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5 13:00**鴻海8月份銷售額達新臺幣6065億元(約198億美元),年增10.6%。公司聲稱美國AI服務器業務持續增長,但表面光鮮背後暗藏隱憂。**說實話,這就是他們勉強撐住業績的救命稻草啊!英偉達的訂單還沒乾,鴻海就像抓住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拼命做服務器,活像回到2022年那瘋狂時期。分析師原本預估第三季銷售會成長16.4%,結果連這目標都沒達到。儘管如此,鴻海還硬著頭皮說有信心本季銷售仍會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增長,但誰信啊?### 鴻海拚命做服務器,蘋果iPhone訂單卻在萎縮手機業務明顯失速,已經不是那個風光的年代了。雖然鴻海還是在幫蘋果組裝iPhone,這塊業務依然是他們收入的大頭,但誰都看得出來,他們心思已經不在這了。現在鴻海把命都壓在AI基礎設施上,特別是那些英偉達的服務器訂單。這種業務轉型來得太快太猛。蘋果可能還在看,但鴻海已經轉頭追著錢跑,而現在的錢都在服務器這塊。鴻海(富士康)正在美國擴大AI服務器生產,主要是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戰的關稅。早在5月,他們就因地緣政治風險而下調了全年營收預期。現在川普又在叫囂要對進口的半導體課稅,信號已經非常明顯。川普說,願意把生產線移到美國的企業可以獲得豁免,鴻海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他們正在威斯康星州和德州擴大業務,將更多AI服務器生產線轉移到那裡。雖然高管們沒透露具體數字,但確認將在美國本土生產更多AI硬件。一位高層直說:"我們正在擴大美國境內的服務器生產。"邏輯很清楚,在美國生產就不用交關稅,多省事。### 中國憋大招,英偉達一直在走鋼絲另一邊,中國的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公司還是超想要英偉達的H20 AI晶片,儘管中國政府已經在警告他們別太依賴外國技術。四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公司正在焦急地確認他們的H20訂單能否順利到貨,同時也在盯著英偉達的下一步動作:代號B30A的新晶片。這B30A基於Blackwell架構,如果美國政府同意它在中國賣,價格會比H20貴一倍,大約2萬到2.4萬美元一顆。但它的性能好像真的很猛。一位知情人士爆料:"B30A的性能是H20的好幾倍!"H20和即將推出的B30A都是英偉達旗艦晶片的閹割版,為了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這樣英偉達還能合法在中國賣貨。但這場博弈還在繼續。中國市場去年佔英偉達收入的13%,他們當然不想失去這塊肥肉。同時,美國官員也怕把中國企業直接逼到華為懷裡。美國有些人反而認為,讓中國科技公司繼續依賴英偉達的產品,比讓他們轉向國產晶片還好。英偉達對此當然很贊同啊!他們的軟體生態系統已經把客戶牢牢綁住了。就算晶片性能砍掉一半,至少還能跟英偉達的堆疊相容。川普也想分一杯羹。有消息說,美國政府跟英偉達達成協議,要從H20收入中抽15%的稅。細節還沒公開,但內部人士確認,這協議已在7月敲定了。不過中國也沒閒著。中國當局已經把騰訊和字節跳動等大企業叫去談話,質疑他們的採購決策並提出數據安全顧慮。有消息稱,企業被要求解釋為何還在買美國晶片。但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禁令出台。企業雖然被盯著,但理論上還能自由購買英偉達的硬件。據路透社報導,所有談論中國方面的消息人士都拒絕透露身份,因為沒人有權公開發言。鴻海就卡在這個夾縫中,兩面不是人。我只能說,看完這文章的你,已經比其他人領先一步了。繼續關注後續發展吧!免責聲明:僅供參考。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的結果。
鴻海靠英偉達AI服務器需求苦撐銷售額
2025-9-5 13:00
鴻海8月份銷售額達新臺幣6065億元(約198億美元),年增10.6%。公司聲稱美國AI服務器業務持續增長,但表面光鮮背後暗藏隱憂。
說實話,這就是他們勉強撐住業績的救命稻草啊!英偉達的訂單還沒乾,鴻海就像抓住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拼命做服務器,活像回到2022年那瘋狂時期。
分析師原本預估第三季銷售會成長16.4%,結果連這目標都沒達到。儘管如此,鴻海還硬著頭皮說有信心本季銷售仍會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增長,但誰信啊?
鴻海拚命做服務器,蘋果iPhone訂單卻在萎縮
手機業務明顯失速,已經不是那個風光的年代了。雖然鴻海還是在幫蘋果組裝iPhone,這塊業務依然是他們收入的大頭,但誰都看得出來,他們心思已經不在這了。
現在鴻海把命都壓在AI基礎設施上,特別是那些英偉達的服務器訂單。這種業務轉型來得太快太猛。蘋果可能還在看,但鴻海已經轉頭追著錢跑,而現在的錢都在服務器這塊。
鴻海(富士康)正在美國擴大AI服務器生產,主要是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戰的關稅。早在5月,他們就因地緣政治風險而下調了全年營收預期。
現在川普又在叫囂要對進口的半導體課稅,信號已經非常明顯。川普說,願意把生產線移到美國的企業可以獲得豁免,鴻海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
他們正在威斯康星州和德州擴大業務,將更多AI服務器生產線轉移到那裡。雖然高管們沒透露具體數字,但確認將在美國本土生產更多AI硬件。一位高層直說:"我們正在擴大美國境內的服務器生產。"邏輯很清楚,在美國生產就不用交關稅,多省事。
中國憋大招,英偉達一直在走鋼絲
另一邊,中國的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公司還是超想要英偉達的H20 AI晶片,儘管中國政府已經在警告他們別太依賴外國技術。四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公司正在焦急地確認他們的H20訂單能否順利到貨,同時也在盯著英偉達的下一步動作:代號B30A的新晶片。
這B30A基於Blackwell架構,如果美國政府同意它在中國賣,價格會比H20貴一倍,大約2萬到2.4萬美元一顆。但它的性能好像真的很猛。一位知情人士爆料:"B30A的性能是H20的好幾倍!"
H20和即將推出的B30A都是英偉達旗艦晶片的閹割版,為了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定。這樣英偉達還能合法在中國賣貨。但這場博弈還在繼續。中國市場去年佔英偉達收入的13%,他們當然不想失去這塊肥肉。同時,美國官員也怕把中國企業直接逼到華為懷裡。
美國有些人反而認為,讓中國科技公司繼續依賴英偉達的產品,比讓他們轉向國產晶片還好。英偉達對此當然很贊同啊!他們的軟體生態系統已經把客戶牢牢綁住了。就算晶片性能砍掉一半,至少還能跟英偉達的堆疊相容。
川普也想分一杯羹。有消息說,美國政府跟英偉達達成協議,要從H20收入中抽15%的稅。細節還沒公開,但內部人士確認,這協議已在7月敲定了。
不過中國也沒閒著。中國當局已經把騰訊和字節跳動等大企業叫去談話,質疑他們的採購決策並提出數據安全顧慮。有消息稱,企業被要求解釋為何還在買美國晶片。但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禁令出台。企業雖然被盯著,但理論上還能自由購買英偉達的硬件。
據路透社報導,所有談論中國方面的消息人士都拒絕透露身份,因為沒人有權公開發言。
鴻海就卡在這個夾縫中,兩面不是人。
我只能說,看完這文章的你,已經比其他人領先一步了。繼續關注後續發展吧!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