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各國央行頻頻升息的新聞,真讓人有點焦慮!特別是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動作,不只是報紙頭條那麼簡單,這對我的儲蓄、房貸甚至投資組合都有實質影響。升息不只是經濟學術語,它直接影響我們的口袋。
講白了,升息就是央行提高基準利率,降息則相反。各國央行用這招來控制市場上的錢量,間接影響物價和就業市場。
就拿美國來說吧,當經濟不行時,Fed會降低隔夜拆借利率,讓銀行能用較低利率互相借錢,銀行也就能以低利率借給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反過來,當通膨高得嚇人(像現在美國),Fed就升息,逼銀行對我們提高利率,讓我們不敢亂花錢。
什麼"一碼"、"基點"這些術語看得頭暈?簡單講:
去年那段時間Fed幾個月連續加息3碼,就是每次加0.75%,夠狠的!
想當年,我借100萬時利率才1%,年繳1萬利息;現在升到5%,同樣100萬要繳5萬!誰受得了?大家當然寧願把錢存銀行也不願借錢消費了。需求減少,商品價格自然跟著降,物價就能穩定。
但這就是個兩面刃啊!當大家都不消費,企業還需要那麼多員工嗎?裁員潮就來了,失業率上升,經濟就滑坡。所以升息雖然能壓制通膨,但弄不好就會引發經濟危機,操作不當就是一場災難。
股市投資:很多人以為升息就該避開股市,改買債券。但巴菲特卻反著來!他認為利率高時買股票,等將來降息時,這些股票會一飛衝天。從2003-2023的數據看,每次聯準會降息後,標普500確實都大漲,他這傢伙還真有一套!
我自己觀察,那些有能力穩定派息的高殖利率股票在升息環境反而表現不錯。一方面這類公司財務穩健,另一方面固定股息提供了對抗市場波動的安全感。
美元投資:升息時,美元往往會增值。去年就見識到了,美國大幅加息後,美元對其他貨幣全面走強,連台幣都守不住。如果美國升息力道超過其他國家,買進美元不失為一個順勢操作。
受新冠影響,全球通膨飆升,台灣也未能倖免。2022年CPI飆到近10年新高,迫使央行連續升息。從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央行連續五次升息,累計3碼,把重貼現率從1.125%提到1.875%。
雖然台灣的出口表現不佳,但央行明確表示物價穩定才是當務之急。我個人判斷,只要CPI還沒降下來,台灣可能會繼續小幅升息。
最烙印我腦海的是,升息雖然短期內讓投資環境變難,但反而創造了難得的入場機會。過去我總是追漲殺跌,現在我反而學會在股市下跌時抓住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標的。
每次經濟週期有起有落,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關鍵是有足夠資金和勇氣扛過市場波動。這次升息周期終究會過去,而後市場必將迎來更好的機會。
9.5萬 熱度
1.1萬 熱度
6389 熱度
17.1萬 熱度
5.6萬 熱度
升息是什麼?個人投資怎麼做?以我角度看升息對市場的真實影響
看到各國央行頻頻升息的新聞,真讓人有點焦慮!特別是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動作,不只是報紙頭條那麼簡單,這對我的儲蓄、房貸甚至投資組合都有實質影響。升息不只是經濟學術語,它直接影響我們的口袋。
升息到底是啥?一碼等於多少?
講白了,升息就是央行提高基準利率,降息則相反。各國央行用這招來控制市場上的錢量,間接影響物價和就業市場。
就拿美國來說吧,當經濟不行時,Fed會降低隔夜拆借利率,讓銀行能用較低利率互相借錢,銀行也就能以低利率借給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反過來,當通膨高得嚇人(像現在美國),Fed就升息,逼銀行對我們提高利率,讓我們不敢亂花錢。
什麼"一碼"、"基點"這些術語看得頭暈?簡單講:
去年那段時間Fed幾個月連續加息3碼,就是每次加0.75%,夠狠的!
為什麼非要升息?真能打擊通膨嗎?
想當年,我借100萬時利率才1%,年繳1萬利息;現在升到5%,同樣100萬要繳5萬!誰受得了?大家當然寧願把錢存銀行也不願借錢消費了。需求減少,商品價格自然跟著降,物價就能穩定。
但這就是個兩面刃啊!當大家都不消費,企業還需要那麼多員工嗎?裁員潮就來了,失業率上升,經濟就滑坡。所以升息雖然能壓制通膨,但弄不好就會引發經濟危機,操作不當就是一場災難。
升息對我的投資有什麼影響?
股市投資:很多人以為升息就該避開股市,改買債券。但巴菲特卻反著來!他認為利率高時買股票,等將來降息時,這些股票會一飛衝天。從2003-2023的數據看,每次聯準會降息後,標普500確實都大漲,他這傢伙還真有一套!
我自己觀察,那些有能力穩定派息的高殖利率股票在升息環境反而表現不錯。一方面這類公司財務穩健,另一方面固定股息提供了對抗市場波動的安全感。
美元投資:升息時,美元往往會增值。去年就見識到了,美國大幅加息後,美元對其他貨幣全面走強,連台幣都守不住。如果美國升息力道超過其他國家,買進美元不失為一個順勢操作。
台灣也在升息,後勢如何?
受新冠影響,全球通膨飆升,台灣也未能倖免。2022年CPI飆到近10年新高,迫使央行連續升息。從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央行連續五次升息,累計3碼,把重貼現率從1.125%提到1.875%。
雖然台灣的出口表現不佳,但央行明確表示物價穩定才是當務之急。我個人判斷,只要CPI還沒降下來,台灣可能會繼續小幅升息。
最烙印我腦海的是,升息雖然短期內讓投資環境變難,但反而創造了難得的入場機會。過去我總是追漲殺跌,現在我反而學會在股市下跌時抓住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標的。
每次經濟週期有起有落,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關鍵是有足夠資金和勇氣扛過市場波動。這次升息周期終究會過去,而後市場必將迎來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