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權益質押與雲算力 2025:哪種回報更高?
在2025年,數字資產投資者可以通過兩種主要方式獲得被動收入:雲挖礦和加密質押。雲挖礦服務租用計算能力來解決工作量證明(PoW)難題,而質押則在權益證明(PoS)網路中鎖定代幣以幫助驗證交易。這兩者都能產生獎勵,但在能耗、風險和潛在回報方面有所不同。
下面,我們解釋這兩種方法,比較盈利能力,並突出影響這一辯論的現實世界發展。
2025年的比較回報與風險
雲挖礦收益與市場增長
雲挖礦是一種將計算能力租賃給個人的服務。客戶支付費用以獲得礦場哈希率的一部分,運營商在扣除運營成本後向他們發送一部分幣。這種安排吸引了缺乏資本或技術知識以運行自己設備的小投資者,調查顯示大約28%的業餘礦工依賴雲平台。
行業研究估計到2025年全球加密貨幣挖礦市場約爲148.1億美元。美國以34%的全球哈希率領先,但只有40%的美國挖礦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大多數信譽良好的服務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提供5%--10%的年利率(APR)。支付取決於網路難度、區塊獎勵和幣價,這使得收益具有波動性。
一些提供商發布了非凡的聲明。分析師警告說,這類優惠通常涉及短期合同或未經驗證的營銷。實際上,可持續的回報仍然接近個位數範圍。在沒有經過審計的財務報告的情況下,即使是聲稱每天盈利數千美元的平台也具有重大風險。
宏觀條件影響雲挖礦的盈利能力:
比特幣減半 ( 2024年4月019283746656574839201: 獎勵減少,競爭加劇,推動服務提供商採用具備近乎完美正常運行時間的人工智能驅動系統。
能源成本: 2025年平均電力費用下降約25%,65%的操作由可再生能源供電。即便如此,挖礦收入仍與比特幣的市場價格和網路難度相關。價格下跌50%可能會消除利潤,尤其是在長期合同的情況下。
環境影響: 比特幣挖礦在2025年初消耗了約105 TWh的電力---與瑞典的年用電量相當。超過一半的電力來自水電、風能或核能,但工作量證明仍然產生碳排放和電子廢物。
**監管:**在2025年3月,SEC澄清了工作量證明挖礦不是證券發行,減輕了壓力。然而,新的法規如GENIUS法案要求披露能源來源和反洗錢合規性。用戶還必須權衡對手風險,因爲合同結構和費用可能不透明。
質押:節能高效的收益
雖然挖礦依賴於計算能力,但加密質押依賴於權益證明 )PoS(。參與者鎖定代幣以驗證交易並獲得獎勵。由於驗證者是根據質押而非哈希能力來選擇的,權益證明的能耗比挖礦低99%以上。以太坊在2022年的轉型使電力使用減少了約99.9%,使質押與ESG優先事項和機構要求保持一致。
2025年的網路收益
平均而言,質押平台提供約6.8%的年收益率,一些較小的網路超過12%。參與度激增:約42%的加密貨幣持有者質押代幣,而流動性質押協議管理着超過US)億的數字資產。
質押中的經濟學與創新
通貨膨脹計劃、交易費用和驗證者佣金影響質押回報。
流動質押和再質押已經改變了這個領域。到2025年4月,共有1100萬個JitoSOL代幣分布在653,000個帳戶中,至少有225萬個SOL被再質押以獲得額外收益。這些衍生品提高了資本效率——允許資產在去中心化金融中被重復使用——但如果驗證者行爲不當,就會引入罰沒風險。
機構採用正在加速,這得益於提供保管、審計和保險的質押即服務提供商。這種基礎設施降低了操作風險,使權益證明對受監管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比較風險調整後的盈利能力
標題回報往往會誤導人。雖然雲挖礦廣告聲稱年回報率達到70%--200%,但可靠的結果通常與5%--10%的年利率(APR)質押相似。挖礦回報會隨着比特幣價格和網路動態波動;而質押獎勵則更爲可預測,依賴於協議設計和通貨膨脹。
雲挖礦將資本鎖定在預付的算力中,並使用戶面臨對手方償付能力、維護費用和能源成本的風險。質押需要持有代幣,但通過流動衍生品,參與者可以借貸、交易或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複利。這種靈活性在沒有硬件或能源負擔的情況下提高了回報。
環境和ESG因素
到2025年初,挖礦消耗了約105太瓦時,而權益證明鏈所需的能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符合ESG標準的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質押,而諸如GENIUS法案等立法則迫使挖礦公司記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持續性現在成爲了競爭優勢。
監管區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將工作量證明礦業排除在證券法之外,但礦工面臨反洗錢和環境披露的要求。質押獎勵通常被視爲收入徵稅;關於保管和保險的監管透明度有所改善,增強了機構進入的信心。
投資者檔案與策略適配
**初學者:**他們通常傾向於選擇雲挖礦,因爲其簡單性——合同從 $50 開始——但他們可能會被不切實際的營銷所欺騙。
**高風險尋求者:**這些投資者可能會進行投機性挖礦或質押諸如Cosmos或Polkadot等山寨幣,這些山寨幣的名義收益率爲15%--20%.
機構與ESG投資者: 更傾向於質押,因爲它具有受監管的基礎設施、透明度和最小的環境足跡。
最終,選擇取決於風險偏好、技術技能、流動性需求和可持續性優先級。
最近進展
機構質押產品
在2025年9月,一家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了全球首個實物支持的比特幣質押ETP。每個份額與冷存儲中的比特幣以1:1的比例抵押,年收益率爲1.4%。盡管目前僅限於專業投資者,該產品標志着機構對質押的認可。
與此同時,保管人已經擴展了代幣的流動質押解決方案,爲客戶提供收益和流動性。超過US$50 億美元的資金被鎖定在流動質押中,這些產品現在已成爲財務和財富管理策略的主流。
政策辯論
關於質押獎勵及其對傳統銀行的影響的辯論仍在繼續。GENIUS法案禁止穩定幣的利息,但質押獎勵仍然是合法的。
以太坊的提款隊列,在需求高峯期間,退出可能需要超過40天,這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批評者將其視爲流動性障礙,而支持者則將其辯護爲一種安全特性,防止大規模驗證者退出。
雲挖礦擴展
雲挖礦服務提供商正在將產品擴展到比特幣以外的其他幣種,如萊特幣和狗狗幣,甚至有些還在銷售其他代幣的合同。盡管聲稱有三位數的年收益率,獨立評估確認實際收益仍在5%--10%之間。對更大透明度的呼聲正在增加,監管機構正在考慮更嚴格的披露要求。
關鍵定義
覆蓋的數字資產 -- 對於運行公共、無許可的區塊鏈網路至關重要的數字資產,通常通過參與該網路的共識機制獲得或使用。
協議挖礦 -- 在工作量證明$50 PoW(網路上挖掘受保護的加密資產,以驗證交易、保護系統並根據協議獲得獎勵。
挖礦活動 -- 在協議挖礦期間進行的行動,包括利用自己的資源進行單獨挖礦或加入挖礦池以結合計算能力並分享獎勵。
自我 )或單人(挖礦 -- 當礦工使用自己的硬件和計算資源來驗證交易並直接從網路中獲得獎勵時。
礦池 -- 一組礦工將他們的計算能力結合在一起,以提高驗證區塊的機會。獎勵在參與者之間共享,通常按他們的貢獻比例分配。
礦池運營商 -- 負責管理礦池的實體或個人,協調資源,分配獎勵,並對這些服務收取費用。
獎勵 -- 協議分配給成功驗證交易並將區塊添加到區塊鏈的礦工的新創建的數字資產。
雙重支付 -- 通過更改帳本條目進行的欺詐性嘗試,試圖多次花費相同的加密資產。
共識機制 -- 規則和過程,例如工作量證明(PoW),允許去中心化網路中的節點就區塊鏈的正確狀態達成一致。
結論
在2025年,雲挖礦和質押仍然是加密投資者的兩種不同策略。雲挖礦以低入門成本吸引初學者,但涉及流動性鎖定、環境審查和平台風險。質押提供可預測的3%--11%的收益、能源效率和機構級基礎設施,主要通過流動質押和監管產品。
質押是與ESG和監管趨勢相一致的長期、風險調整回報的更強選擇。雲挖礦對投機交易者或具有挖礦專業知識的人仍具有小衆吸引力。然而,隨着市場的成熟,投資者越來越可能傾向於創新、靈活性和可持續性的結合。
免責聲明: 提供的信息僅用於教育和信息目的,不應被視爲財務建議。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請始終進行自己的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