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的槓杆效應:一把雙刃劍

什麼是交易中的槓杆效應?

交易中的槓杆效應本質上代表了一種借貸,使得用較少的資金控制一個更大規模的頭寸。這個概念源於阿基米德的原則:“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世界”。在金融市場中,槓杆效應的力量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使用 10,000 € 的個人資本和 10:1 的槓杆,您可以控制一個 100,000 € 的頭寸。

交易者通常使用多種槓杆工具:

  • 保證金購買股票 : 向經紀人借款以購買更多股票
  • 衍生產品的使用:如期貨、期權或差價合約,這些產品自然包含槓杆效應

企業也通過債務融資利用槓杆效應,就像個人在使用貸款購買房地產時一樣。

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強調說借款不一定是負債。如果投資者明智地使用房貸,通過再投資這筆金額並且從該物業收取租金,這真的算是負債,還是更像是一種資產呢?

槓杆效應的真正魔力在於利用資本產生持續的現金流。

槓杆效應的基本原則

談到槓杆效應,區分兩個相關但不同的概念是至關重要的:槓杆效應本身和保證金。

槓杆效應對應於所承受的債務,而保證金代表投資者必須存入以維持其頭寸的資本

這是一個具體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槓杆效應的運作,使用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假設最近某個指數期貨合約的收盤價爲 13000 點,每點的價值爲 200 €。因此,一個合約的總價值爲:

13000積分 × 200 €/積分 = 2 600 000 €

這意味着購買期貨合約相當於投資260萬歐元。

在期貨交易中,您無需支付全部260萬歐元,而只需支付一部分作爲保證金。如果所需保證金爲136,000 €,您的槓杆是:

總價值 ÷ 利潤 = 2 600 000 € ÷ 136 000 € ≈ 19,11

您因此使用了大約 19:1 的槓杆,以僅 136,000 歐元的資本控制 260 萬歐元的資產。

槓杆效應的收益與風險:

場景 1 : 如果指數增加 5%,您的收益將爲 : (13 650 - 13 000) × 200 €/點 = 130 000 €

  • 以136,000 €的初始資本,您獲得了130,000 €的利潤,收益率接近96%!

場景 2:如果指數下跌 5%,您的損失將爲:(13 000 - 12 350) × 200 €/點 = 130 000 €

  • 您幾乎會失去您初始資本的全部。

這個例子清楚地說明了槓杆效應越大,潛在的收益和損失就越被放大。因此,建議存入更多的保證金以降低槓杆,從而限制風險。設置止損也對控制損失的範圍至關重要。

槓杆交易風險

槓杆交易存在高風險,尤其是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最令人擔憂的情景是強制平倉。如果投資者無法迅速補充所需資金,券商爲了避免自身損失,將對虧損頭寸進行強制平倉,這通常被稱爲“平倉”或“追加保證金”。

許多年輕交易者被槓杆吸引,想着“如果我贏了,我就能賺大錢,如果我輸了,我就不需要償還”。不幸的是,市場是無情的。

這是一次真實的清算示例:一位名爲Satto的韓國YouTuber,專注於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在2022年進行了一次實時清算,當時他以25:1的槓杆押注比特幣漲。在短短幾個小時內,他損失了超過1000萬美元。他在每個比特幣41666美元時開了一個多頭頭寸,但價格隨後跌至40000美元以下。他甚至以更高的槓杆增加了頭寸,導致了新的清算。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無論交易什麼資產,過度使用我們無法掌控的槓杆和不成熟的交易策略都可能是致命的。

交易者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以應對市場潛在的波動,避免過度槓杆和過度自信,並設定止損點以控制損失。

槓杆的優缺點

槓杆交易的優勢

  • 資本使用的優化:槓杆效應使小投資者能夠以更少的資本進行更大規模的交易,顯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本效率。

  • 利潤放大 : 在沒有槓杆的情況下,您以相當於產品價值的資本進行交易。通過槓杆,您可以交易您初始資本價值的10倍甚至100倍,成功時相應地放大您的利潤。

槓杆交易的缺點

  • 顯著增加風險 : 槓杆效應越大,您的頭寸與帳戶的比例就越高。在相同頭寸下,槓杆比率越高,清算風險就越大。

  • 損失放大:在不利的市場波動情況下,槓杆效應同樣會放大損失。因此,在進行槓杆交易時,嚴格的風險管理和止損的使用變得至關重要。

槓杆交易工具

槓杆交易工具使投資者能夠用相對較小的資本控制更大市場價值。

這些工具主要包括期貨、期權、槓杆ETF和差價合約(差價合約)。股票保證金交易也是一種槓杆交易形式。

我們詳細審視這四種主要的槓杆工具。

1. 期貨合約

期貨(合約)是指雙方之間的承諾,在特定的未來日期以預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項資產。交易集中在期貨市場,具有標準化合約。許多國際企業使用期貨合約作爲對沖工具。基礎資產可以是貨幣、商品、股票指數等。例如,常見的有:

  • 金屬(黃金、白銀、鋁)
  • 股票指數 (道瓊斯,標普500,納斯達克,恆生)
  • 農產品 (小麥, 大豆, 棉花)
  • 能源 (石油, 天然氣, 原油, 煤)

期貨合約指定了基礎資產、價格和到期日。在到期之前,交易者可以選擇平倉或展期。在結算日,無論合約的當前價值如何,結算都按照現貨市場的“結算價格”進行。這意味着在現貨市場出現重大波動的情況下,期貨交易者可能會面臨不可預測的結算價格。

2. 選項

期權,也稱爲"期權合約",是給予投資者在未來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資產的權利的憑證。與相對簡單的期貨合約不同(看漲頭寸以預期漲,看跌頭寸以預期下跌),期權涉及更復雜的概念,如執行價格、合約乘數,並且需要理解收益率和期權數據分析。

3. 槓杆ETF

在ETF市場上,我們經常遇到諸如“槓杆ETF”、“雙重槓杆ETF”或“簡單槓杆反向ETF”等術語。這些產品都是槓杆交易基金。

槓杆ETF適合更激進的投資者。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這些ETF在明顯的市場趨勢中表現優於市場,但在橫盤或波動的市場中表現不佳。因此,它們的使用主要適合短期策略。

此外,槓杆ETF通常因其高交易成本而受到批評,通常是期貨合約的10到15倍。有時直接購買期貨合約可能更經濟。然而,一些投資者更看重便利性,在這種情況下,考慮上述提到的特徵是至關重要的。

4. 差價合約 (CFD)

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 CFD)目前是國際經紀平台上最常見的交易方式。它們使交易者能夠輕鬆地進行雙向(多頭或空頭)交易,而無需持有基礎資產或採用復雜的證券借貸機制。與期貨合約不同,它們沒有結算日期,從而消除了管理頭寸展期的必要性。CFD不是標準化合約,也不在集中交易所交易。交易條件可能因平台而異,提供更大的產品多樣性和更大的合約規格靈活性。

CFD由於其保證金系統,可以交易各種全球資產,如股票、貴金屬、商品、指數、貨幣和加密貨幣。

例如,如果一只亞馬遜股票的價格爲113.19 $,在交易平台上選擇20:1的槓杆,您只需要5.66 $就可以交易一只亞馬遜股票。

無論選擇何種槓杆工具,使用槓杆意味着借入資金,交易者必須意識到強制平倉的風險,並擁有足夠的資金。無論他們選擇1:1還是20:1的槓杆,他們都必須提前設置止損和止盈,以便在價格達到某些水平時自動平倉,從而確保他們的利潤或限制他們的損失。

槓杆交易的實用策略

爲了成功使用槓杆,經驗豐富的交易者推薦幾種具體的方法:

適應性倉位管理

  • 從小額頭寸開始 (1-2% 的資本每筆交易)
  • 根據使用的槓杆調整頭寸大小
  • 對於10:1的槓杆效應,將頭寸大小減少到資本的0.1-0.2%

動態止損技術

  • 在入場價格的1-2%處設置初始止損
  • 根據市場波動調整止損
  • 使用移動止損以在有利波動時鎖定利潤

戰略多樣化

  • 永遠不要將總資本的超過5%集中在槓杆頭寸上
  • 多樣化資產類別以最小化相關風險
  • 結合短期和中期倉位以平衡風險

系統性先前分析

  • 在使用較大槓杆之前,請檢查市場流動性
  • 評估歷史波動性以調整適當的槓杆效果
  • 確定關鍵支撐/阻力水平以設置止損

這些實用策略可以將風險工具的槓杆效應轉變爲一種可控的資本優化工具。

結論

根據羅伯特·清崎的說法,適度使用槓杆可以成爲提高收益的優秀方法,但關鍵在於明智地使用借來的資金來發展自己的財富。一旦你開始使用槓杆,風險和收益都會倍增,尤其是在槓杆應用於高度波動的產品時,這可能導致快速的平倉。

在使用槓杆時,請始終從低比例開始,並永遠不要忘記止損的重要性。

槓杆效應帶來高風險,但這並不意味着它本質上是負面的。如果您的槓杆用於提高收益,同時控制風險,爲什麼要放棄呢?

LA-3.4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