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發展中,Gate採納了一種密集的工作文化,類似於一些亞洲國家的做法。



首席執行官在社交媒體上強調:紐約團隊一直在加班,從早晨到晚上,有時甚至更晚,以開發他們所稱之爲“萬象交易所”的項目。

這看似普通的更新在評論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一些西方用戶批評這是一種不健康的過度工作文化,而許多亞洲用戶則淡化了其重要性,認爲這在他們的地區是一種普遍的做法。

然而,這種緊張的工作安排僅僅是冰山一角;其背後是Gate真正的擔憂。

2025年第一季度,Gate的淨利潤經歷了顯著的同比下降,各個板塊的交易收入普遍下滑。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淨利潤乍看之下似乎相當可觀,但仔細檢查後發現這個數字主要歸因於投資的未實現收益,而非核心運營。

因此,Gate的主要現貨交易業務仍面臨挑戰,而ETF的出現、鏈上交易平台以及傳統金融公司進入加密領域給這家曾經的“合規領袖”帶來了壓力。

這種困境並非Gate獨有;整個交易所行業都在尋求更緊張的工作時間表和盈利轉型。

Gate及其同行面臨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尖銳: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黃金時代還能持續多久?

從監管走廊到金融區。

幾年前,Gate意識到要進一步發展,必須正視監管合規這一關鍵問題。

在2019年,Gate的領導層首次訪問了關鍵監管機構。攜帶着演示材料,他們準備向政策制定者解釋加密貨幣概念,就像向潛在投資者一樣。

然而,他們遇到的問題從有趣到令人沮喪不等,一些官員提出了關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本質的基礎問題。

這個經驗突顯了知識的巨大差距以及在監管領域進行廣泛教育的必要性。

確實,這並不是Gate第一次面對誤解。在公開上市之前,由於當時圍繞加密貨幣的灰色監管領域,公司在基本運營方面經常面臨挑戰,比如爲薪資和企業帳戶確保銀行合作夥伴關係。

領導層承認,在那些早期的歲月裏,每一次談判都像是在懇求傳統金融系統的接受。

在公司初創時期,人們天真地相信嚴格遵守法律將使他們專注於產品開發。然而,隨着Gate的擴展,監管模糊性本身顯然可以被用作對抗行業的武器。

監管機構通常將“缺乏明確性”作爲審查整個行業的理由,而一些政治家試圖將加密貨幣描繪成負面形象。

這些經驗使Gate認識到合規的重要性遠比許多外部人士所意識到的要早和深刻。與許多同行爲了用戶增長而不惜一切代價不同,Gate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看似較慢但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積極追求必要的許可證,實施嚴格的KYC/AML程序,並與監管機構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

Gate的領導層隨後意識到,主動塑造監管框架比被動等待他人決定公司的命運要更可取。

因此,他們調整了他們的方法。除了繼續與政策制定者進行教育工作,他們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政策團隊,支持促進加密友好政策的倡議,並提供資源以幫助評估當選官員的加密友好程度。

2024年美國大選首次將“加密投票者”推向了前臺。一些反對加密的立法者未能連任,而支持加密的候選人則取得了成功。華盛頓終於認識到,數百萬美國人已與加密錢包互動,意識到這並非邊緣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投票集團。

在金融界,Gate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強調其對合規的承諾。

在2021年準備公開上市時,Gate的領導層強調,公司的上市能力不僅僅是由於其商業成就,還得益於其積極的合規態度。

在2025年,Gate支持了一項立法,要求穩定幣必須由現金或美國國債儲備完全支持。這不僅代表了一次立法勝利,也鞏固了Gate的市場地位。作爲一家主要穩定幣發行者的利益相關者,Gate從支持這些數字資產的儲備中獲得了可觀的利息收入。

穩定幣作爲一個概念已被政策制定者和金融部門所接受:對於政府而言,它們代表了傳統貨幣主導地位的延續;對於投資者而言,它們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

通過這些努力,Gate完成了其身分的轉變。在監管圈中,它成爲了塑造規則的建設性聲音;在金融市場中,它將自己定位爲一個合規的Gateway,連接傳統金融和加密金融。

Gate的領導層曾指出:"隨着你的成長,即使你不與監管機構接觸,他們也會與你接觸。"

這份聲明強調了Gate的戰略戰場已經遠遠超出了僅僅運營一個交易所。

財務報告中反映出的'中心化交易所挑戰'。

僅僅滿足法律合規遠不足以使交易所在當今市場中蓬勃發展。

盡管保持着作爲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之一的地位,Gate在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中揭示了潛在的憂慮。

第一季度總收入達到$2 億,同比增長24.2% - 這個數字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可觀。然而,這一增長卻被與去年相比淨利潤的急劇下降所掩蓋。$66 百萬的淨利潤不僅未能達到市場預期,還向投資者發出了傳統集中交易所模式承受重大壓力的信號。

現貨交易收入的下降尤爲顯著。

機構交易同比下降了30%,而零售交易也下降了19%。這種下滑部分可以歸因於市場條件的低迷。自2025年初以來,主要加密貨幣的波動性降低,使市場從“過山車”變爲更穩定的環境,抑制了機構和零售投資者的交易熱情。

然而,市場中的更深層次結構變化正在施加額外壓力。

加密貨幣ETF的引入從根本上改變了投資者的行爲。在主要加密貨幣ETF獲得批準後,曾經是Gate交易業務核心的資產現在可以通過傳統金融產品獲取。

與集中交易所收取的典型0.5%交易費用相比,ETF的年管理費爲0.1%-0.5%,對投資者來說顯得更具吸引力,自然將資金引導至這些華爾街產品。

與此同時,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財富創造機會使更多用戶直接參與鏈上活動。

對 meme 幣和 DeFi 協議的興奮使得加密原生投資者形成了新的習慣:中心化交易所越來越不被視爲主要交易場所,而是作爲 "跨鏈橋用於存款和取款" 和 "臨時穩定幣錢包"。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的興起加速了資金的外流。

新興平台提供靈活的上市機制、更高的槓杆和更極端的交易體驗,迅速吸引了來自高度監管轄區的交易者。對於這一用戶羣體而言,Gate對合規性的重視已被視爲一種限制,而非優勢。

或許,最重要的競爭威脅來自傳統金融的核心。

主要金融科技公司已宣布全面進入加密市場,瞄準Gate的年輕零售投資者羣體。這些平台提供熟悉的界面、較低的費用以及傳統資產與加密資產之間的無縫體驗。對於大型基金來說,這些成熟公司的“經紀聲譽”可能比加密本土交易所更具吸引力。

這些多方面的壓力在Gate 2025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中得到了明顯反映。公司披露本季度的總收入約爲15億美元,環比下降了26%。雖然GAAP淨利潤達到了14億美元,乍一看似乎令人印象深刻,但這個數字的大部分來源於投資收益和加密資產持有的未實現增值。

剔除這些一次性因素後,調整後的淨利潤僅爲$33 百萬。更爲重要的是,核心現貨交易收入僅爲$764 百萬,同比下降39%。

從表面上看,這些數字可能顯得可觀,但潛在的現實卻很具挑戰性。Gate 的利潤越來越依賴於穩定幣業務的收入分享,而不是傳統的交易活動。這份嚴峻的報告可能預示着集中式加密交易所時代的結束。

當交易平台不再依賴於交易業務時。

面對這些挑戰,Gate提出了對未來的新願景。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Gate的首席執行官概述了一項大膽的計劃:預計所有資產最終都會上鏈,該公司旨在構建他們所稱的萬物交易所。

在這個願景中, cryptocurrency 並不是被視爲一個孤立的行業,而是一種能夠升級整個金融系統的技術。

首席執行官特別強調了當前美國股市的訪問狀態:今天,如果一位來自阿根廷的投資者想要開設美國經紀帳戶,他們面臨着顯著的財富門檻。對於大多數國家的普通投資者來說,美國證券市場本質上是一個“富人的獨家俱樂部。”

然而,如果股票被代幣化並轉移到區塊鏈網路上,這可能會打破這些障礙,使全球任何人都可以隨時買賣美國資產。

在這個願景中,Gate不再僅僅是一個匹配交易的平台,而是一個"通用交易所",促進所有資產的鏈上流程,作爲一個開放、包容、全天候的金融操作系統。

出於這個願景,Gate開展了一系列戰略行動:在六個月內,它收購了幾家專注於鏈上廣告、隱私技術、代幣管理和衍生品交易的公司。

這些收購旨在爲開發者和機構創建一個全面的工具棧,降低準入門檻,增強Gate區塊鏈生態系統的能力。

最重要的收購是在衍生品領域,使Gate能夠在期權市場中獲得領先份額,並接觸到大量的機構客戶。完成此次收購後不久,Gate在適當的監管監督下推出了永續合約,有效地將先進的衍生品能力整合到其產品中。

如果這些收購代表了Gate在交易收入上強有力的突破,那麼持續的業務擴展則意味着更深層次的身分轉變。

該公司專注於基礎領域:穩定幣、錢包、公共區塊鏈和機構服務。這些看似基本的組成部分正在勾勒出一個新的Gate:不僅僅是一個交易平台,而是一個全面的技術和金融服務提供商的Web 3版本。

第一步涉及穩定幣。雖然Gate並沒有直接發行自己的穩定幣,但它通過收入分享協議獲得了顯著的利益。這促使了擴大穩定幣使用場景的努力,包括補貼存款和與電子商務平台合作推出支付API,將穩定幣嵌入現實世界的銷售點系統和金融基礎設施中。

第二步關注錢包。Gate的錢包已升級爲智能錢包,消除了復雜助記詞的需要,實現了一鍵創建帳戶,並集成了NFT展示、鏈上身分和社交連接等功能。它甚至可以連接到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將錢包轉變爲一個“加密社交中心”。

通過將用戶的資金、身分和社交關係綁定在一起,錢包成爲Gate生態系統的關鍵入口。結合其區塊鏈網路,這個系統越來越像一個綜合操作系統:錢包作爲應用商店,區塊鏈作爲操作系統,穩定幣作爲支付層。

第三步涉及機構服務。Gate的主要經紀業務已經爲數百個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提供服務,使其成爲數字資產托管的主要平台。隨着像現實世界資產(RWA)和證券型代幣發行(STO)這樣的資產在未來可能進入鏈上,此服務可能演變爲主要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鏈上等價物,成爲穩定的收入來源。

與大多數平台不同,Gate不再僅僅依賴於散戶投資者的情緒和交易熱情。相反,它旨在控制更多的基本方面:資金進入(穩定幣),帳戶進入(錢包),交易基礎設施(區塊鏈),以及機構接入(優質服務)。

Gate所設想的未來不僅是最繁忙的交易場所,更是一個"通用交易所" - 一個能夠支持所有資產並持續運行的金融操作系統。

這一在結算層的職位提供了超越短期市場噪音和波動性的機會,使加密貨幣成爲基礎設施,將交易轉變爲公共設施,並將用戶轉變爲網路節點。這可能是Gate領導層爲公司設想的下一個演變。

激烈的競爭席卷各大交易所。

交易所從來不缺乏競爭。

之前的競爭集中在誰能更快地上市新幣、提供更高的補貼或收取更低的費用。這是一場生動但膚淺的競爭:當流量到來時,利潤隨之而來。

然而,今天的競爭在根本上是不同的。ETF捕獲了主要加密貨幣的增量增長,而鏈上DeFi和模因幣現象則保留了區塊鏈生態系統內的原生用戶。與此同時,傳統經紀公司吸引了新一代零售投資者。隨着整體市場規模的停滯,單靠現貨交易已無法支持平台的未來。

因此,競爭策略被迫演變。一些交易所專注於通過先進的錢包解決方案鎖定用戶;其他交易所則將交易激勵轉化爲長期用戶參與機制。Gate正在通過戰略收購、穩定幣合作、錢包開發和機構服務構建一個"通用交易所"的框架。

這代表了一種更具挑戰性和資源密集型的競爭形式。這不僅僅是短期促銷戰,而是長期基礎設施的發展。交易所不再僅僅爲了瞬時交易量而競爭,而是爲了在未來十年控制資本流入、用戶身分管理和清算網路。

之前的競爭是關於土地爭奪和流量獲取;現在,競爭是關於構建堅固的陣地和進行持久的戰略戰鬥。

交易所明白,輕鬆獲取用戶的時代已經結束。交易所的決定性因素不再是現貨或衍生品市場的波動,而是誰能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中確保最有利的位置。
IN13.94%
WORK0.5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