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貨幣重構與算力博弈:中美經濟終局對決的底層邏輯
當联准会主席鲍尔釋放降息信號的那一刻,全球經濟格局的天平開始進入加速傾斜的倒計時。這場橫跨太平洋的博弈早已超越普通的貿易摩擦,演變爲一場關乎國運的終極較量——美國以放任通脹爲代價,試圖將中國拖入通縮漩渦;而中國則在復雜的棋局中,布下了反內卷、建市場、奪話語權的三重應對之策。
330萬億M2的貨幣總量與持續的通縮態勢,看似違背傳統經濟學原理,實則暗藏全球經濟分工重構的深層密碼。衣服、家電、新能源汽車等商品的高性價比與消費疲軟並存,根源在於過去三十年形成的全球貿易閉環正在破裂。上世紀末的全球化黃金時代,"地球村"理念盛行,貿易回歸商品本身的價值競爭。中國加入WTO後,以勤勞的勞動力優勢扛起全球貿易的半壁江山,用海量物美價廉的商品支撐起美國民衆的高品質生活——美國人拿着高薪資、享受股票紅利,一個家庭只需一人工作就能維持優渥生活;而中國賺到的美元又回流美國購買國債,形成"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美元循環"的特殊生態。
但當中國積累了足夠家底,不再滿足於充當全球產業鏈的低端角色,這套失衡的循環便難以爲繼。美國不願放棄既得利益,選擇以"掀桌子"的方式應對:三年間將美債推升至37萬億高位,以高成本虹吸全球美元資本;川普政府加碼關稅壁壘封堵轉口貿易,通過限制移民壓縮開支,核心目標都是遏制中國商品出口,加劇中國產能過剩與通縮壓力。在歐美經濟學界的認知中,只要壓制中國房地產市場,就能讓中國的貨幣調節工具失效,再配合通縮螺旋與金融危機,便能徹底瓦解中國經濟,最終用美元資本低價收購中國三十年建立的全球頂級供應鏈。爲此,美國即便承受高通脹壓力,也要對中國商品圍追堵截,賭上美元霸權的最後底氣。
面對這場精心布局的圍堵,中國早已備好破局之策。第一重防線是破解內卷困局。通縮的核心症結在於產能與消費的失衡,減少無效加班、釋放勞動力的休閒時間,不僅能緩解產能過剩,更能激活國內消費潛力,從根源上阻斷惡性通縮的形成——這絕非臨時的應急舉措,而是應對通縮陷阱的戰略調整,避免物價、資產價格與薪資同步下滑的危機。
第二重布局是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當前的產能過剩本質上是資源分配不均的產物:中西部的礦產、電力、勞動力資源未能充分流動,東部的科技紅利與金融支持也難以輻射內陸。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旨在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壁壘,讓要素自由流動,既讓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觸達更廣闊的下沉市場,也通過供給側改革推動內部分配機制革新,爲長期博弈積累底氣。
第三重突圍是爭奪貨幣話語權。過去一年多,中國持續增持黃金、強化香港離岸金融市場的資本吸引力,A股市場屢創新高、交易量突破2萬億,本質上都是爲了鎖定國際資本,切斷美國的"彈藥補給線"。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在於生產力底層邏輯的重構:當AI成爲未來產業的核心驅動力,算力取代人力成爲關鍵生產要素,電力便取代石油成爲新的戰略資源。中國當前的發電量已達到美國的24倍,雅魯藏布江工程的推進目標直指全球壟斷級發電能力,而特高壓技術則讓電力實現跨區域、跨國界的高效輸送,爲人民幣錨定電力、算力與優質商品奠定基礎。
這場博弈的終局,本質上是新舊生產力與貨幣體系的交替。美元綁定石油的霸權故事已延續半個世紀,但隨着電力成爲全球產業的"工業血液",人民幣與新能源、新算力的深度綁定,正開啓全球貨幣秩序的新篇章。美國急於推動比特幣、美元數字貨幣等創新,實則是爲陷入困境的美元尋找新的錨點;而中國憑藉14億人的生產力韌性、領先的電力基建與特高壓技術,正在書寫全球經濟新秩序的開篇。
歷史的規律從未改變:帝國的衰落往往伴隨着貨幣體系的崩塌,新秩序的崛起必然依托於生產力的革新與能源形態的迭代。美國賭的是美元霸權的最後餘暉,中國拼的是新時代的生產力革命。當川普團隊90多天的談判未能打破中國的戰略節奏,當電力取代石油成爲全球貿易的核心計價錨點,這場關乎未來的終局對決,早已注定將迎來屬於人民幣與新生產力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