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市佔率破七成創歷史新高!三星只剩7.3%,半導體霸權格局已定?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球晶圓代工業剛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5年第二季度,行業十大廠商總營收突破417億美元,環比增長14.6%,創下歷史新高。在這場半導體盛宴中,臺積電以壓倒性優勢成爲最大贏家,其市佔率首次突破70%大關,達到驚人的70.2%,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霸主地位。

看看這差距!排名第二的三星電子營收僅有31.6億美元,市佔率萎縮至7.3%,被臺積電甩開十倍之多。這種差距之大,已經不是追趕能彌補的了。中芯國際雖然保住第三位置,但營收環比下滑1.7%至22.1億美元,市佔率也降至5.1%。

這波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消費補貼政策帶來的提前備貨需求,以及智能手機、筆記本和服務器等領域新產品的推動。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18.5%,達302.4億美元,主要受益於手機品牌進入新機備貨階段,以及AI GPU、筆電及PC新平台的量產交付。

我不禁要問:這種壟斷局面真的健康嗎?一家企業掌控全球七成晶圓代工產能,意味着全球科技供應鏈過度依賴單一來源。尤其是在當前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這種集中度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

美國政府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多位分析師指出,未來美國可能通過提高關稅、強化本土制造需求、技術轉移壓力甚至反壟斷審查等方式,對臺積電施加戰略壓力。此外,美國對英特爾等本土企業的大規模補貼,也可能分流臺積電部分訂單。

作爲投資者,我認爲需要保持清醒。雖然臺積電目前如日中天,但過度集中的市場結構往往不會長久。地緣政治因素、技術變革或者監管壓力,都可能在未來改變這種格局。在投資決策上,不應只看眼前的輝煌數據,更要關注長期的結構性變化和風險。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制造中的關鍵地位。除了臺積電外,聯電、世界先進和力積電等臺廠也躋身前十,顯示出臺灣地區在全球半導體制造鏈中的重要性。這種集中度既是優勢,也是潛在的風險點。

半導體霸權看似已定,但科技世界變化無常,今日的王者也許會在未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