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域名:.eth會徹底改變互聯網嗎?

域名行業近年來經歷了顯著增長,全球市場預計到2027年將超過$1 萬億美元。雖然傳統域名仍然佔主導地位,但一個新的參與者已出現在市場上:去中心化域名。這些基於區塊鏈的替代品正在迅速獲得關注,以太坊命名服務(ENS)正引領潮流。

ENS一直在交易量最高的非同質化代幣(NFT)項目中名列前茅,吸引了主要品牌和名人的關注。即使是像GoDaddy這樣的知名域名提供商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建議進行“防御性註冊”以保護品牌在Web 3.0領域的身分。

但是,Web 3.0 域名到底是什麼?它們是如何運作的?爲什麼 ENS 成爲這個新興市場的龍頭?

解碼 Web 3.0 域名

Web 3.0 域名是區塊鏈驅動的服務,將復雜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轉換爲用戶友好、易記的名稱,帶有專門的頂級域名 (TLDs),如 .eth、.crypto 或 .nft。

想象一下,將加密貨幣的發送過程從 "轉帳資金到 0x..." 簡化爲 "發送資金到 alice.eth"。這不僅簡化了交易,還使用戶能夠在各種平台上建立去中心化身份。

此外,Web 3.0 域名被歸類爲 NFT,賦予所有者對其數字資產的完全控制。這允許在 NFT 市場上進行無限制的交易,並能夠創建去中心化的網站 (dWebs),匿名進行,這與傳統的域名註冊流程不同,後者需要個人信息。

ENS:Web 3.0 域名的龍頭

以太坊名稱服務 (ENS) 脫穎而出,成爲建立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最龍頭的 Web 3.0 命名協議。其主要功能是將復雜的加密錢包地址、內容哈希和元數據轉換爲易於人類閱讀的名稱。

ENS生態系統由兩個關鍵智能合約組成:

  1. ENS註冊:存儲必要的數據,如域名所有權、解析器信息和所有記錄的緩存時間。

  2. 解析器:負責將域名轉換爲機器可讀的地址,反之亦然。

ENS的一個獨特功能是能夠跨多個區塊鏈解析地址,支持超過110個不同網路,包括比特幣、Solana和狗狗幣。它甚至可以托管傳統的Web 2.0域名系統(DNS)網站。

此外,ENS由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管理,確保用戶在沒有中心化權威幹預的情況下控制他們的域名。

ENS:市場主導地位與社區參與

自2017年成立以來,ENS已註冊超過270萬個域名,絕大多數增長發生在過去一年。該協議從註冊和續費中產生了超過$46 百萬的收入,這些收入由ENS DAO管理。

名人代言和主要品牌的採用對ENS的成功貢獻顯著。使用.eth名稱的知名人物和公司包括安東尼·霍普金斯、阿迪達斯和新英格蘭愛國者。

ENS社區,親切地被稱爲frENS,在構建該協議的市場主導地位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開發了市場、分析平台和評估工具,以促進ENS的採用。

最近社區內的一個趨勢是形成針對特定領域類別的“俱樂部”。例如,999俱樂部由持有000-999之間的三位數域名的成員組成,由於一些域名的銷售額達到數十萬美元,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

不斷擴展的Web 3.0域名格局

隨着ENS的勢頭增強,其他區塊鏈上的域名服務開始出現。由Bonfida推出的Solana Naming Service (SNS)活動增加,而BNB、Avalanche和Tezos的用戶也加入了去中心化域名運動。

Unstoppable 已成爲 ENS 的主要競爭對手,提供類似的核心服務,但在其運營模式上存在一些關鍵差異。與 ENS 不同,Unstoppable 是一家營利公司,提供多個頂級域名,這引發了關於域名社區內可持續性和以利潤爲驅動的動機的擔憂。

Web 3.0域名的未來

隨着Web 3.0的持續發展,去中心化域名服務將迎來 substantial 增長。預計到2030年,加密貨幣的採用將超過10億用戶,像ENS這樣的協議有望在域名市場中佔據更大的份額。

雖然在不久的將來 .eth 完全取代 .com 的可能性不大,但 ENS 視自己爲現有 DNS 系統的補充,而不是直接競爭者。傳統的 .com 頂級域名仍然佔據 52.8% 的主導市場份額,遠遠超過其他頂級域名。

然而,隨着Web 3.0技術的發展,ENS和其他去中心化域名服務將在塑造互聯網和數字身份的未來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ETH-1.22%
ENS-3.54%
BTC-0.58%
SOL-3.1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