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是什麼?熊市的前兆是什麼?在熊市中的投資方法

股票市場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牛市”(唱多市場)和“熊市”(唱空市場)就像潮汐的漲落,是市場自然週期的一部分。許多投資者喜歡牛市的繁榮和樂觀,但真正考驗投資者的耐心和判斷力的時刻,可能就是熊市來臨的時候。

熊市是什麼?

熊市(Bear Market)通常是指指標價格從高點下跌超過20%,被稱爲“熊市進入”。這種下跌趨勢可能持續數個月,有時甚至數年。

例如,道瓊斯指數從2022年1月5日的高點36952.65下跌至同年9月23日的29562.12,並在9月26日以29260.81收盤,正式進入熊市。相反,當股價從低點上升超過20%時,稱爲牛市(Bull Market)。

牛市和熊市不僅僅指股票,還可以指債券、房地產、貴金屬、原材料、匯率、加密資產等各種資產的動態。

注意:

熊市是資本市場的概念,主要指股價從高點下跌超過20%。另一方面,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長率變爲負數時,經濟可能陷入通貨緊縮,這反映了更嚴重的經濟問題。熊市和通貨緊縮可以同時存在,但兩者的概念並不相同。

另外,需要區分「熊市」和「市場的調整(correction)」。市場調整是指股價從高點下跌10%~20%,這只是短期的調整,通常發生得更頻繁,並在短時間內結束。而熊市則是更長期和系統性的經濟衰退的反映,對投資者的心理和資產配置的影響更爲嚴重。

熊市到來的特點是?

1. 股價從高點下跌超過20%

熊市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一般定義是指當前價格從“最近的高點”下跌超過20%。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如果大多數股票指數在至少2個月內下跌超過20%,則市場被認爲進入熊市。

2. 熊市的平均持續時間是367天

以S&P500指數爲例:熊市通常伴隨着經濟前景的劇烈變化。2020年的熊市僅持續了一個月。

回顧最近5次熊市,平均下跌38%後反彈,重新超過原高點平均需要數年時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過去140年的19次熊市中,平均下跌37.3%,平均持續時間爲289天。

3. 熊市通常伴隨着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

熊市通常伴隨着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和通貨緊縮,因此中央銀行會採取量化寬松政策來救助市場。根據歷史經驗,在市場進入量化寬松之前的所有漲都是熊市反彈,並未脫離熊市。

4. 目前的資產泡沫嚴重時

商品價格的波動通常比原資產價值的波動更爲激烈,因此熊市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價格泡沫過度。在經濟擴張的初期階段,幾乎看不到熊市,但如果當前資產處於泡沫狀態,市場參與者表現出非理性的投資熱情,中央銀行爲了抑制通貨膨脹會進行資金緊縮,市場將逐步進入熊市。

熊市引發的原因是什麼?

熊市的形成往往是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造成的。以下是常見的誘因:

市場信任的喪失

當市場對未來經濟感到擔憂時,消費者會留存更多現金以度過冬天,並減少非必需品的消費。企業也因收益減少而減少招聘和工廠擴展。資本市場判斷企業未來利潤減少,買家大量缺席,投資者則出售資產以撤回資金。這三者疊加時,股價往往會在短時間內暴跌。

市場價格泡沫的過剩

通常,市場過熱時會發生。資產價格在沒有買家後暴漲,然後開始下跌,引發恐慌性拋售,進一步加速資產價格的下跌。急劇漲和下跌發生時,市場的信任也會崩潰,進一步引發信任喪失。

金融・地緣政治風險

金融機構的倒閉、國家債務危機、戰爭等重大事件可能會引發市場恐慌。俄羅斯-烏克蘭戰爭推高了能源價格,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而美中貿易戰則對企業的供應鏈和利潤造成了打擊。

◾金融政策的緊縮

美聯邦儲備制度理事會(Fed)的加息和資產負債表縮減等措施,降低了資金流動性,抑制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支出,壓制了股市。

外部衝擊

自然災害或疫情,或者能源危機等,都可能引發全球市場的暴跌。COVID-19疫情在2020年曾給全球市場帶來恐慌的例子。

我在這個熊市開始時差點哭出來。我的股票幾乎在2022年跌到了一半以下。我再也不想看到那樣的慘狀了!特別是持有成長股的時候,真的精神上很痛苦...

歷代美國股市熊市的回顧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時間順序,從新到舊回顧美國股市近代史上出現的6次熊市。

1. 2022年熊市:美國的重大緊縮+烏克蘭戰爭+中國的封鎖擾亂了全球供應鏈

2022年的熊市始於2022年1月4日。主要原因是疫情後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瘋狂進行QE(量化寬松),導致了通貨膨脹。此外,2022年烏克蘭戰爭的發生使得食品和原油等商品價格漲,加劇了通貨膨脹,美國中央銀行爲了抑制過度的通貨膨脹,實施了大幅加息和緊縮。同時,市場信心下降,這兩年中漲最快的電子股下跌幅度最大。

通過加息來抑制通脹的政策仍在繼續,市場預測這個熊市至少會持續到2023年。

2. 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恐慌

2019年底,中國武漢發生新型肺炎,並在2020年蔓延至全球,引發全球市場的恐慌。這是歷史上最短的熊市,從2020年2月12日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點29568點,跌至3月23日的最低點18213點,3月26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以22552點收盤,漲20%,擺脫熊市。

疫情的爆發引發了全球性的恐慌,但世界市場沒有忘記2008年次貸危機的教訓,在最初階段實施了QE,以穩定市場的現金流動性,迅速解決危機,迎來了連續兩年的超強的牛市。

3. 2008年金融危機

這場熊市始於2007年10月9日,當天的道瓊斯平均指數爲14,164.43,至2009年3月6日降至6,544.44,下降了53.4%。

這場金融危機主要是由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和2001年911事件後市場信任喪失,導致聯邦儲備系統通過大幅降息來刺激市場。由於低利率,許多投資者貸款購房,房地產市場在短時間內上漲了數倍。爲了賺取更多的住房貸款利息,銀行向償還能力不足的投資者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將住房貸款的風險作爲金融產品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從而轉移風險。在證券化的過程中,房價迅速攀升,市場開始加息以抑制通貨膨脹,房地產投資者撤出,房價下跌,引發了連鎖反應。2008年股市崩潰,2009年政府啓動經濟刺激措施,熊市依然沒有結束,直到2013年3月5日道瓊斯指數在14,253.77點結束交易,才未能回到2007年的高點。

4. 2000年互聯網泡沫

這場股市泡沫主要是由於1990年代互聯網的發展,許多高科技公司上市。這些公司的許多實際上沒有利潤,像是夢幻般的公司,概念投機較多,許多公司的估值處於嚴重的泡沫狀態。當市場上有人開始撤資時,引發了嚴重的恐慌性拋售。

2000年的熊市結束了美國股市歷史上最長的牛市。這場熊市導致了翌年的經濟衰退,並且當年的9.11恐怖襲擊加劇了股市的崩潰,震撼了全世界。

5. 1987年黑色星期一

**華爾街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發生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22.62%。**從1980年開始,美國市場蓬勃發展,經歷了數年的牛市。到1987年,聯邦儲備委員會持續上調市場利率,同年中東局勢緊張,市場進入調整階段。與此同時,這一時期出現了程序交易,導致股價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觸發了拋售,股價進一步大幅下跌。

政府利用了1929年大蕭條的經驗,在恐慌發生後立即發布了一系列市場穩定措施(如降息、引入熔斷機制、在股價異常波動時暫停交易等),以防止市場進一步恐慌。市場在1年4個月後回到了原來的高點,這雖然在全球市場上引發了短暫的恐慌,但與1929年持續了10年的經濟衰退相比,這次復蘇非常迅速,顯示出市場已經知道如何調整和消化悲觀的信息。

6. 1973-1974年 石油危機和滯漲對美國股市的打擊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爆發後,OPEC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了石油禁運和減產,油價在半年內從每桶3美元飆升至12美元(漲300%)。這一危機加劇了美國已經存在的通脹壓力(1973年初的CPI已經上升至8%),引發了“滯脹”——1974年GDP下降了4.7%,而通脹達到了12.3%。

美國股市從1973年1月的高點開始下跌,主要原因是經濟減速和利率上升。隨後,石油危機和“水門事件”(1974年8月)進一步打擊了信心,最終S&P 500累計下跌48%,道瓊斯指數減半,熊市持續了21個月。這是美國股市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