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營帳戶多年,配股這檔事一直讓我又愛又恨。記得剛入市時,看到「配股1元」就樂翻天,幻想著口袋狂進大筆現金,結果差點被割了韭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真正的配股計算方式,別再跟我當年一樣傻傻被誤導!
配股計算就是把公司每股分配金額乘以你持有股數,再乘以0.1得出配股數量。講白了就是:
配股數量 = 每股配股金額 × 持股數量 × 0.1
舉個例子,你有100股某公司,它說配股1元,那麼: 1 × 100 × 0.1 = 10股
對,你只會配到10股,不是拿到100元現金!
這裡有個常見誤區:配股率是以每股面額為基礎計算的,台灣股票面額通常為10元,所以配1元股票就相當於每股配發0.1股。
上次我買了某金控股票1000股,看到公告「配股0.5元」,我還興奮地跟朋友說要拿到500元股利。結果除權日過後,我只收到50股新股,股價還直接下跌!這才搞懂所謂「配股」根本不是發現金,而是送我更多股票!
而且更鳥的是,那些新配的股票還出現零股,賣出時手續費比例更高,根本是雪上加霜!
我個人偏好現金股利,畢竟錢到手就是真的,可以自由運用。雖然公司喜歡宣傳「配股代表對未來有信心」,但現實中常常是因為公司現金流緊張,才選擇用送股票方式「省錢」。
更何況配股後,公司總股本增加了,你的持股比例實際上被稀釋,企業資產並沒增加,白白讓股價除權下跌。老實說,很多時候配股只是一場數字遊戲,沒啥實際好處。
這幾年那些配股大戶公司的股價表現,有多少能順利「填權」的?少之又少!相反,穩定配息的績優股,反而能長期穩定上漲。
當我看到公司要配股時,我會特別注意:
配股後能否填權?如果歷史上常常配股後股價持續下跌,那就離這檔股票遠一點!
配股為什麼不配息?公司現金流是否出問題?有時配股只是在掩蓋現金流危機。
混合配發(部分現金+部分股票)通常是較好選擇,起碼還能拿到部分現金。
最後提醒,配股消息公布後,不要急著在除權前買入,我看過太多人為了「撿便宜」結果買在高點!股價除權後常常還會繼續探底,耐心等待才能找到真正的好價格。
配股就像紙上富貴,看起來多了股票,但口袋裡並沒多一毛錢。真正的投資,還是應該看公司基本面,而非被短期配股噱頭所迷惑!
9.6萬 熱度
1.3萬 熱度
7255 熱度
17.1萬 熱度
5.1萬 熱度
股票配股到底怎麼算?一個老散戶的血淚經驗談
我經營帳戶多年,配股這檔事一直讓我又愛又恨。記得剛入市時,看到「配股1元」就樂翻天,幻想著口袋狂進大筆現金,結果差點被割了韭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真正的配股計算方式,別再跟我當年一樣傻傻被誤導!
配股計算公式:其實超簡單!
配股計算就是把公司每股分配金額乘以你持有股數,再乘以0.1得出配股數量。講白了就是:
配股數量 = 每股配股金額 × 持股數量 × 0.1
舉個例子,你有100股某公司,它說配股1元,那麼: 1 × 100 × 0.1 = 10股
對,你只會配到10股,不是拿到100元現金!
這裡有個常見誤區:配股率是以每股面額為基礎計算的,台灣股票面額通常為10元,所以配1元股票就相當於每股配發0.1股。
現實案例:我的慘痛教訓
上次我買了某金控股票1000股,看到公告「配股0.5元」,我還興奮地跟朋友說要拿到500元股利。結果除權日過後,我只收到50股新股,股價還直接下跌!這才搞懂所謂「配股」根本不是發現金,而是送我更多股票!
而且更鳥的是,那些新配的股票還出現零股,賣出時手續費比例更高,根本是雪上加霜!
配股與配息:誰更占便宜?
我個人偏好現金股利,畢竟錢到手就是真的,可以自由運用。雖然公司喜歡宣傳「配股代表對未來有信心」,但現實中常常是因為公司現金流緊張,才選擇用送股票方式「省錢」。
更何況配股後,公司總股本增加了,你的持股比例實際上被稀釋,企業資產並沒增加,白白讓股價除權下跌。老實說,很多時候配股只是一場數字遊戲,沒啥實際好處。
這幾年那些配股大戶公司的股價表現,有多少能順利「填權」的?少之又少!相反,穩定配息的績優股,反而能長期穩定上漲。
配股投資策略:我的獨門心法
當我看到公司要配股時,我會特別注意:
配股後能否填權?如果歷史上常常配股後股價持續下跌,那就離這檔股票遠一點!
配股為什麼不配息?公司現金流是否出問題?有時配股只是在掩蓋現金流危機。
混合配發(部分現金+部分股票)通常是較好選擇,起碼還能拿到部分現金。
最後提醒,配股消息公布後,不要急著在除權前買入,我看過太多人為了「撿便宜」結果買在高點!股價除權後常常還會繼續探底,耐心等待才能找到真正的好價格。
配股就像紙上富貴,看起來多了股票,但口袋裡並沒多一毛錢。真正的投資,還是應該看公司基本面,而非被短期配股噱頭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