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對點網路 (P2P): 我在戰壕中的視角

P2P網路到底是什麼鬼?

哇,如果有人像技術人員那樣向我解釋P2P網路,我可能永遠也不會理解。直入主題:想象一個我們都是平等的世界 - 沒有老板,沒有控制中心,沒有那個告訴你該做什麼的家夥。這本質上就是P2P網路:一羣電腦像一羣朋友一樣直接分享文件,沒有任何"重要人物"在中間。

在金融世界中,當我們談論P2P時,我們指的是直接在個人之間交換加密貨幣。我給你比特幣,你給我歐元,沒有中介插手或收取佣金。太棒了!當然,一些網站試圖作爲“便利者”插足其中,但那是另一回事。

P2P網路在90年代變得流行,因爲那時我們都在下載“借來的”音樂(眨眼,眨眼)。今天,它們是加密貨幣和幾乎所有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我以前覺得這只是極客的事,但現在我到處都能看到它。

這些野獸是如何運作的?

最有趣的是,在P2P網路中的每臺計算機都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客戶端又是服務器。就像我們社區中的每個人都是面包師和顧客一樣。你需要面包,就去鄰居家;他需要糖,就來你家。

當我連接到一個P2P網路時,我的電腦正在從其他用戶那裏下載文件,同時我也在提供我的文件。真是太棒了!最好的地方是:參與的人越多,一切就越快。這就像一個派對——帶來飲料的人越多,大家就會有更多的種類和數量。

還有一件讓我着迷的事情:這些網路非常難以攻擊。沒有一個中心可以摧毀,沒有一個頭可以切掉。就像試圖消滅一羣蟑螂 - 你壓死一個,十個又會出現。

P2P網路類型 (我根本不在乎)

存在三種主要類型:非結構化、結構化和混合型。前者是一個有序的混亂,所有人隨機交談。結構化的則更有組織,但也更死板。而混合型……好吧,它們試圖兼顧兩者的優點。

我個人更喜歡非結構化的。它們更混亂,但更具韌性,就像我自己一樣。雖然它們消耗更多資源,但誰在乎呢?我的電腦是用來工作的,不是用來美觀的。

分配還是去中心化?一個錯誤的二分法

許多“專家”口口聲聲談論去中心化,但實際上他們所擁有的只是相當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統。多麼虛僞。有些P2P網路自誇去中心化,但卻有中央權威控制着整個局面。

我認爲很多人故意混淆這些術語。一個真正的P2P網路應該允許每個用戶平等參與,沒有任何人享有特殊特權。

P2P在區塊鏈中的革命性作用

中本聰 (無論是誰) 創建了比特幣作爲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革命性的不在於技術本身,而是消除了中介。我們不再需要銀行或政府來轉移價值。這對系統來說真是一個重擊!

區塊鏈的P2P架構允許任何人加入並參與交易驗證。每個節點都有帳本的副本,所有節點共同確保沒有人作弊。

這些優勢是巨大的:更高的安全性、抵抗審查、政府無法凍結你的資產……這是許多既得利益者所畏懼的金融自由武器。

沒有人想提及的問題

但是並非一切都是美好的。區塊鏈的P2P架構消耗資源就像沒有明天一樣。與此同時更新數千個節點是低效的地獄。是的,它是安全的,但像宿醉的烏龜一樣慢。

此外,在硬分叉(hard forks)期間,這些網路可能變得脆弱。老實說,分布式的性質使得監管這些網路幾乎不可能,這使得一些活動的合法性變得不那麼明確。

P2P技術既迷人又不完美,既革命性又有問題。就像生活本身一樣,沒錯。這就是我如此熱愛的原因:它反映了我們作爲人類的矛盾本性。

BTC 118.720,25 +2.14%

姨太 4383,16 +2.34%

BTC0.21%
ETH-0.0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