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區塊: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

創世區塊標志着比特幣的開始。區塊0或區塊1,某些人稱之爲。它永久嵌入在比特幣區塊鏈中,注定要存在,直到比特幣軟件運行。每個節點都可以訪問它。即使現在,它坐落在一條延伸數十萬區塊深的鏈的最遠端。這就是區塊鏈的本質。

區塊只是經過驗證的交易的集合。一旦進入一個區塊,交易就會加入鏈中——這是一條所有合法比特幣活動的連續記錄。每個區塊鏈都需要它的創世區塊。就像鏈條需要第一個鏈環一樣。比特幣的創世區塊受到特別關注。這是有道理的。比特幣開啓了整個區塊鏈的時代。現在仍然是最大的加密貨幣。

這些天,比特幣區塊包含大約1,000-2,500筆交易,差不多。挖礦仍然需要大約10分鍾。軟件確保了這一點。太快了?驗證挑戰變得更難。太慢了?變得更容易。平衡。

創世區塊只有一筆交易。簡單。一筆發送到一個地址的50 BTC挖礦獎勵。礦工現在仍然可以獲得獎勵,不過在經歷了多次減半後,獎勵降到了6.25 BTC。那時,只有一個人知道足夠的知識來挖掘比特幣——神祕的中本聰。

中本聰 (可能不是他們的真實姓名) 在2009年1月3日挖掘了第一個區塊。這是在發布比特幣白皮書後三個月的事情,發布地點是在某個密碼學論壇。比特幣愛好者現在慶祝1月3日爲“創世區塊日”。有點像生日。

比特幣首個區塊中的特別之處

中本聰讓這個區塊變得特別。實際上很奇怪。那50 BTC的獎勵?發送到一個永遠無法使用的地址。這個交易並沒有被正常記錄。嘗試花費那些幣——你會失敗。中本聰從未解釋過原因。

更奇怪的是,中本聰在區塊數據中嵌入了一條消息。來自《泰晤士報》的標題:

"時代報 2009年3月1日 財長在第二次救助銀行的邊緣"

沒有給出解釋。但人們對此進行了很多解讀。似乎中本聰對銀行並不感到興奮。那是2009年。金融危機無處不在。有人無法訪問他們的錢。養老金消失。中本聰選擇了那個標題並非完全是巧合,對吧?可能是在暗示一個新時代——一個不那麼依賴於需要納稅人救助的銀行的時代。

中本聰是在批評銀行嗎?政府嗎?兩者都有嗎?比特幣圈子裏的人們仍在爭論這個問題。

另一個理論更爲實際。使用那天的頭條新聞證明該區塊不是提前創建的。也許中本聰只是想表明他們並沒有爲了個人利益而預挖區塊。

可能是所有這些原因。沒有中本聰進一步透露,我們永遠無法確定。

奇怪的是——第二個區塊是在六天後產生的。六天!不是十分鍾。存在許多解釋。難度調整算法還沒有激活。但這裏有個有趣的想法:也許中本聰是在向《聖經》中的創世區塊致意。六天創造。象徵性的。

比特幣區塊今日

比特幣區塊已經發生變化。它們現在裝滿了數千筆交易,而不僅僅是一筆。不過,仍然需要大約10分鍾。礦工在多年的三次“減半”後獲得6.25 BTC的獎勵。

我們現在已經超過了840,000個區塊。一個不間斷的鏈條,每個區塊指向前一個區塊,一直回溯到那個創世區塊——成爲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加密網路的基礎。

BTC1.6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