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如何發放?股息派息大解析

手上有點股票,卻不懂股息怎麼到手嗎?讓我來講解這個投資人最期待的事情!

股息是什麼?

股息就是公司將獲利分一杯羹給股東的方式,基本上分兩種:

現金股利:直接發錢進你戶頭,台灣人常說的「配息」或「除息」 股票股利:公司送你更多股票,台灣人常說的「配股」或「除權」

舉例來說:

  • 配息1元:每持有1股可獲得1元現金,持有1張(1,000股)能領到1,000元
  • 配股1元:每持有1股可獲得0.1股(因台灣股票面額10元),持有1張能拿到100股

股息發放流程要注意什麼日期?

想領到股息,時間點很重要!整個過程大致如下:

  1. 公告日:公司宣布要發股息
  2. 最後買進日:必須在這天或之前買股票才能領股息
  3. 除權息交易日:這天買入的人「不」能領到本期股息,股價也會相應下跌
  4. 最後過戶日:公司開始清點誰能領股息
  5. 除權息基準日:確定有資格領股息的股東名單
  6. 股利發放日:錢或股票正式入帳(通常在除權息後約1個月)

簡單說就是,你必須在「除權息交易日」前一天持有股票,才能領到股息

股息怎麼算?實際能拿多少?

假設以台灣某公司為例,它宣布每股派發2.1元現金股利:

  1. 持有1張(1,000股)時:2.1元 × 1,000股 = 2,100元
  2. 但會被扣除匯款手續費10元
  3. 若股息超過2萬元,還要扣2.11%的健保補充費

所以實際入帳金額是2,090元(2,100 - 10)

另外,股息還需要繳稅!可以選擇:

  • 合併課稅(用你自己的稅率級距,享有8.5%抵減)
  • 分離課稅(單獨以28%計稅)

一般來說,個人稅率在20%以下選合併課稅比較划算,40%以上則選分離課稅較佳。

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哪個好?

真不好說,各有優缺!

現金股利優點:直接落袋為安、資金運用更自由 現金股利缺點:需繳稅

股票股利優點:長期持有可能帶來更大收益、公司不需支付現金 股票股利缺點:股權被稀釋、短期不能直接變現

站在公司角度,發現金股利代表營運穩健有剩餘資金,而發股票股利則可能是想保留現金做發展,或純粹手頭不夠鬆。

除權息後股價為何下跌?

發現很多人誤會這點。股票在除權息日開盤時股價會下跌,這是正常現象!

  1. 除息:公司派出現金後,每股代表的公司價值減少了
  2. 除權:總股數增加了,每股代表的權益比例被稀釋

簡單說就是餅沒變大,但分的份數變多了,每一份當然變小。

這不代表投資人虧錢。若除權息後股價回漲到原本水平,就叫「填權息」;若無法回漲甚至下跌,則叫「貼權息」。

說到底,股息不是額外獲利,而是公司資產的一種分配方式。真正的獲利要靠公司價值成長!

美股公司通常每季配息一次,而台股則多是一年一次。市面上有些海外券商還提供股息再投資計畫(DRIP),讓你拿到的股息自動買入相同股票,長期複利效果顯著。

股息雖好,但別忘了還有其他回饋股東的方式,像是股票回購或股票拆分,這些都能間接為投資人創造價值。看公司的經營,不能只盯著股息!

台灣股市股息大部分在每年7-9月發放,做好準備等美好的「收息季」吧!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