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加密貨幣 KOL 現象:爲什麼我既懷疑又着迷
最近我一直在深入研究幣圈,忍不住注意到這些所謂的“關鍵意見領袖”幾乎佔領了整個領域。讓我告訴你我發現的關於這些影響力人物的信息,他們往往爲了自己的利益塑造市場情緒。
幣圈關鍵意見領袖本質上是那些在YouTube、Twitter、TikTok等平台上積累了大量粉絲的行業“專家”。他們聲稱提供洞察、分析和教育,但說實話:許多人只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假裝是客觀的顧問。
以BitBoyCrypto及其150萬YouTube訂閱者爲例。他確實每天報道新聞和市場動態,但他對比特幣和各種山寨幣的臭名昭著的看漲態度使許多追隨者直接進入了清算區域。我見過朋友們因跟隨他的“投資組合策略”而損失數千美元。
然後是Lark Davis,他擁有60萬+的訂閱者。他將自己定位爲誠實和公正,警告觀衆關於詐騙的事情。然而,在討論一個項目之前,他多頻繁地披露自己的持倉?真正的分析和推廣之間的界限可疑地模糊。
Coin Bureau的神祕"Guy"以其深度研究而建名,揭示了"隱藏的寶石"。但我注意到這些寶石在他的視頻發布前神祕地漲。巧合嗎?我不太確定。
Crypto Banter 的瘋狂直播風格與 Ran Neuner 和 Sheldon Evans 的搭配營造出一種緊迫的 FOMO 氛圍,推動觀衆做出衝動的決策。他們的“專家分析”往往似乎與市場操縱的時機完美契合。
即使是安德烈·吉克(Andrei Jikh),他在轉向幣圈之前也曾專注於個人財務,他也會選擇性地分享他的投資組合表現。當他的選擇暴跌80%時,更新在哪裏?
殘酷的真相?許多這些關鍵意見領袖與他們的追隨者正在玩着不同的遊戲。雖然他們聲稱在教育,但他們往往是第一個把自己的資產拋售給信任他們建議的散戶投資者的人。
我仍然關注他們中的幾位——不是爲了投資建議,而是爲了了解市場情緒。真正的技能不是找到合適的關鍵意見領袖,而是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最讓我感到沮喪的是,這些平台如何允許影響者在沒有實質性問責的情況下塑造市場。在監管機構趕上之前,我們都在和鯊魚共遊,同時假裝它們是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