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歷史:從比特幣到今天的旅程

自從那個遙遠的2009年,一個名叫中本聰(究竟是誰?)推出比特幣到世界,我看到這些數字貨幣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經濟的。真是巨大的變革。這不僅僅是一個漸進的演變;而是一場真正的革命,震撼了傳統金融體系的基礎。

反叛的誕生 (2009)

比特幣作爲對傳統銀行系統的反抗而出現。就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當人們對銀行的信任降至谷底時,中本聰爲我們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沒有中介、沒有銀行、沒有政府插手的貨幣。

發生了什麼?起初沒有人把它當回事。"哈!數字貨幣?你瘋了嗎?" "專家們"這樣說。但比特幣就在那兒,挑戰所有的預測。

實驗年份 (2010-2012)

我記得在2010年,有人用10,000 BTC買了兩份披薩。!兩份披薩!今天那個人一定是在浴室裏哭泣。但一切就是這樣開始的,就像一個遊戲,就像是給極客們的東西。

然後出現了萊特幣和其他替代品。許多慘敗。其他則存活下來。那是個瘋狂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沒人真的知道這到底會走向何方。

過山車開始 (2013-2017)

2013: 比特幣達到了$1,000,媒體們陷入瘋狂。突然間,所有人都想搭上這班車。但隨後Mt. Gox崩潰,帶走了數百萬比特幣。這是第一課:在這個世界上,或者你控制你的私鑰,或者你什麼都無法控制。

2015年帶來了以太坊,維塔利克·布特林再次革新了一切。我們不再只談論貨幣;我們談論的是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智能合約……一個新的互聯網。

而2017年……天哪!比特幣漲到$20,000,ICO到處都是,人們抵押房子購買加密貨幣卻一無所知。這是一場集體瘋狂。我想:這將以糟糕的結局收場。

大崩盤 (2018-2020)

結果當然很糟糕。市場崩盤。比特幣跌至$3,000,許多項目也隨之失敗。那些在高點買入的人被困住了,有些人至今仍然如此。

但是當投機者們在哭泣時,開發者們仍在繼續建設。DeFi 作爲銀行服務的真實替代品而崛起。我們不再需要許可來申請貸款或產生利息。

疫情改變了人們對貨幣的看法。當各國政府不斷印制鈔票時,比特幣成爲了對抗通貨膨脹的避風港。這並不是偶然,正是在那時,機構開始進行購買。

NFTs和數字馬戲團 (2021-2022)

那NFT呢?猴子的圖片賣出數百萬。數字藝術。收藏品。一個數字具有真實價值的新世界。

有些人稱之爲騙局,而另一些人則看到了互聯網財產的未來。真相總是在中間。確實有真實的價值,但也有荒謬的投機。

今天:機構化 (2025)

而我們現在在2025年。加密貨幣不再是少數人的叛逆項目。它們幾乎變得……受人尊敬。中央銀行正在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老實說,這些只是比特幣所提出的一個糟糕的中心化復制)。

比特幣 ETF 已經到來,大型銀行提供托管服務,甚至我奶奶都在談論 "投資以太坊"。加密世界已經制度化。

這就是我們在2009年夢想的嗎?我不太確定。我們在採納上獲得了可能在叛逆中失去的東西。

這條路充滿了黑客攻擊、詐騙、荒謬的監管和崩潰的平台,使成千上萬人的儲蓄付之一炬。但也充滿了創新、金融自由和新的機會。

我不知道我們從這裏會去往何方,但我知道已經沒有回頭路。加密貨幣來了就是要留下來,它們永遠改變了遊戲規則。

革命遠未結束。

BTC-0.85%
LTC-1.53%
ETH-0.3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