用於收購過剩產能並進一步穩定價格。
財務總監Ming Yang指出:“盡管與閒置設施相關的非現金攤銷,我們預計將通過銷售產生現金流。”
管理層強調了在多晶硅期貨市場上採取主動對沖作爲應對價格波動和庫存風險的工具。
副總經理安妮塔·徐表示:“我們相當樂觀,因爲這就是行業應該的樣子,這對行業的整體發展是有益的。”
管理層報告稱,銷售只會在高於生產成本的價格進行,庫存的進一步減少將取決於最終確定的監管政策和現貨價格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