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房規格創20年新低,每平方英尺價格卻飆升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房子越來越小,價格卻越來越高——這不是什麼新潮設計理念,而是美國普通人買不起大房子的無奈現實。

據房產網站數據顯示,美國新建住宅平均面積已縮水至2,404平方英尺,這是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與十年前相比,新房面積減少了320平方英尺,相當於砍掉了12%的居住空間。

與此同時,新房價格中位數卻暴漲了近11.2萬美元,漲幅度達38%,達到403,800美元。這意味着每平方英尺的價格飆升到168美元,十年間增長了57%。今天的買家正在爲更小的空間支付更多的錢,而且這種趨勢看不到好轉跡象。

抵押貸款利率暴漲削弱購買力

普通美國人的購房夢想從未如此遙不可及。截至8月,市場上只有28%的房屋對中等收入家庭來說是負擔得起的,比今年早些時候的30%還要低。

盡管中位數收入在同期增長了15.7%,但自2019年以來,購房能力卻下降了近3萬美元。

罪魁禍首是借貸成本。2021年1月,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僅爲2.65%。如今,這一利率已經幾乎翻了三倍,達到6.75%。僅這一項變化就給標準的32萬美元貸款每月增加了600美元的支出,一年就是7,200美元。

房地產網站首席經濟學家丹妮爾·黑爾直言不諱:"即使收入增長,高利率也侵蝕了普通美國家庭的實際購買力。"

她補充道:"這種局面迫使許多買家調整期望,無論是尋找更小的房子,搬到更遠的地方,還是完全推遲購房夢想。"

房價漲需更大首付

2019年,32萬美元的貸款足以全額購買中等價位的房子。但在今天,同樣的金額卻不夠了——差了近28%。目前的平均掛牌價格已飆升至439,450美元,這意味着買家需要超過12萬美元的首付才能完成交易。

高利率和高房價的雙重打擊已經將購房活動推至自9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低水平。更多美國人要麼完全放棄購房,要麼只能勉強接受不符合需求的住房。

大城市受到的打擊尤爲嚴重。密爾沃基、休斯頓、巴爾的摩、紐約和堪薩斯城的購房能力都大幅下降。在這些大都市區,普通家庭現在比幾年前少了9%到10.5%的購買力。

這已不再是暫時趨勢。美國住房市場正陷入結構性危機:價格漲,空間縮小,抵押貸款支付加重,買家被逼到絕境。

難怪有人感嘆:美國夢正在變成一個睡眠不足的噩夢,只是這個噩夢的尺寸比以前小了1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