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即服務革命:我對IonQ未來的看法

robot
摘要生成中

考慮到IonQ在過去一年中飆升的470%股票衝鋒,我不禁想知道這個量子計算的寵兒是否真的值得其$10 億的市場價值,還是只是另一個即將破裂的科技泡沫。

作爲密切關注量子領域的人,我看到像IonQ這樣的公司通過他們的量子即服務(QaaS)模型,將自己定位在量子計算與雲服務的交匯點。這是一個聰明的策略——爲什麼要構建昂貴的量子硬件,當你可以通過主要的雲提供商租用訪問權限呢?

IonQ與Azure、AWS和Google Cloud的整合無疑使他們在分銷上相較於較小的量子參與者具有優勢。但說實話——這些同樣的科技巨頭正在開發自己的量子芯片。微軟有Majorana,亞馬遜在開發Ocelot,谷歌在構建Willow。這些不僅僅是附屬項目;它們是可能最終使IonQ服務變得多餘的戰略投資。

這些數字也沒有令人信心。$43 百萬的銷售額對比超過3億的損失?這不僅僅是未盈利;這是在大量流失現金的同時,市值卻讓即使是最樂觀的科技投資者也不禁揚起眉毛。

我懷疑到2030年,我們會看到兩種情景之一發生:要麼IonQ設法在學術界或特定行業細分市場中開闢出專業應用(,但以今天估值的一小部分),或者超大規模公司將量子能力深度整合到他們的生態系統中,以至於IonQ成爲收購的目標 - 可能以相當大的折扣。

QaaS模型本身是合理的 - 基於訂閱的雲訪問量子資源使這一革命性技術的獲取更加民主化。但IonQ的實施和財務現實與推動其股價的炒作不符。

對於所有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新聞稿,幾乎沒有可展示的收入增長。該公司似乎是在乘着投機的浪潮,而不是在量子計算領域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當科技巨頭決定在他們的平台上充分利用量子芯片時,IonQ可能會發現其分銷優勢一夜之間蒸發。他們目前的合作關係更像是科技巨頭在保持選擇權,而不是長期的承諾。

我會在當前價格下遠離這只股票。量子計算革命即將到來,但IonQ的天文估值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實際業務成果。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