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還會再跌嗎?我的匯市觀察與憂慮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今年的匯市大震盪中,台幣突破30大關、甚至衝到29元都能買一美金的景象,讓我這個有點美元情結的投資者看得心驚肉跳。在這股台幣升值熱潮下,大家心中肯定有個疑問:美金還會繼續跌嗎?這個問題其實沒那麼簡單,我整理了一些個人觀察和市場數據,分享給大家參考。

美金為何會大跌?

先來看看為什麼美金會跌:川普那個關稅政策簡直像顆震撼彈,當他宣布將對等關稅延後90天實施時,市場瞬間集體出現「台灣出口會大增」的預期。一些金融機構也開始「恐慌性操作」,特別是保險業者和企業的避險操作,這些都放大了匯率波動。

讓我特別不爽的是,台灣央行這次面臨兩難處境,一邊是美方壓力,一邊是國內經濟,感覺很難像過去那樣控制匯率。想想看,第一季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暴增134%,美方能不盯著我們的匯率看嗎?

美元接下來走勢怎麼看?

據各路分析師觀察,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可能持續走弱,但台幣升至28元的機率並不高。這點我倒是認同的,畢竟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央行總裁楊金龍肯定不會坐視台幣過度升值。

一個重要指標是國際清算銀行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目前顯示:

  • 美元指數約為113:明顯「高估」
  • 台幣指數為96左右:「合理偏低」
  • 日圓和韓元指數分別只有73和89:更低估

這些數據背後其實透露了一個殘酷現實:亞洲出口國為了維持競爭力,都在「管理」自己的貨幣匯率。拿台幣的表現跟鄰近國家比較,台幣從年初至今升值8.74%,日圓升8.47%,韓元升7.17%,看起來差距也不算太大。

但瑞銀最新報告讓我很擔心,他們認為新台幣已從低估轉為高出公平價值2.7個標準差,而且衍生品市場顯示「5年來最強升值預期」。歷史經驗表明,這樣的大幅單日上漲後往往不會立即回調。這叫我如何不怕?

我該怎麼應對美元下跌?

老實說,以我目前手上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情況,看著匯率日益不利,內心五味雜陳。但投資終究不能只看情緒,得有些對策:

如果你像我一樣,手上有美元資產,可以考慮用遠期合約來避險,把台幣升值的利益先鎖住。或者分批換回部分台幣,但記得別一次全換,給自己留些彈性。

對於想利用這波趨勢賺錢的朋友,建議用小資金試水溫,畢竟這種劇烈波動往往帶有風險。我看很多平台都能做USD/TWD的交易,但一定要設好止損點,不然就是賭博了。

長期來看,台灣經濟底子還算穩健,半導體出口依然強勁,台幣可能在30-30.5元區間震盪,相對強勢。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外匯部位不要超過總資產的5-10%,畢竟匯市波動大,確實太難預測了。

從過去十年來看,台幣兌美元匯率在27~34之間震盪,震幅約23%。相比日圓震幅高達50%,台幣算是相當穩定了。不少人心中都有個「30元關卡」的概念:30以下買美金、32以上賣美金,這似乎成了民間共識。

總之,美金雖然短期看來確實承壓,但別忘了美國經濟依然強勁,台灣也不可能讓幣值一直上漲而傷害出口競爭力。保持冷靜、分批操作,可能是面對當前匯市最明智的選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