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交易時間那些事—我深陷其中的觀察與感嘆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為一個經常在港股市場摸爬滾打的交易者,我時常感嘆港股那獨特的交易節奏和時間安排。與A股相比,港股更像個懶洋洋的大少爺,不緊不慢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香港交易所

港交所,這座全球前十大交易所之一,在我眼裡就像個傲嬌的貴族。它不像那些24小時營業的數字貨幣平台那樣激進,卻也不似A股那般保守。它有自己的節奏,有自己的玩法,而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

說實話,港股沒有漲跌停限制,這一點真的讓我這個從A股市場過來的人體驗到了什麼叫做"驚心動魄"。記得有次小米暴跌,那個下跌幅度看得我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交易時間——跟著港股的節奏跳舞

港股的交易時間安排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 9:00-9:30:開市前競價時間(我通常拿來喝咖啡看報紙)
  • 9:30-12:00:早市(真正能做事的時間)
  • 12:00-13:00:午休(香港人就是這麼講究生活品質)
  • 13:00-16:00:午市(下午茶配交易)
  • 16:00-16:10左右:收市競價(看著價格隨機跳動的緊張十分鐘)

老實說,這個午休時間安排讓我既愛又恨。一方面,我能有時間好好吃個午飯;另一方面,當市場突然有重大消息時,這一小時的等待簡直比一個世紀還長!

這些競價時段,真是考驗人心啊!

港股的開盤前和收盤後競價時段設計得如此複雜,簡直是要測試我們的智商和耐心。尤其是那個9:20-9:22的對盤時段,系統在兩分鐘內隨機配對,讓人無法捉摸。我時常覺得自己在跟機器人玩躲貓貓。

更讓人抓狂的是收市後那16:08-16:10的隨機收市。這兩分鐘的不確定性有時候讓我感覺自己像在賭博,而不是在進行嚴肅的投資。

那些令人頭疼的休市日

港股的休市日安排更是一大特色。不僅有西方節日(聖誕節、復活節),還有中國傳統節日(農曆新年、清明、中秋)。這種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獨特性,讓我這個內地交易者常常忘記哪天要休市。

有次我精心準備了一個交易計劃,結果發現當天是重陽節休市!誰會記得重陽節還要休市啊?只有港股才有這種奇葩安排!

交易策略:在規則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雖然抱怨歸抱怨,但作為一個老手,我還是發現了一些在這種時間框架下的操作技巧:

T+0制度確實是個好東西,讓我能夠在當天進行高頻操作。但我也發現,在港股的那個早市最後半小時和午市最後一小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波動,這給短線交易者提供了絕佳機會。

不過,對於新手來說,我建議還是別碰那些競價時段,那地方就像是鯊魚池,一不小心就會被大戶們吃掉。

我的小心得:CFD或許更適合普通投資者

說實話,對於資金不多的散戶,我發現用差價合約(CFD)交易港股指數或個股可能更加實際。不需要全款買入,還能做空,比在官方渠道交易方便多了。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麼做的,他用小資金就能參與騰訊這樣的大盤股交易。不過槓桿就像把雙刃劍,用得好能助你一臂之力,用不好就是自己割自己。

港股的交易時間安排雖然有點奇怪,有時甚至讓人煩躁,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像A股那樣急躁,也不像美股那樣遙遠,它就像香港這座城市一樣,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奇妙融合。

不管怎樣,了解這些基本規則是必須的。至少我再也不會因為忘記重陽節休市而對著電腦發呆了!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