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分析中理解五浪理論

什麼是艾略特波浪?

艾略特波浪理論是投資者和交易者在技術分析中使用的一種理論。這個原則基於金融市場通常遵循特定模式的想法,無論時間框架如何。

艾略特波浪理論認爲,市場運動遵循由大衆心理影響的自然週期序列。模式出現,交替呈現出看跌和看漲的方向,與當前市場趨勢一致。

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一位美國會計師和作家,在20世紀30年代發展了艾略特波動理論。然而,得益於羅伯特·R·普雷克特(Robert R. Prechter)和A·J·弗羅斯特(A. J. Frost)的努力,該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獲得了顯著的普及。

最初被稱爲波動原則,艾略特的理論描述了人類行爲。他的創新源於對廣泛市場數據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場上。他的系統研究涵蓋了至少75年收集的信息。

作爲一種技術分析工具,艾略特波浪理論目前被用於識別各種金融市場的市場週期和趨勢。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艾略特波浪並不是一種指標或交易機制,而是一種有助於預測市場行爲的理論。

基本艾略特波浪模式

基礎的艾略特波浪模式通常可以通過一個八波模式來識別,包含五個順勢的衝動波(和三個逆勢的修正波)。

在熊市中,一個完整的艾略特波浪週期看起來是這樣的:

[注意: 視覺表示已省略]

在這個例子中,有五個衝動波:三個向上 (1、3 和 5),以及兩個向下 (A 和 C)。簡單來說,任何與主趨勢一致的運動都可以被視爲衝動波。這意味着波2、4和B是三個修正波。

然而,根據艾略特的說法,金融市場創造的模式本質上是分數的。因此,當我們放大到更長的時間段時,從1到5的運動也可以視爲一個單一的衝動波(i),而A-B-C的運動可以代表一個單一的修正波(ii)。

( 脈衝波

脈衝波總是與更大的市場趨勢朝同一方向移動。當我們放大脈衝波時,會發現它由五個較小的波組成。艾略特稱之爲五波模式,並建立了三個規則來描述其形成:

  1. Wave 2 不能回撤超過 Wave 1 移動的 100%。
  2. 波浪4的回調不能超過波浪3運動的100%。
  3. 在波浪1、3和5中,波浪3不能是最短的,通常是最長的。波浪3總是延伸超過波浪1的結束。

) 修正波

與衝擊波不同,修正波通常由三波組成。它們通常通過一個較小的修正波形成,該修正波在兩個較小的衝擊波之間發展。這三波通常標記爲 A、B 和 C。

與衝動波相比,修正波通常較小,因爲它們是逆着更大的市場趨勢移動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逆趨勢的衝突也可能產生更難以識別的修正波,因爲它們的長度和復雜性可能大相徑庭。

艾略特波浪理論有用嗎?

關於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有效性,當前存在一場持續的辯論。一些人認爲,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易者是否能夠準確地將市場波動劃分爲趨勢和修正。

在實踐中,波浪可以用多種方式繪制,而不一定違反艾略特規則。這意味着正確繪制波浪遠非簡單。這不僅需要練習,還涉及很高的主觀性。

批評者因此認爲,艾略特波浪理論並不是一個可靠的理論,因爲它高度主觀且依賴於一套定義不清的規則。盡管如此,成千上萬的成功投資者和交易者已經成功地應用了艾略特的原則,獲得了利潤。

有趣的是,越來越多的交易者將艾略特波浪理論與技術指標相結合,以提高成功率並降低風險。最常見的例子包括“斐波那契回撤”和“斐波那契擴展”指標。

最後的想法

艾略特從未真正預測市場爲何傾向於表現出5-3波浪結構。他只是分析了市場數據,並得出了這個結論。艾略特原理實際上是由人性和大衆心理所創造的不可避免的市場週期的結果。

然而,如前所述,艾略特波浪理論並不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而是一種理論。因此,沒有正確的使用方法,而且它本質上是主觀的。使用艾略特波浪理論準確預測市場走勢需要實踐和技能,因爲交易者需要知道如何表示波浪數字。這意味着它的使用可能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對於初學者。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