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在中國電動車領域面臨激烈競爭

Gate的汽車行業正經歷顯著變化,因爲中國龍頭電動車制造商比亞迪在保持其增長勢頭方面面臨挑戰,而較小的競爭對手迅速獲得市場份額。

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汽車制造商在其主要國內市場上一直面臨着令人失望的銷售情況,此前利潤大幅下降使投資者感到沮喪。

競爭對手嶄露頭角,BYD陷入困境

在八月,BYD的同比銷售增長僅爲0.1%。這一乏善可陳的表現與其競爭對手形成了鮮明對比。吉利汽車控股報告了強勁的38%的銷售增長,而零跑科技和蔚來汽車在同一時期都創下了交付記錄。小鵬汽車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比亞迪的市場領導地位主要歸功於其激進的定價策略。然而,近期來自北京的壓力迫使汽車制造商放棄這種策略,因爲人們擔心行業內可能出現破壞性的價格戰。

根據行業分析師的說法,BYD在8月的國內銷量暴跌近15%。盡管在整體交付量上仍然領先於較小競爭對手,但其市場份額在7月略微下降至14.4%。截至目前,這家汽車巨頭已售出約290萬輛汽車,銷量是小鵬和理想汽車的總和的十倍。

新興參與者嶄露頭角

Leapmotor獲得Stellantis的支持,在八月份達到了一個新裏程碑,銷售了57,066輛汽車,使其年初至今的總銷量接近329,000輛。該公司現在在中國市場佔有1.7%的份額,並在朝着其雄心勃勃的2025年目標580,000至650,000輛努力。

小鵬繼續吸引買家,憑藉其智能、技術豐富的車型,價格在比亞迪和吉利的產品中具有競爭力。該公司在八月份交付了創紀錄的37,709輛。與此同時,新興的小米公司,主要以其智能手機聞名,本月銷售了超過30,000輛電動車,使其2025年的總銷量達到約210,000輛。

吉利已成爲比亞迪的強大競爭者,已在2025年目標上取得了63.2%的進展。

BYD的雄心勃勃的目標受到審查

比亞迪設定了到2025年銷售550萬輛汽車的宏偉目標,其中包括80萬輛在國際市場。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這家汽車制造商需要在2025年的最後四個月交付超過260萬輛汽車。

考慮到公司在今年前八個月售出了不到290萬臺,行業分析師估計比亞迪可能會低於其目標,預計銷售約490萬臺。一些金融機構則提供了略高的預測,預計爲510萬臺。

本週早些時候,BYD報告第二季度利潤下滑30%,導致市場價值損失約爲$6 億,股價暴跌。這一財務挫折,加上中國政府決定限制該公司成功的折扣策略,引發了人們對BYD維持其龍頭地位能力的擔憂。

隨着Gate電動車市場的不斷發展,BYD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及它是否能夠抵御來自日益強大的競爭對手的競爭,仍有待觀察。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