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漸長,總能發現些好處。年輕時每次股市波動都讓我焦慮不已,好像要失去一切似的。
時間教會了我,投資市場其實就像坐上了心不在焉操作員控制的旋轉遊樂設施。上下顛簸,然後上升,接着又下跌。就是這樣。
歷史上看長期投資者最終都會獲利。但過程確實挺瘮人的。人們太容易對每個市場波動都反應過度了。
不必爲每次經濟波動緊張。我學會了專注於能控制的事:定期重新平衡投資組合,確保配置高低風險資產搭配,還有就是建立那個退休前碰都不碰的緩衝資產。
超低風險資產。退休後投資不順時可以從這裏取錢用。公司債券、國債和市政債券雖然也算低風險,但我能通過401(k)買到,所以不算在我的緩衝籃子裏。
我們的緩衝資產放在高收益儲蓄帳戶。這不會讓我們變成富翁。但那又如何呢?緩衝資產存在只爲幫我們熬過退休後的熊市和衰退。目標很簡單:別耗盡退休帳戶。
其他緩衝資金來源還包括人壽保險政策中積累的現金、多年保證年金、指數固定年金和CD階梯。聽起來有點復雜。
別混淆了,緩衝資產不是緊急儲蓄。緊急帳戶是爲了突發情況,免得用信用卡買新輪胎或熱水器。緩衝帳戶則是避免從退休帳戶取錢,那些錢本該用來強化你的投資組合的。
投資平台Betterment的行爲金融主管Dan Egan告訴AARP:"負面新聞能吸引眼球,人們總愛找事擔心。"人們在市場下跌時特別關注,好消息來時卻很少注意。作爲人類,對恐怖事物保持警惕似乎是天性。
正是這種對壞消息的本能反應讓許多人拋售投資。最終可能損失幾十萬美元。我希望在本能說"退縮"時能逆勢而上。當別人恐慌拋售,我要堅持不動。
假設我們退休後每年需要從退休帳戶提取12,000美元。熊市或衰退時這些資產價值較低,我們必須賣更多才能拿到所需的錢。賣得越多,剩下能在低谷期買入優質資產的錢就越少。有點悲劇。
我們肯定會在低迷期間削減開支。這是明智之舉。但還是需要另一個資金池可以動用。這就是緩衝帳戶的價值所在。有了它,退休帳戶的錢就能用於投資那些價格合理的資產。
股票在熊市中平均損失35%。這解釋了爲何價格會那麼低。市場恢復動力進入牛市後,股票平均增長111%。堅持不動的長期投資者往往能從這種波動中獲利。看起來有點反直覺。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這取決於你計劃從退休帳戶提取多少。平均熊市持續289天,不到10個月。20世紀和21世紀的平均衰退期爲14個月。理想情況下,你的緩衝帳戶應該能在這些時期爲你撐腰。
誰能確切知道退休期間會遇到幾次熊市或衰退呢?專家建議建立1-3年基本生活開支(減去保證收入)的緩衝。聽起來有道理。
舉個例子,假如你退休後每月總開支3,000美元,社保、養老金等保證收入有2,000美元。你每月還需額外1,000美元。按照建議,你的緩衝帳戶應該有12,000到36,000美元之間。
我理解,在還在建立退休帳戶同時又要應對飛漲的日常開銷情況下,再多存錢有多難。如果達不到1-3年的目標,慢慢來。一步步接近。
記住,你放入緩衝帳戶的每一分錢,都是市場不好時不必從退休帳戶取出的錢。這就是力量所在。
14.3萬 熱度
5.5萬 熱度
3.4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3902 熱度
什麼是緩衝資產,它們如何幫助保存退休財富?
要點
年紀漸長,總能發現些好處。年輕時每次股市波動都讓我焦慮不已,好像要失去一切似的。
時間教會了我,投資市場其實就像坐上了心不在焉操作員控制的旋轉遊樂設施。上下顛簸,然後上升,接着又下跌。就是這樣。
歷史上看長期投資者最終都會獲利。但過程確實挺瘮人的。人們太容易對每個市場波動都反應過度了。
不必爲每次經濟波動緊張。我學會了專注於能控制的事:定期重新平衡投資組合,確保配置高低風險資產搭配,還有就是建立那個退休前碰都不碰的緩衝資產。
什麼是緩衝資產?
超低風險資產。退休後投資不順時可以從這裏取錢用。公司債券、國債和市政債券雖然也算低風險,但我能通過401(k)買到,所以不算在我的緩衝籃子裏。
我們的緩衝資產放在高收益儲蓄帳戶。這不會讓我們變成富翁。但那又如何呢?緩衝資產存在只爲幫我們熬過退休後的熊市和衰退。目標很簡單:別耗盡退休帳戶。
其他緩衝資金來源還包括人壽保險政策中積累的現金、多年保證年金、指數固定年金和CD階梯。聽起來有點復雜。
別混淆了,緩衝資產不是緊急儲蓄。緊急帳戶是爲了突發情況,免得用信用卡買新輪胎或熱水器。緩衝帳戶則是避免從退休帳戶取錢,那些錢本該用來強化你的投資組合的。
緩衝資產如何保存財富
投資平台Betterment的行爲金融主管Dan Egan告訴AARP:"負面新聞能吸引眼球,人們總愛找事擔心。"人們在市場下跌時特別關注,好消息來時卻很少注意。作爲人類,對恐怖事物保持警惕似乎是天性。
正是這種對壞消息的本能反應讓許多人拋售投資。最終可能損失幾十萬美元。我希望在本能說"退縮"時能逆勢而上。當別人恐慌拋售,我要堅持不動。
假設我們退休後每年需要從退休帳戶提取12,000美元。熊市或衰退時這些資產價值較低,我們必須賣更多才能拿到所需的錢。賣得越多,剩下能在低谷期買入優質資產的錢就越少。有點悲劇。
我們肯定會在低迷期間削減開支。這是明智之舉。但還是需要另一個資金池可以動用。這就是緩衝帳戶的價值所在。有了它,退休帳戶的錢就能用於投資那些價格合理的資產。
股票在熊市中平均損失35%。這解釋了爲何價格會那麼低。市場恢復動力進入牛市後,股票平均增長111%。堅持不動的長期投資者往往能從這種波動中獲利。看起來有點反直覺。
緩衝資產該有多大?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這取決於你計劃從退休帳戶提取多少。平均熊市持續289天,不到10個月。20世紀和21世紀的平均衰退期爲14個月。理想情況下,你的緩衝帳戶應該能在這些時期爲你撐腰。
誰能確切知道退休期間會遇到幾次熊市或衰退呢?專家建議建立1-3年基本生活開支(減去保證收入)的緩衝。聽起來有道理。
舉個例子,假如你退休後每月總開支3,000美元,社保、養老金等保證收入有2,000美元。你每月還需額外1,000美元。按照建議,你的緩衝帳戶應該有12,000到36,000美元之間。
我理解,在還在建立退休帳戶同時又要應對飛漲的日常開銷情況下,再多存錢有多難。如果達不到1-3年的目標,慢慢來。一步步接近。
記住,你放入緩衝帳戶的每一分錢,都是市場不好時不必從退休帳戶取出的錢。這就是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