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2022年3月開始大幅升息。好快。截至2023年,已經升了20碼(500個基點),利率從接近零飆升到5.00%~5.25%區間。
這波升息特別猛烈。想想看,十次會議全部升息,還連續四次每次飆升75基點!前所未見。為什麼?通膨嘛。2022年6月的物價指標破了40年紀錄。
看起來情況有變。最新市場數據顯示聯準會似乎已進入降息循環,2025年9月可能降到4.50%。不太確定,但這是目前的預測。
2025年聯準會時程(台灣時間)
利率決議 | 會議紀要 | 利率(%上限) | 預估利率(%) ---|---|---|--- 2月5日 | 2月26日 | 4.75 | 4.75 3月19日 | 4月9日 | 4.75 | 4.75 5月7日 | 5月28日 | 4.50 | 4.50 6月18日 | 7月9日 | 4.50 | 4.50 8月6日 | 8月27日 | 4.50 | 4.25 9月17日 | 10月8日 | 4.25 | 4.25 11月5日 | 11月26日 | 4.25 | 4.00 12月17日 | 1月7日 | 4.00 | 4.00
升息讓美元變強。道理很簡單。美國銀行給的利息變多,外國人就會買美元存進去。美元就貴了。2022年,美元指數漲了8.5%。反過來說,降息時美元通常會弱一點。
升息通常讓股市跌。為什麼?利率高,公司估值就低。這是金融基本邏輯。還有就是企業借錢成本變高,賺得少了,股價自然跌。
2022年股市真慘。標普500跌17%,納斯達克重挫30%。奇怪的是2023年股市反彈了。感覺有點矛盾,不過升息末期股市確實常常走強,可能是大家期待升息停止或開始降息吧。
金價跟利率預期反著走。市場覺得聯準會會大力升息,金價就跌。覺得升息力度要減弱或甚至降息,金價就漲。
有趣的是,黃金2022年11月前一路下跌,之後卻開始上漲。似乎與市場對降息的期待有關。
升息讓債券價格下跌。兩者就是反向關係。
2023年美國那場銀行風暴,某種程度上就跟這有關。銀行持有大量債券,升息後債券價值縮水,銀行賠錢。客戶擠兌時得賣債券套現,結果越賣越跌,惡性循環就出現了。
美元強,台幣自然弱。台幣貶值帶來什麼?通膨!
感受最明顯的就是2022年食品價格上漲6%,雞蛋暴漲26%。雞蛋貴是因為養雞飼料貴了,而飼料裡的玉米、高粱這些都是進口的。
台灣農產品進口有22.8%來自美國。這些都用美元計價,美元貴了,進口商品自然也貴了。通膨就來了。
台灣央行也升息應對,但力道比美國小多了。抵不住台幣貶值的壓力。
貨幣貶值還會引發資本外流。有點可怕。
想像一下,你是外國投資人,拿10萬美元換270萬台幣買台股,一年賺了30萬。看似不錯,但如果台幣對美元貶了11%,300萬台幣只能換9.7萬美元。結果虧了!這時候,你會怎麼做?當然是賣掉股票,買回美元保本。大家都這樣想,股市就會動盪。
大部分時候,美國升息對台灣股市不利。台幣貶值引發資本外流,股市就跌。台灣跟著升息,利率上升影響股票估值。
證交所數據顯示,2022年台灣股市資金外流416億美元,亞洲第一,佔比超七成。台灣加權指數跌21%,全球倒數第6。慘啊。
有賺錢的股票嗎?有的。銀行股就不錯。升息讓存放款利差變大,銀行賺更多。台企銀(2834)2022年利息收入333億元,成長38%,股價一年漲了20%。
也可以考慮ETF,比如元大MSCI金融ETF(0055),追蹤台灣金融指數。
作為普通投資人,面對升息怎麼辦?幾個建議:
美元會升值,買美元不錯。可以透過銀行換匯或期貨操作。
升息會打擊股市,尤其是科技股這種高估值股票。減少這類持股,增加金融股可能比較明智。
不只是減少股票,還可以做空指數來對沖風險。
台灣加權指數和納斯達克100高度相關,做空納指可以抵消台股下跌帶來的損失。
美國升息對台灣影響很大。台幣貶值,股市下跌。但危機中藏機會。投資美元、買金融股、做空指數,都能從升息中獲利。
最新數據顯示聯準會似乎已開始降息循環,2025年底利率可能達4.00%。市場變化快,政策方向很重要,投資者要隨時調整策略。畢竟,誰能完全預測明天的市場呢?
11.8萬 熱度
2.8萬 熱度
1.7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2427 熱度
美國升息對台灣有什麼影響?2025美國升息時間表一覽
美國何時升息?
美國從2022年3月開始大幅升息。好快。截至2023年,已經升了20碼(500個基點),利率從接近零飆升到5.00%~5.25%區間。
這波升息特別猛烈。想想看,十次會議全部升息,還連續四次每次飆升75基點!前所未見。為什麼?通膨嘛。2022年6月的物價指標破了40年紀錄。
看起來情況有變。最新市場數據顯示聯準會似乎已進入降息循環,2025年9月可能降到4.50%。不太確定,但這是目前的預測。
2025年聯準會時程(台灣時間)
利率決議 | 會議紀要 | 利率(%上限) | 預估利率(%) ---|---|---|--- 2月5日 | 2月26日 | 4.75 | 4.75 3月19日 | 4月9日 | 4.75 | 4.75 5月7日 | 5月28日 | 4.50 | 4.50 6月18日 | 7月9日 | 4.50 | 4.50 8月6日 | 8月27日 | 4.50 | 4.25 9月17日 | 10月8日 | 4.25 | 4.25 11月5日 | 11月26日 | 4.25 | 4.00 12月17日 | 1月7日 | 4.00 | 4.00
聯準會升息的影響有哪些?
外匯
升息讓美元變強。道理很簡單。美國銀行給的利息變多,外國人就會買美元存進去。美元就貴了。2022年,美元指數漲了8.5%。反過來說,降息時美元通常會弱一點。
股市
升息通常讓股市跌。為什麼?利率高,公司估值就低。這是金融基本邏輯。還有就是企業借錢成本變高,賺得少了,股價自然跌。
2022年股市真慘。標普500跌17%,納斯達克重挫30%。奇怪的是2023年股市反彈了。感覺有點矛盾,不過升息末期股市確實常常走強,可能是大家期待升息停止或開始降息吧。
黃金
金價跟利率預期反著走。市場覺得聯準會會大力升息,金價就跌。覺得升息力度要減弱或甚至降息,金價就漲。
有趣的是,黃金2022年11月前一路下跌,之後卻開始上漲。似乎與市場對降息的期待有關。
債市
升息讓債券價格下跌。兩者就是反向關係。
2023年美國那場銀行風暴,某種程度上就跟這有關。銀行持有大量債券,升息後債券價值縮水,銀行賠錢。客戶擠兌時得賣債券套現,結果越賣越跌,惡性循環就出現了。
美國升息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美元強,台幣自然弱。台幣貶值帶來什麼?通膨!
感受最明顯的就是2022年食品價格上漲6%,雞蛋暴漲26%。雞蛋貴是因為養雞飼料貴了,而飼料裡的玉米、高粱這些都是進口的。
台灣農產品進口有22.8%來自美國。這些都用美元計價,美元貴了,進口商品自然也貴了。通膨就來了。
台灣央行也升息應對,但力道比美國小多了。抵不住台幣貶值的壓力。
貨幣貶值還會引發資本外流。有點可怕。
想像一下,你是外國投資人,拿10萬美元換270萬台幣買台股,一年賺了30萬。看似不錯,但如果台幣對美元貶了11%,300萬台幣只能換9.7萬美元。結果虧了!這時候,你會怎麼做?當然是賣掉股票,買回美元保本。大家都這樣想,股市就會動盪。
美國升息對台灣股市的影響
大部分時候,美國升息對台灣股市不利。台幣貶值引發資本外流,股市就跌。台灣跟著升息,利率上升影響股票估值。
證交所數據顯示,2022年台灣股市資金外流416億美元,亞洲第一,佔比超七成。台灣加權指數跌21%,全球倒數第6。慘啊。
有賺錢的股票嗎?有的。銀行股就不錯。升息讓存放款利差變大,銀行賺更多。台企銀(2834)2022年利息收入333億元,成長38%,股價一年漲了20%。
也可以考慮ETF,比如元大MSCI金融ETF(0055),追蹤台灣金融指數。
投資者該如何應對美國升息?
作為普通投資人,面對升息怎麼辦?幾個建議:
建議一:投資美元
美元會升值,買美元不錯。可以透過銀行換匯或期貨操作。
建議二:調整股票倉位
升息會打擊股市,尤其是科技股這種高估值股票。減少這類持股,增加金融股可能比較明智。
建議三:做好對沖
不只是減少股票,還可以做空指數來對沖風險。
台灣加權指數和納斯達克100高度相關,做空納指可以抵消台股下跌帶來的損失。
總結
美國升息對台灣影響很大。台幣貶值,股市下跌。但危機中藏機會。投資美元、買金融股、做空指數,都能從升息中獲利。
最新數據顯示聯準會似乎已開始降息循環,2025年底利率可能達4.00%。市場變化快,政策方向很重要,投資者要隨時調整策略。畢竟,誰能完全預測明天的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